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鬼片算什么?敢自己玩這個游戲的人才算有膽


從小,我就自詡是一個膽子很大的男生。
那時候的小朋友們之間比膽子大,就看誰敢自己一個人晚上看鬼片。于是,大陸民間口口相傳的口碑鬼片《鬼影》、《午夜兇鈴》、《咒怨》等等,開始被我們當成對膽量的終極考驗。
一個個周末的夜晚,我在自己房間里不斷挑戰(zhàn)鬼片,明明被嚇到有心理陰影睡不著覺,周一還要逞強向同學們炫耀說“全程無感”的樣子,現(xiàn)在想起來真的很好笑。

神功大成之后,我覺得這世界上已經(jīng)沒什么東西能嚇到我了。
直到某個昏黃的午后,我獨自坐在電腦前,打開了一個名叫《生化危機2》的電子游戲。

跟看電影不同,我在游戲中是自己操縱著名叫“里昂”的主角,探索一個被喪尸感染的城市——“浣熊市”。
所有的探索和戰(zhàn)斗都是由我親手完成,所有的緊張和驚嚇也都由我親手制造。
在這里,“恐怖”的形式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再也沒有循序漸進的鏡頭和音樂提示我驚嚇即將來臨,而受到驚嚇后我還不能閉眼了之,必須手忙腳亂地做出反應(yīng)——我不再是觀眾,我變成了主角。
那個下午,那些毫無征兆地從窗戶外面伸進來的血手、那些飛檐走壁讓我無處可逃的舔食者,成了我童年揮之不去的夢魘。

從那以后,我知道在通往“有膽”的巔峰之路上,還有一座更高的大山。
恐怖游戲。
于是我再一次開始了征程。
《生化危機》、《恐龍危機》、《寂靜嶺》、《死亡空間》、《逃生》、《惡靈附身》,一部又一部恐怖游戲倒在了我的腳下。

我的手柄和鍵鼠用得越來越溜,遇到突發(fā)狀況也越來越冷靜和沉著,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突然用手電照到什么奇怪的東西,我也能忍住不跳起來大叫。
我在這座山上越爬越高,似乎看得到山尖了。
但是,自從去年買了PSVR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看到的那個山尖,屬于遠方另一座更高、更遠的山。
那座山叫虛擬現(xiàn)實,也就是VR。

光是這座山的第一段山坡,我就爬了一年。這段坡叫《生化危機7》。
其實作為最著名的恐怖游戲IP,生化危機系列無論游戲還是電影我都一部不落地玩過看過。但在《生化危機7》之前,我對這個系列一直都抱持著悲觀的態(tài)度。
原因無他,是因為這個系列無論游戲和電影,都開始向著“動作大片”的方向頭也不回地疾馳而去,“鬼片”的味道卻所剩寥寥。

花式射殺僵尸的感覺雖然爽,但對于“生化危機”這塊曾經(jīng)代表了恐懼為何物的招牌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傷害。
還好《生化危機7》把這輛狂奔的馬車一把拉了回來,拉上了一條通往全新恐怖世界的大路,旁邊立著一塊叫VR的路標。
對恐怖游戲和VR設(shè)備感興趣的玩家,請千萬嘗試一下這個游戲的VR模式。它是TGA2017年度最佳VR游戲,是目前VR設(shè)備上不多的3A級作品之一。目前僅有PS4+PSVR平臺支持VR模式。

如果你有PS4 pro,那么購買推薦度+1。(pro的機能大大改善了原版VR中畫質(zhì)降低的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硬核恐怖的愛好者,沒事就喜歡看鬼片、玩恐怖游戲,那么購買推薦度+10。《生化危機7》VR版會告訴你,之前的恐怖游戲都是過家家。
下面讓我來講一下為什么:

因為實在是太他媽嚇人了。不管你看過多少鬼片、玩過多少恐怖游戲,通通沒用,還是嚇尿。
相比前幾代的室外場景,7代幾乎全部采用了類似初代生化危機“斯賓塞大宅”的室內(nèi)封閉關(guān)卡——一個衰敗破爛、陰暗壓抑的“鬼屋”貝克宅邸,無數(shù)不死怪物出沒其中。
當玩家探索這個鬼屋的時候,主視覺也不再是動作游戲的第三人稱,而變成了視距極窄的第一人稱。所以,游戲中你能通過視覺獲取的信息非常少。

人類的恐懼大概分兩種,一種是克蘇魯式的“未知”,一種就是“未見”。
《生化危機7》就是通過“狹窄空間+第一人稱”這種機制,在持續(xù)不斷地強調(diào)后者。而后者所帶來的恐懼感,在VR中會被無限放大。
所謂“虛擬現(xiàn)實”,就是借助VR設(shè)備來模擬人類的真實視覺。而當你一旦浸入這種情境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人類的真實視覺有多么狹隘和脆弱。
最直觀的體現(xiàn)就是,如果你看不見一樣東西,那么你就打不到它。

破爛的地板吱吱嘎嘎地響,似乎有家具翻倒的聲音,墻上有婆娑的影子,你心里有不詳?shù)念A感。逼仄的空間里,你知道有東西在迫近,但你就是看不見,看不見就無法瞄準射擊。
你笨拙地不斷扭頭,可漆黑的環(huán)境里,不足100度的視角和一個小手電根本沒有辦法覆蓋每一個角落。
于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可怕的怪物搖搖晃晃地向你撲來,冷不防地攫住你。

下一個瞬間,它猙獰的面目仿佛就在你的眼前。
無從躲閃的無助涌上心頭,慌亂中你放空了好幾槍,抱頭鼠竄中你又失去了怪物的蹤影。
你退到墻邊四處張望,好不容易又再一次發(fā)現(xiàn)了它,終于全神貫注地舉槍瞄準,可就在這時,你的耳邊又傳來了另一個粗重的喘息聲……

沉浸式的VR拿掉了屏幕邊框、拿掉了距離感、拿掉了一切擋在你和恐懼之間的遮羞布。
頭盔隔絕了外界感官,讓你完全進入陰森的貝克鬼屋。游戲里的每一秒鐘,都充滿了步步驚心的緊張感和無路可逃的絕望感。
你能做的,就是拼了命地尋找那并不存在的安全感。

真的嘗試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VR版《生化危機7》的恐怖體驗跟那些隔著屏幕的電影和游戲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甚至很多玩家詬病的VR裝備佩戴舒適度和暈眩感,這個游戲也能一定程度上克服。
為什么?真正忙著逃命的時候,你還會管頭上戴著什么,走路暈不暈嗎?

極端的恐懼,會讓你忘掉頭上那個一斤多的重物。大量的固定鏡頭和搖桿控制(暈的話就少轉(zhuǎn)頭,多用搖桿移動視角),加上緩慢的游戲節(jié)奏(因為這游戲你絕對不敢飛奔,也沒法XJB亂射),這些都可以緩解一部分暈眩感,注意只是一部分。
如果你玩?zhèn)鹘y(tǒng)游戲或看3D電影都會暈,那就還是先玩普通版吧……
普通版的生化7也足以稱得上當代最恐怖的游戲之一,另外也支持全平臺,只不過NS上是剛出的云版本,對網(wǎng)速有一定要求。

除去這些技術(shù)上的短板之外,《生化危機7》是我玩過的眾多VR游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了,它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VR游戲的最大特色:沉浸。
新鮮有趣的互動方式和恐怖題材,也讓它成了展示VR游戲技術(shù)的最佳媒介——叫上幾個朋友大家輪番體驗,既能壯膽,又避免了單人長時間游玩導致的生理不適,而且“娛樂”效果爆棚:

這是一個讓膽小的女孩子戴上頭盔之后就會開始大哭的游戲。
這是一個把一米八的東北壯漢嚇得像小女孩一樣尖叫的游戲。
這是一個獨自游玩的時候會怕到渾身大汗、呼吸困難的游戲。

記住,如果有任何人跟你說他一人通關(guān)《生化危機7》VR版還“全程無感”的話,
那他一定是裝的。
-Hi!我想和熱愛游戲的你,聊點好玩的-

在公眾號內(nèi)搜索你感興趣的游戲名字即可查看對應(yīng)文章。如果沒有圖文推送,威廉也會看到你的需要,并根據(jù)每個游戲的查詢次數(shù),酌情發(fā)稿;如果你有任何關(guān)于游戲的問題,或者想找我約稿,也歡迎隨時給我留言,我會在看到之后第一時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