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親兄弟,諸葛瑾和諸葛亮為什么分別效忠東吳和蜀漢?
瑯琊諸葛氏是三國少見的顯赫門第,在曹魏、蜀漢、東吳都有位極人臣的成員,后世稱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而為孫權效力的東吳大將軍諸葛瑾與鞠躬盡瘁的季漢丞相諸葛亮更是親兄弟。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親兄弟一般都會為一個集團或者政權效力,比如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后來就成為季漢的長水校尉。既然如此,諸葛瑾和諸葛亮這對親兄弟為什么會分別效忠東吳和蜀漢呢?

雖然是親兄弟,但諸葛瑾的年齡比諸葛亮要大了約七歲,有觀點認為諸葛瑾和諸葛亮可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中平六年(189年),諸葛兄弟的父親諸葛珪去世,當時諸葛瑾是十五歲,而諸葛亮只有八歲。

諸葛珪去世的時候,十五歲的諸葛瑾在當時已經(jīng)是單獨走上社會的年輕士人,便離開瑯琊郡老家和弟弟們?nèi)ビ螝v四方。而還沒成年的諸葛亮和諸葛均則由叔叔諸葛玄撫養(yǎng),后來為了躲避戰(zhàn)亂也離開了家鄉(xiāng)。

離開瑯琊郡后,單獨游歷的諸葛瑾與跟隨叔叔生活的諸葛亮基本是分開了。建安五年(200年),諸葛瑾在江東游歷時認識了孫權的姐夫弘咨。欣賞諸葛瑾才華的弘咨便將他引薦給孫權,成為孫權的賓待。

在諸葛瑾游歷江東的時候,撫養(yǎng)諸葛亮的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但諸葛玄這個豫章太守沒當多久就被朱皓取代,諸葛玄只得投奔自己的老上級劉表,諸葛亮一家也就跟著叔叔前往劉表控制的荊州。

諸葛玄到了荊州后不久就病逝了(一說被亂民所殺),而劉表已經(jīng)與孫策關系惡化,諸葛亮無法投奔大哥諸葛瑾,只得帶著家人在隆中隱居。諸葛玄去世后十年的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