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國人才懂的浪漫 極具畫面感的詩詞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

白露收殘?jiān)?,清風(fēng)散曉霞。 — 宋代·仲殊《南柯子·憶舊》
晚風(fēng)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 —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紅衣入槳,青燈搖浪,微涼意思。 — 宋代·姜夔《水龍吟·夜深客子移舟處》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 — 清代·徐燦《踏莎行·初春》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 宋代·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 唐代·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風(fēng)定花猶落,鳥啼山更幽。 — 宋代·釋正覺《偈頌七十八首》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潭清疑水淺,荷動(dòng)知魚散。 — 唐代·儲(chǔ)光羲《釣魚灣》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 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 — 元代·朱庭玉《天凈沙·秋》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 — 明代·張岱《陶庵夢(mèng)憶·卷一·金山夜戲》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 — 南北朝·吳均《與朱元思書》
風(fēng)音觸樹起,月色度云來。 — 南北朝·劉孝綽《夜不得眠詩》
幾度欲歸去,回眸情更深。 — 唐代·劉禹錫《海陽十詠·吏隱亭》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