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音質和普通音質聽起來真的有區(qū)別嗎?
這個東西看有損有到什么程度。
比如說320k的mp3,很多音樂很多人是聽不出來的。這一點不要過分自信自以為是認為很容易天經地義的一耳朵區(qū)別,試一下ABX雙盲聽,很容易測試。


當初發(fā)明像mp3這樣的壓縮格式,就是為了在盡可能少損失主觀音質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儲存空間。所以壓縮算法本身都會根據人耳聽覺心理聲學的特性,去劣化人不是很容易感知的次要部分。或者是心理聲學的掩蔽域,某些壓縮的東西人本身就是聽不到的。

即便是256k的mp3,在軟件上看頻譜分析很容易看出區(qū)別,但是用人耳聽,真就不一定,尤其是年紀大一些的人或者聽力已經有一定損傷的人。而事實上,聽力損失目前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病態(tài)了。


但是對于像128k mp3這樣的高壓縮率,基本上都能聽出來和無損的區(qū)別。
此外,對于耳機而言??赡芎投鷻C的音質也有一定的關系。壓縮算法比較明顯的作用范圍是高頻,如果你的耳機高頻音質比較爛,甚至延展本身都不行,那么也有可能導致聽不出有損和無損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