投行出路的選擇


投行出路的選擇
聊聊投行各個不同組別的出路(exit opportunity)
申明:我的筆記僅是個人暫時的一點淺薄觀察、理解,絕不是bible。不喜望指點勿噴。如果對于一些生詞看不懂,可以看一下我的“投行選組建議”筆記。
- 先聊聊IBD吧,投行部里面的M&A還有industry coverage非常常見的出路是一級市場的股權(quán)投資私募還有使用Long/Short策略的對沖基金。因為這倆個出路對于分析師估值建模,收購流程還有行業(yè)理解要求都比較高,所以技能方面特別契合。當(dāng)然還有很多去了客戶公司里面做corporate development。
- 除此之外,DCM和leveraged finance也有一些去私募PE的exit。因為大量的私募收購項目是需要加杠桿的,著名的LBO模式也是完全離不開優(yōu)秀的債務(wù)模型的。
- ECM和Equity research去買方對沖基金的也有一些,畢竟有了較長時間對于股權(quán)市場的積累。主要的難點在于賣方思維到買方思維的轉(zhuǎn)換。
- 下面來聊聊Sales & trading,這方面trading的出路要取決于你trade的產(chǎn)品以及策略。如果是algorithmic market making的話,像citadel等等偏quant一些的hedge fund就很般配。而如果是靠fundamental等等做prop trading的話,一些LS fund或者global macro有可能更適合。
- Sales 的話,靠經(jīng)驗,對市場的理解,還有客戶的信任與積累,原則上來說能去的地方挺多,但是確切的exit又確實沒那么明顯。有大神愿意指點的歡迎評論/私信。
- 如果進(jìn)了Asset management或者investment management的,你已經(jīng)在買方了,還想咋滴?加油沖portfolio manager就好啦。祝早日進(jìn)更好的fund,或者建立自己的fund。
——— 當(dāng)然了,還有很多投行人辭職創(chuàng)業(yè),加入科技公司,讀書,去咨詢公司,買tesla、比特幣、GameStop退休等等。條條大路通羅馬,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