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偽作?《列子》是假的嗎?
?

? ? 大家好,我是@詩人王千去,一個以詩詞創(chuàng)作為主,兼講中國古代文學的冷門up主。歡迎大家來到我的“文化基礎(chǔ)常識補全”系列視頻,在前幾期視頻當中,我們簡單講了一下檄文、賦作等基本常識,梳理了一下它們的誕生、發(fā)展歷史,分析了它們的深層內(nèi)涵。本期視頻的主題,叫做“偽作”。? ? ?

? ? ? “偽作”是什么意思?顧名思義,假的作品唄!那么我要問了,什么叫假的作品?
·譬如說,假設有一本書寫道“站在地球上看,太陽是自西向東運行的”;那么這本書是不是“假的作品”呢、是不是“偽作”呢?
·再比如,假設有一本書“自稱”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繼《石頭記》之后的又一心血杰作,但你翻開這本書一看,里面一大堆曹雪芹時期甚至都還沒有出現(xiàn)的手機、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絕不可能是曹雪芹的作品;那么這本書是不是“假的作品”、是不是“偽作”呢?
(這張圖片是占位的,
請先思考問題,
然后看答案)

? ? ??揭曉答案,后者,屬于“偽作”;前者,不屬于“偽作”。
? ? ??“偽作”這個詞,其實有兩個不同的意思。這是因為“偽作”的“作”,“作”這個字本身便有兩類含義(多音字,讀“作”的時候當然還能再加,但這里不需要考慮它):
“作”作為動詞的時候,“偽作”的意思便是“虛假的制作”,即“假造”;
“作”作為名詞的時候,“偽作”的意思便是“虛假的作品”,但這個“虛假”并不是指書的內(nèi)容正確與否、真真假假,而是“作為某本書”是否真實——“偽作”即“托名假造的作品”。
(當然,偽作也不一定局限在“書”上,可以只是很短的文章;書籍之外的東西也可以,但是那就不叫“偽作”了,叫“贗品”)

? ? ??什么叫“托名假造的作品”?舉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便是《列子》的“偽作”問題。注意,我們要講的是《列子》這本書的“偽”,而非“列子”這個人的“偽”,雖然世界上也曾經(jīng)有過“列子并非某個真實人物”之類的論調(diào)被提出過,但原因卻是非常扯的:
《莊子》里說列子可以御風而行,顯然是超出普通人類能擁有的能力了;而《莊子》的寓言故事中經(jīng)常虛構(gòu)一些子虛烏有的人物,什么“無名人”、“天根”,所以這個“列子”搞不好也是虛構(gòu)出來的。
? ? ??然而,除了《莊子》以外,什么《尸子》、《戰(zhàn)國策》、《呂氏春秋》之類的也不時提到列子這個人,而非《莊子》一書的專利;各路史書中也不乏相關(guān)的記載。

? ? ??列子(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鄭國圃田(今河南鄭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約與鄭繻公同時。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 ? ??據(jù)說著書有二十篇,十多萬字;西漢的劉向、劉歆父子校訂古籍時《列子》也包括在內(nèi),此時的《列子》一書也流傳下來了二十篇整。但可惜是他們一群人,五篇+三篇+四篇+六篇+二篇總共湊出來了二十篇。去掉有十二篇重復的,就只有八篇。總篇幅,或者說“字數(shù)”不詳。最早的《列子》,也就是從列子時代到秦朝的《列子》版本,我稱之為“戰(zhàn)國版本”,也就是《列子》的原始版本。而到劉向手里重新被整理出來的八篇版的《列子》,是《列子》的第二版本,我稱之為“漢朝版本”,《漢書》的《藝文志》錄《列子》一書有八篇,對應的就是這個版本。

? ? ??后來,唐朝天寶四年,列子被唐玄宗封為“沖虛真人”,《列子》一書遂得名《沖虛真經(jīng)》,所以大家一定要少“沖”,要不然容易“沖虛”(大霧

? ? ??而且這“真經(jīng)”呢,也不真,屬于是“偽”經(jīng)?!皾h朝版本”的《列子》對于原始的“戰(zhàn)國版本”《列子》保存了多少,又改動了多少,我們已經(jīng)是不得而知了。而“漢朝版本”又經(jīng)歷了一次散佚與重新編輯,“第三版本”的《列子》才是我們今天所有的《列子》的直接來源。

? ? ??晉代的著名玄學家張湛是《列子》最早的注釋者,也是“第三版本”,我稱之為“晉朝版本”《列子》的主編。他對于“漢朝版本”《列子》的流傳和文本情況是比較了解的。

? ? ??張湛在《列子注·序》當中,自述他拿來做注的這本《列子》,是他祖父年少時從親戚家的藏書中抄錄到的;永嘉南渡之后,只剩下了《楊朱》、《說符》兩卷內(nèi)容加一卷《目錄》,于是又輾轉(zhuǎn)了很多親友家里“參校有無”,終于“始得完備”,按目錄攢出了“晉代八篇本”的《列子》——即《列子》的“第三版本”,也是流傳至今日的所有《列子》的源頭,篇幅只有三萬余字。

? ? ??總結(jié)完《列子》的傳承歷史之后,問題就已經(jīng)擺得很清楚了。具體地來說,如果現(xiàn)在你拿著一本《列子》,說:這書里的內(nèi)容,就是戰(zhàn)國時期那個列御寇寫的——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因為,《列子》是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