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南海醫(yī)院劉永醫(yī)生健康科普:面癱后遺癥有哪些癥狀
面癱后遺癥一般是指病程超過3個月,因治療方法不當而延誤病情或者經(jīng)多種方法治療仍未痊愈的情況。具體表現(xiàn):無抬眉運動或抬眉低,大、小眼或眼上瞼松弛,抬眉時嘴角上錯、閉眼時牽動嘴角、鼓嘴時眼小,鼻唇溝淺,面部僵硬、滯食、流淚等。

面癱后遺癥的癥狀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
第一:面癱后遺癥的癥狀表現(xiàn)為皺眉時患側皺紋較淺、無力且略低,面癱患者的雙眼還是無法完全閉合,眼瞼松弛,有時還流淚,鼻梁輕歪,患側鼻上無皺紋,無法努嘴和吹口哨,人中變深且歪向健側,大笑時嘴巴略歪。
第二:面癱患者的面部麻木,左眉抬不起來,左嘴角提不起來,耳鳴。
第三:患側面肌萎縮,張口閉口動作時引起面癱的患側下眼瞼聯(lián)動,造成的眼袋很大。
第四:右側面部痙攣直至面癱,癥狀右眼裂變小,眼瞼下垂,嘴角上挑,有時痙攣,面癱患者的面部有僵硬感覺。
第五:抬頭紋由右側不一樣,有時生氣時還抽動,左眼比右眼小,說話時左側有點張不開。
面癱后遺癥的治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藥物治療:維生素類藥物或者抗病毒消炎鎮(zhèn)痛藥物,改善血液循環(huán),提高面神經(jīng)營養(yǎng),暫時止痛或緩解面部不適癥狀。一旦服用即復發(fā),需長期服用,長期服用易產(chǎn)生許多副作用,如視力、聽力下降,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臨床康復率為40%。
第二:針灸治療:針灸取穴把經(jīng)絡的“風”驅除掉,除面部取穴外,還要配合耳后、手上取穴,刺激激活神經(jīng),在面癱初期使用有一定療效。反復刺激受損神經(jīng),會造成面神經(jīng)徹底斷裂,出現(xiàn)面部水腫、疼痛等現(xiàn)象,治后復發(fā)幾率在80%以上。臨床康復率為35%。
第三:膏藥治療:將膏藥直接貼在患處,無創(chuàng)傷,不影響工作,初期會有效果。屬民間偏方,見效慢,配伍不當易延誤病情,刺激面部皮膚,使皮膚潰爛。臨床康復率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