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即出彩,寒山入史書——2023年蘇州馬拉松賽記
1.前言
2023.3.26,是一個足以被稱為馬拉松“春運日”的日子:
▲粗略計算之下,這一天就有24場賽事舉辦,被跑友們調侃的“跑友不夠”的情況在真實地發(fā)生。
有個小伙伴,畢業(yè)以后常有往來,早在2019年,他的第一場全馬——南京馬拉松還是我?guī)У?。然后這幾年也就跑得少了。雖然他也不算嚴肅跑者,但看得出他對馬拉松還是熱愛的,這不,2023年開始沒多久,就約我再戰(zhàn)新賽事了。我自己的話,一直有一個宏愿:跑100個不一樣的全程馬拉松——雖然到現在也才20多個,但“不一樣”這三個字還是重要的。所以即便我們一起跑,應該也是傾向于我沒跑過,他感興趣的賽事。
然后也是很偶然地選擇了蘇州馬拉松。我一般都有寫馬拉松賽記的習慣,從2016年到現在,一直如此。當然,并不會覺得自己的賽記寫得有多精彩,更多的是為了記錄生活(年紀大了,很多事情很容易忘),然后對賽事本身來說,也算是一個忠實的還原(我的賽記一般文字和照片都比較多)。
作為首次舉辦的比賽,我覺得蘇州馬拉松辦得不錯,當然,也會有一些待改進的地方(文章結尾都會做總結)。具體的,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入正文查看。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文。
2.行程規(guī)劃
2.1 ?交通
小伙伴在北京,我在江西,兩個人相向而行。不過蘇州本身是一座交通比較發(fā)達的城市,所以從哪里出發(fā)都還算方便。具體的,有以下幾種:
飛機:乘飛機一般去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浦東機場、無錫碩放機場、常州奔牛機場或南通新東機場。是不是還挺好玩?事實上,蘇州因為沒有機場的事,在這些年已經被編了一籮筐的段子了。不過,這也確實不算什么試實質性的問題,因為上面提到的幾個城市,離蘇州都相當近,比如從無錫東到蘇州北只需要15分鐘。所以下飛機后去蘇州市區(qū)還是很方便的。
火車:蘇州現在有四個主要的火車客運站,交通非常便利。
汽車:蘇州公路系統(tǒng)發(fā)達,城區(qū)主要有汽車北站、汽車南站、汽車西站三大汽車站。
不過,要說起我自己的行程,就比較魔幻了,本來訂的晚上直達蘇州的硬臥,但因為手頭有事,給誤車了,所以最后退票買了往南昌,同站轉乘,去杭州南,轉乘地鐵去杭州站,到蘇州站,坐地鐵到蘇州奧林匹克中心領物,再回酒店。
▲除了轉乘,遇到的主要困難還包括下雨。
▲不過倒是也不是沒有美好的部分。比如去見了許久不見的大姐和外甥、外甥女,在緊湊的乘車時間轉圜中,跟他們逛吃逛吃了一圈,然后大姐再騎個小毛驢載著我在雨中狂奔去趕車。這樣的感覺總是很奇妙,會讓我想起若干年前,她領著我走山路去上學時的樣子。小時候瘦弱,會被她同學逗著玩(知道我是她弟弟),然后她會追著一群男生把人家按在學校草地上揍,最早的安全感了。這事我后來跟她求證過,她笑笑,習慣性抿下嘴說忘記了。
▲然后就是坐過好多年地鐵后的這天,在蘇州站前往奧體的路途中,第一次坐到地鐵頭,看著地鐵在蜿蜒的軌道中飛速前進的感覺,體驗相當獨特。深邃的隧道總是給人一種神秘感,在蜿蜒間又平添了一份未知,心神難免為之澎湃。
2.2 ?住宿
酒店是小伙伴訂的——漢庭蘇州園區(qū)鳳凰新天地酒店,提前20天訂的,366元的標間,離賽事終點蘇州奧林匹克中心倒是很近,只有1.5公里。漢庭酒店隸屬華住會,在蘇州馬拉松期間提供一個月金卡優(yōu)惠——參賽包里有會員卡,可以享受延遲退房服務。
這個服務顯然很好,特別是對我這樣的全馬跑渣來說,一場下來五六個小時,跑完都下午一兩點了,回到酒店差不多三點,結果跟前臺商量了一下,人家甚至同意給延遲退房到下午四點,服務甚好,點個贊。當然,如果不能免費延遲退房,也支持付費“續(xù)航”,具體金額我忘了,好像是15還是20一個小時?
就這樣,我在賽后奧體找不到共享單車的情況下,步行1.5公里回酒店,洗個澡再去吃中飯(如果下午三點半吃的飯還叫中飯的話),時間就很充裕了。這個超長的延遲退房服務對于洗澡的便利,讓我想起當初跑澳門馬拉松,澳門奧體中心開放淋浴室給選手洗澡的事,賽后能及時洗個澡,那感覺真的就特別好。
3.賽前領物與現場福利
▲蘇州奧體中心作為一個地標建筑,又有地鐵直達,對于外地跑友無疑是友好的。而出了地鐵口,離不遠就有指示牌引導,所以找領物點還是很簡單的。
▲出了地鐵口有共享單車,如果沒有帶行李箱,可以騎車去領物點。如果走路的話,一兩公里,拖個行李箱可能會顯得遠,可以先安頓好再去領物。領物大棚跟博覽會相鄰,現場引導做得很好,全程沒感覺到擁擠。
▲這次蘇州馬拉松給我一個比較深的印象,就是學生志愿者們——數量龐大,服務意識極強??吹胶⒆觽冞@么有朝氣,作為個“半大老人”,甚是欣慰。而在領物區(qū),從身份信息檢錄、領取號碼簿、領物衣服,條理清晰,領物通道長,窗口多,不擁擠。
▲參賽包里有個有意思的——可以在一張小銘牌上刻字,刻自己名字(或者愛人的名字),然后嵌入獎牌,做個紀念。
▲刻字服務可謂相當火爆,隊伍排出去老長,不過其實進度還挺快,我也就排了15分鐘不到的隊。
▲激光刻字,速度嘎嘎快。
▲其實剛領完物,看看參賽包里的東西,就很能感受到蘇州馬拉松的誠意(財大氣粗):一次性雨衣、保溫毯、參賽T之外,還有能量膠、士力架、維生素、鹽丸、水,甚至還有空頂帽、腰包和4張免費乘車券。
▲作為一個江西人,平時的飲食習慣是偏辣口的,不過晚上跟小伙伴吃的這條魚,個人印象會比西湖醋魚好。蘇州菜用料上乘、鮮甜可口、講究火候、濃油赤醬的特點,可以說展示得比較完整。其實跟小伙伴也是三四年沒見,重逢倒也不覺得生疏,只是他已成婚,我還是單身doge,僅此而已。
然后就是回酒店睡覺,是夜無事。
4.比賽日賽前
▲全程、半程和家庭跑的起點都在國賓路/金雞湖大道(華蓮附近),距離我們的酒店大概4.2km,可以選擇坐地鐵然后步行,或者直接共享單車。我們是選擇的后者,花了22分鐘左右,就當賽前熱身了,挺好。當然,這點距離對我來說其實也不算距離,我在18年深圳馬拉松的時候,還騎了幾十公里,從龍崗到福田呢~
▲《大地樂章》雕塑。主體由3個巨型變體音符組成,兩組音控燈光五線譜穿插其中,直沖云霄??上前滋?,就無緣得見燈光效果了。值得一提的是,音符造型燈是采用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主旋律部分,象征著園區(qū)奮勇向前的精神面貌。
▲蘇州馬拉松的入口安檢做得比較嚴格,這絕對是安全保障好舉措。
▲過了安檢,路邊有男、女更衣區(qū),這無疑是個好配置。彼時的氣溫十多度,不算高,在開跑前為跑友們提供個方便換衣服的地方,就挺人性化。
▲存包車也是一字排開,大家找到自己的那輛車存包即可,邊走邊存包,也不容易造成擁堵。
▲賽前上廁所是普遍需求了,看看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移動廁所,滿滿的踏實。而且過了這片區(qū)域,前面和賽道中途也都有數量充足的移動廁所。
▲也不知道是不是首屆的關系,或者是環(huán)金雞湖半馬打下的堅實基礎,早上7點,賽道邊就已經有為數不少的熱心觀眾了。
▲分區(qū)指示牌很顯眼,不同分區(qū)的跑友并不容易錯失自己的分區(qū),分區(qū)進口的小志愿者們也很盡責,對照著號碼簿引導人群。
▲因為天氣比較冷,跑前熱身就顯得尤為重要(吸入冷空氣更容易岔氣,肌肉也更緊繃易拉傷)。蘇州馬拉松設置了多個健身教練帶操高臺,方便跑者跟隨教練做熱身準備。教練小姐姐活力四射,感染力十足。
▲參加馬拉松一多,就很容易遇到一些個性十足的跑友,比如這位留著辮子的中醫(yī)老爺爺,因為赤腳跑,老而彌堅,吸引了很多跑友駐足跟他合影、攀談。
▲從我所在的B區(qū)到起點拱門用時3分半鐘,對我這個完賽即可的人來說,倒是沒所謂的。
5.馬拉松ing
5.1 ?0-10公里
▲其實我一直會覺得賽道上的小姐姐會比我們這群大老爺們靚麗,小姐姐們也更容易穿出差異化的著裝效果。有句話一直很喜歡。“跑過風景跑過你”,除了道旁當季的櫻花,賽道上的跑友們何嘗不是美麗的風景呢?
▲過了起點16分鐘,賽道上人群還是比較密,跑不太開。
▲看看小志愿者們端著紙杯靜待跑者路過拾取的模樣,就很能感受到他們優(yōu)秀的服務意識了,不過也確實辛苦。
▲馬拉松賽道加油站是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很棒的配置,蘇州馬拉松上設置了多個點的豐富加油項目,比如這兩位小姐姐的擂鼓表演,氣勢十足,極具力量感,我都感覺我在路過她們時,不經意間就提了提速。
▲蘇州馬拉松的半程項目其實還是環(huán)金雞湖,沒有到核心景點,可見相比而言,組委會可能還是會更重視全程項目一些。全馬和半馬在4公里處分流,倒是也有好處,全馬賽道上沒那么多人了。指示牌配置是真的走心,長長的一溜志愿者舉牌,還有喇叭提醒,你完全不用擔心會錯過全馬、半馬分流。
▲我沿途拿個手機拍照的舉動吸引了一位大哥的注意,他善意地提醒我拿手機跑步容易拉傷。雖然我已經這么干23個全馬了,但還是很感謝他的關心。
▲5公里,來到葑誼街。每個公里牌都有一位國際友人駐扎,還蠻有意思的,比如我錯過拍照的1公里處,就是位漂亮的斯拉夫小姐姐。醫(yī)生和藍天救援隊的隊員都很認真地在觀察賽道上跑者們的狀態(tài),以便出現狀況時及時施救。
▲水杯的多層疊放,是為了以更高的效率為賽道中的跑者供水,這會是一個成熟的賽事組織者能做到的。不然的話,等一群跑者過來想喝水再臨時倒,就很容易造成擁堵,也影響跑者成績。
▲正是櫻花開放的好時節(jié),賽道旁淺色的櫻花、嫩葉,跟賽道上穿著各色服飾的跑者,以及蔚藍的天空,相映成趣。
▲開跑40分鐘,我被4:30的兔子超越。早幾年前,我最常見的完賽時間就是4:30左右,只不過這幾年疏于訓練,嚴重渣化,已經由最早的破四選手,退化成現在的完賽選手了。
▲賽道旁“安靜”的龍~不過這里還是聚集了比較多的觀眾,能聽到不少的加油聲。
▲應該是盤門景區(qū)沒錯了。蘇州城是春秋吳國都城,盤門為吳門八門之一,古稱蟠門。門上曾懸有木制蟠龍,以示震懾越國,又因其“水陸相半,沿洄屈曲”,得今名。蘇州園林自是赫赫有名,如今身臨其境,對江南水鄉(xiāng)的神韻更是心生神往。網上并不乏關于我大江西是不是屬于江南的討論,不過如果從這樣的園林風景而言,我總覺得我們江西丟失了蠻多這種古色古香的神韻。
我的家鄉(xiāng)——“江南望郡”吉安,出過三千進士和21位狀元,其中進士數量全國第一,狀元數量全國第二,大家知道狀元數量全國第一是哪里嗎?就是蘇州。而吉安并不局限于文化方面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開國將軍數量也是全國第一。可是相形之下,現在的吉安未免是太落寞了~
▲公里牌的外國友人還蠻熱情的,不僅賣力地給跑友們加油,還很配合有的跑友的合影需要。
▲在經過一座天橋上,橋上烏泱泱的觀賽人群有點震撼到我,不過相信他們從上往下看的視角,也會很不錯吧~
▲每過一個補給點,都會被小志愿者們感動,請原諒我在倉促間沒有把小妹妹的表情管理好,不過看她們在那分香蕉是真的忙碌。值得一提的是,蘇州馬拉松賽道上的香蕉成熟度相當可以,而我看之后別的地方的馬拉松賽道香蕉,就很生。
▲看到蘇綸場,第一時間倒讓我想起蘇繡來了。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蘇繡,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熠熠生輝。
▲9公里的這位小哥很有活力,我本來只是打算過去簡單擊個掌就跑的,旁邊的大哥提議幫我們合影,所以后來我也合了一張。不過過完年以后我胖了不少,這里就不放照片了,哈哈哈~
▲很多馬拉松賽道氛圍,阿姨們都是氣氛擔當,蘇州馬拉松賽道邊也少不了她們的身影。哦,對了,我還忘了說萬花叢中的這位打鼓的大爺了,回家真的不會被罰跪搓衣板嗎?
▲不知道這會不會是城市形象?蘇州人民給我的感覺總是內斂的熱情,他們要是漠不關心,相信也不會成群結隊地圍觀,但他們往往也不會大聲喊加油,就笑瞇瞇地看著賽道上的選手,找尋著足以讓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間。
▲看見同行了,沒理由不拍個照的。
▲第一個10公里用時1小時3分鐘,就我個人水平而言,也不算差了,只是這幾年缺練,耐力下降得會更多,所以后面跑不動基本是必然,繼續(xù)跑就是了。
5.2 ?11公里-半程
▲賽道邊跟我們招手的熱心大哥、大姐~
▲音樂加油站。
▲站崗的戰(zhàn)士們,給賽道上的跑友們滿滿的安全感。
▲賽道上已經比較寬敞,要是能沖速度,沒什么阻礙。
▲11公里。
▲12公里。
▲又見補給點,小志愿者還是很盡責地給選手遞水,賽道邊也一直有觀眾。
▲賽道邊永遠不乏跟我招手的阿姨~
▲13公里。
▲14公里。
▲啥叫敲鑼打鼓?主打就一喜慶!
▲15公里是一個計時點,關門時間9:50,我到這里的時候是9:10,時間還是比較富余的。
▲獅山街道的市民朋友舉著牌為選手們吶喊加油,非常熱情。
▲臨近16公里牌的地方,有個噴淋點,不過貼心地設計了半邊,而且當天因為天氣冷,彼時太陽也不大,就沒有開,真很好,不然被淋一身水可就冷死了。
▲16、17公里之間是個折返點,雖然還沒到半程,但折返總有一種勝利在望的感覺,fighting fighting!
▲然后看到了對面賽道的5:15兔子。
▲蘇州的機器人事業(yè)比較發(fā)達,這么一個機器人加油站可太有意思了。不知道大家對清潔家電了解多少?“四大天王”之二的科沃斯和追覓,就在蘇州。
▲18公里,這里比較靠近蘇州市運河體育公園。
▲越來越靠近大家都很熟悉的寒山寺,獅山群眾扶老攜幼,依舊熱情。
▲天氣冷,表演的小丫頭們也是殊為不易了。
▲又見熱情的獅山群眾。
▲19公里,前面就是寒山寺了!
▲楓橋勝跡!
▲張繼作品存世不多,但僅《楓橋夜泊》一首,就成為千古絕唱: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梢哉f,張繼成就了寒山寺,而在當年,寒山寺也成就了張繼“不朽的失眠”。我常常覺得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就在于后世人走在那個地方,能感受到古人曾經在此揮灑“詩情畫意”的場景,就像走在蘇堤上,在煙雨朦朧中,能跨越時代,走進“宋朝的雨”一樣,經過寒山寺時,雖然物是人非,但古人的情懷猶在,也就難免心為之戚戚然。
▲然后在我拍照的當口,4:45兔子把我無情地超越~
▲走出寒山寺的地界,已經是20公里了。
▲然后我又看到了漢服小姐姐們的蘇式婉約。仿佛就在那一瞬間,腦海里就能浮現出很多描繪江南女子的詞句——“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鳳眼半彎藏琥珀,朱唇一顆點櫻桃”...
▲9:51,開跑已經將近1個半小時,太陽上來一些,溫度也上來一些,這個噴淋點就開放了,有的想爽快一下的跑友就去淋了一把。正是綠意盎然的春日光景,道旁的景觀樹編織成的綠幕,在長直道的掩映下,顯得格外開闊。
▲沒多遠就過了半程。其實作為一名全程跑友,每次在過半程的時候,都會責備自己一番,“為什么當初不報半馬?”這樣的話,到這里就可以完賽去逛吃逛吃了~不過賽后又往往會張羅下一個全馬賽事跑哪里,如此循環(huán)。
5.3 ?半程-30公里
▲西園戒幢律寺的照壁,正面為“戒幢律寺”,背面為“自覺覺他”,可見這是一座非常重視戒律,以戒為本、以律為宗的律宗道場。事實也確實如此,相比寒山寺的盛名,戒幢律寺行事低調,主要接待本地香客,還在18年主動申請退出了4A景區(qū)。不過圖清凈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看,那里是流浪貓的天堂。
▲22公里所在的位置是留園。1997年12月,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留園與拙政園、網師園、環(huán)秀山莊共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蘇州園林(拙政園、虎丘山、留園)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上倚猩掖?,沒能駐足游覽一番。
▲然后我被在起點看到的老中醫(yī)追上,直到此處,我才知道老人家名叫吳佳色,今年已經76歲,福建南安人,是南安僑光中學一名生物教師。關于老人家,有幾個故事值得分享——從教三十余年資助貧困學生逾136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獻血第一人(累計無償獻血達236800毫升)、矗立于廈門環(huán)島路“永不止步”的群雕里有他的原型、首屆“感動泉州”十大人物之一、泉州市道德模范。起初我還以為老人家只是勵志,不知道原來正能量早已貫穿著他的七八十載光陰。
▲23公里,屬于廣濟公園的末端,折角就是閶胥路,往干將路而去。
▲小姑娘真可愛,我要生個女兒...等等,我好像還沒有老婆...等等,我好像還沒有女朋友...真可謂“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啊~10:16,我被5:00兔子給超越了。
▲不過24公里的補給點還有草莓哎~真好吃,我連吃兩顆。事實證明,我還是草率了,應該多吃幾顆的,因為跑得太慢,到后面的補給點,已經只能看到草莓頭了。
▲路邊公園的一叢櫻花是開得真好~
▲除了蘇州園林,就現代建筑而言,我覺得蘇州的小別墅看著也是雅致的——我指的左手邊。
▲25公里計時點,關門時間11:10,我趕到的時候是10:30,倒是還沒開始掉速。
▲跑步途中很開心的一件事,是可以記錄下賽道邊的“笑靨如花”,那會是這次蘇州之行的珍貴記憶~
▲大家可知大名鼎鼎的干將莫邪劍,就是在蘇州誕生的?干將莫邪之所以在蘇州鑄劍,是因為當時蘇州的冶煉工業(yè)已經形成了規(guī)模:冶煉工場研工冶煉之時,蘇州城的東南方濃煙滾滾,煙霧直沖云霄,與天上的云層相接,即所謂的“陰陽同光”。莫邪以身伺劍,成就莫邪、干將雌雄雙劍,后雙劍為避吳王,來到千里之外的貧城縣延平津,化作一條白龍,護佑貧城百姓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貧城遂改名為——豐城。對,就是我大江西的豐城!
▲穿過一條小隧道,遠遠望去,畫面清澈,讓人如癡如醉。
▲這個裝束的哥們,我在多場賽事中都有遇見,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不過在賽道上,總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就是了。
▲27公里附近,是4A景區(qū)——平江歷史文化街區(qū),主要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耦園”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昆曲展示區(qū)“中國昆曲博物館”和評彈博物館。
▲然后我就看到小朋友們表演“蘇州評彈”了,可見賽道加油站的設置也很是走心,甚至做到了因地制宜。比如在之前的盤門景區(qū),加油站就是蟠龍來著~
▲也是無緣近察,只能遠觀留念了~
▲28公里,身處蘇州大道西,往中央公園而去。跟賽道邊攝影大哥攝像頭相對這“雙向奔赴”可還行?
▲進入蘇州工業(yè)園區(qū)。2022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完成地區(qū)生產總值3515.61億元,蘇州是真的富!
▲彼時11:05,距離開賽已經過去3個半小時,小姐姐們的表演暫告段落,不過她們還是很熱情地在為選手們加油~
▲29公里,可以看到遠處的地標建筑——東方之門。東方之門享有盛譽,曾獲得“中國結構最復雜的超高層建筑”、“中國最高無邊際泳池”、“中國最高的過街天河”、“中國最高的空中蘇式園林”和“第十八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等榮譽。
▲也是來得晚,沒趕上東方之門附近的演出,不過獅子仍然很乖地站在路邊為選手們加油。旁邊以簾遮臉的姐姐,面對鏡頭是極盡配合地給了個大大的微笑~
▲30公里。
5.4 ?31公里-全程
▲醫(yī)療點的藥物看出來還是很充足的,不過因為氣溫不高,所以也間接減少了藥物的使用就是。
▲賽道偶有行人路過,我們這撥跑得慢,人家也有做好觀察,倒是不會出現沖撞的危險狀況。大部分路段,工作人員還是在很嚴格地把控過往行人的通行。
▲31公里。
▲有一家子外國友人拖家?guī)Э诘貫檫x手們鼓掌加油,看孩兒媽穿的亞瑟士,應該也是跑步愛好者了。這倒讓我想起2019年跑柏林馬拉松的時候,也是一家子在賽道邊為選手們加油,當時還下著雨,感動的。
▲蘇州中心的櫻花開得很好,這里也有不少人在拍照。
▲32公里,臨近東方之門、城市廣場和金雞湖。
▲賽道一側,會有藍天救援隊的工作人員巡航,方便對賽道中遇險的跑者進行及時施救。
▲古箏演奏我也沒看上...
▲在33公里這,我的腿有點抽筋(之前22公里開始,其實就有點抽,但后來平復了),于是開始“徒步”,剛好旁邊也有位“徒步”的老哥,兩個人友好地交流了一下這幾年缺練的“教訓”,又加了微信,相約以后有賽事再一起跑。我感覺恢復得還行,就告別老哥,先行一步(因為看時間也不早了,想早點跑完去酒店洗澡)。
▲30多公里后,賽道上其實攝影師很多,大部分跑友其實就是勉力維持跑幾下,獲取幾張看著還行的照片留念,然后就繼續(xù)“徒步”。
▲36公里。
▲37公里。人已經很疲勞了,缺練出效果了,屬于是,基本上就是一公里一公里地挨。
▲彼時12:30,距離開賽已經5個小時,這差不多是我在后半程看到唯一還在表演的團隊了,現場氣氛很熱烈,感謝兩位老哥為我們搖旗~
▲38公里,又一次鏡頭間的相遇。
▲作為跑得慢的一波,在臨近終點的地方,還能看到有充足的水和飲料提供,自然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只是“人困馬乏”,也沒有太大的興致去吃吃喝喝了。
▲白塘公園的草地上有很多人在草地上閑適地度過周日時光,好想棄賽過去躺會,哈哈哈~
▲39公里。
▲補給點還有個貼心配置+紙巾,不管是擦汗、擦眼鏡,還是上廁所,都很棒啊,有沒有?貼心的小細節(jié)~臨近40公里,被5:45兔子超越~
▲40公里。
▲13:08,距離蘇州馬拉松關門已經很近,部分負責賽道救援的藍天救援隊員已經撤下來了,連續(xù)五六個小時的蹲守,也是夠辛苦的。
▲已經來到奧體中心門外,勝利的曙光在前方。
▲終點進入體育場,是如同奧運會一樣,極具儀式感的方式,相信很多跑友都會比較喜歡。
▲可惜運動場上沒有觀眾。如果不考慮預算方面的因素,在場地中間表演節(jié)目,然后在觀眾入場觀看馬拉松選手入場,應該會更有氣氛吧~
▲完賽成績對得起缺練的這幾年,成功創(chuàng)造自己的個人最差馬拉松完賽成績,前半程還好,后半程掉速嚴重。
▲出口對跑友的導流做得很專業(yè),先是發(fā)放獎牌。
▲然后是發(fā)送完賽包。
▲現場還有個“賽后綜合服務區(qū)”,不過我著急走,就沒有進去,不知道有沒有冰水泡腳,但按摩肯定是有了。
▲完賽包非常豐盛,除了常見的完賽浴巾、香蕉、水和飲料(有的賽事沒有),竟然還有2個鹵蛋,2包素肉,1個老婆餅,1桶湯達人泡面,1件完賽T恤,1雙拖鞋,可能是我見過這豐盛的完賽包了。
▲我特別喜歡這雙拖鞋,在經歷馬拉松的42.195公里后,腳部會充血發(fā)脹,如果繼續(xù)穿著跑鞋,不會太舒服,所以賽后有雙拖鞋穿,就很爽了。而且這還是一雙蘇州馬拉松的“定制版”拖鞋,穿著就很帶感~
6.總結
雖然只是第一屆,但蘇州馬拉松仍然表現出相當的專業(yè)度,無論是賽前領物、人群疏導、廁所布置、存包服務,還是賽道中的補給站、醫(yī)療服務、移動醫(yī)療服務、道路封鎖、路線設計或者賽后服務,都值得一個好評。然后就是豐盛的參賽包和完賽包,真是“壕無人性”、“憑億近人”。這當然很好,畢竟對于很多不追求成績的跑友來說,馬拉松更像個大聚會,吃好喝好最重要。
不過,對于跑得慢的選手來說,后半程沒有特征補給(比如草莓),缺少表演加油站的表演(只有揮舞大旗的哥們)會是個遺憾,如果草莓能分批投放,加油站能接力演出,可能會更好吧~然后就是終點運動場里沒有觀眾,我覺得可以升級,像前面提到的,場地中間有演出的話,運動場內是能留得住觀眾的,這樣的話,馬拉松選手進場,會更有儀式感。當然,我提的這些可能有點“吹毛求疵”了,也是想著蘇州馬拉松也許能辦得更好,才多說了幾句,不管怎么說,首屆蘇州馬拉松要我打分的話,9分還是沒問題的(滿分10分),感興趣的小伙伴明年可以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