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胤墓: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師,教授《春秋左氏傳》
在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zhèn)巖峪村東南約600米處,禮泉縣游客服務中心院內(nèi),矗立著一座唐代的古墓冢,為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陪葬墓。這里埋葬著大唐禮部尚書張胤,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師,曾經(jīng)教授過《春秋左氏傳》——
2021年5月9日清晨,我和家人前往唐昭陵,專門尋訪這里的陪葬墓。沿著通往九嵕山的旅游大道,自南向北經(jīng)過關(guān)中環(huán)線以后,行駛到大約1.5公里的地方,道路東側(cè)便是新落成的禮泉縣游客服務中心。
?
走進禮泉縣游客服務中心南側(cè)的大門,迎面是仿唐建筑的大樓和寬闊的廣場,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齊全。這里東距著名的袁家村景區(qū)約400米,每逢重要的節(jié)假日,都吸引大量的游客。
禮泉游客服務中心院內(nèi)的東南角,在一片草坪中,有一塊小樹林。在樹木環(huán)繞中,有一座小土堆,前方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張胤墓”三個大字,以及一大段介紹張胤生平事跡的文字。
?
張胤墓坐北朝南,墓冢外觀呈圓錐形,殘存高度約4米,底部直徑約12米。封土上方長滿雜草,封土下方青磚包裹,周圍種植一圈柏樹,并且鋪設一圈道路。遠遠望去,好像一座假山。
張胤,字嗣宗,又名張后胤,蘇州昆山(今上海市)人。家學深厚,從小到大,張胤以學行見稱。唐高祖李淵鎮(zhèn)守太原時,引為賓客,教李世民《春秋左氏傳》。
?
武德年間,多次為齊王諮議參軍,后轉(zhuǎn)升為齊王府司馬。永徽年間,加金紫光祿大夫,賜并同職事。顯慶三年(658)正月七日,張胤去世,享年83歲,贈禮部尚書,謚號為“康”。
?
在《舊唐書》中記載,李世民在太原時,曾經(jīng)向張胤詢問:“隋氏運終,何族當?shù)锰煜??”張胤回答道:“李姓必得。公家德業(yè),天下系心,若于此首謀,長驅(qū)關(guān)右,以圖帝業(yè),孰不幸賴!”后來,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后,提到往事,詢問張胤:“今弟子何如?”后胤從容地回答:“昔孔子領(lǐng)徒三千,達者無子男之位。臣翼贊一人,為萬乘之主,計臣功逾于先圣?!?/p>
在張胤墓冢南側(cè)的田野里,曾經(jīng)豎立著一塊《大唐故禮部尚書張府君之碑》,也被稱為“張胤碑”。1975年,這塊石碑被移入昭陵博物館內(nèi)。
?
如今,在昭陵博物館的石刻展廳之中,張胤碑跟其他石碑擺放在一起,位于豆盧寬碑的旁邊(下方圖片的最右邊)。在“碑石如林”的展廳內(nèi),張胤碑顯得很不起眼。
?
張胤碑為螭首,高354厘米,寬110厘米,厚35厘米。碑額篆書“大唐故禮部尚書張府君之碑”幾個大字,碑文正書32行,滿行81字。碑上半截的字跡清晰,其他的部分磨滅嚴重。此碑沒有留下撰書人的姓名,宋代王厚之在《復齋碑錄》中,稱此碑為李義府撰寫。書法精健,得褚遂良之支流,開顏真卿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