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嗣凋零,必有惡兆”:這幾個跡象,會讓家庭斷代

父母,為什么希望子女可以早日結婚生子?在傳統(tǒng)的老一輩看來,結婚生子的核心,就是為了延續(xù)家庭的子嗣和血脈。
古時候,人們就以一個家庭人丁的多寡,來評價這個家庭的興旺程度。人丁多,自然就興旺了。而人丁少,自然就衰敗了。
在農(nóng)業(yè)社會,確實是這個道理,因為農(nóng)業(yè)社會需要大量的人丁來耕種。而在信息化的時代,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人工智能的生產(chǎn)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生產(chǎn)力發(fā)生了變化,那人們的觀念也自然會轉變。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競爭也在加劇,淘汰了不少人。如此,不少家庭都會子嗣稀薄。
如今,不是看人丁多寡的年代,而是看金錢物質的年代。一切,早已發(fā)生了改變。子嗣凋零,必有惡兆,這幾個跡象,會讓家庭斷代。

一、家庭物質匱乏,失去競爭力。
在極度商業(yè)化的今天,人們評價一個家庭如何,首先會看它有多少物質錢財,而不看它到底有多少人。這就是所謂的“物質至上”。
物質至上,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競爭力”。一個家庭,是否擁有足夠的競爭力,決定了這個家庭到底可以走到哪一步。
家庭有錢有勢,孩子可以自由地選擇對象,毫無金錢物質的限制,這個家庭十有八九可以傳宗接代,還人丁興旺,多財多子多福。
反之,家庭啥都沒有,一貧如洗,既買不起房子、車子,也無法提供舒適的生育環(huán)境,這個家庭就會走向衰落,窮不過三代。
如今的窮不過三代,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家庭貧窮到了極致,孩子無法結婚生子了,自然就沒有第三代人了。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币爰彝プ铀梅笔?,就只能提高家庭的競爭力。

二、年輕人低欲望,毫無結婚的需求。
近幾年,有一個詞頻頻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當中,低欲望。所謂的低欲望,就是人們對身邊的一切,失去好奇和沖動的意思。
如果工作一段時間,就能升職加薪,那人們自然會高欲望??上?,當下行情不好,不失業(yè)就不錯了,哪還有升職加薪呢?那低欲望就是必然的。
如果婚姻美滿,夫妻雙方可以攜手到老,那人們就會對婚姻高欲望。不幸的是,當代的婚姻成為了一場交易,毫無感情和真愛,那人們就會選擇放棄婚姻。
結婚率越來越低,而離婚率越來越高,生育率也在逐年降低,這就說明,人們對當代的婚姻,不抱任何的欲望和期待。
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結婚,終究是繁衍子嗣的前提。失去了這一個前提,那繁衍子嗣不過是天方夜譚罷了。
家庭要想順利地傳宗接代,就只能祈禱,孩子遇到真愛,甘愿進入到婚姻的圍城中。

三、家運到此為止,那血脈就斷絕了。
在西晉末年,有一位大臣,姓鄧,名攸,字伯道。在躲避北方石勒禍亂,逃亡江南的過程中,他為了保全家人和侄子,親手把兒子綁在樹上,讓兒子被亂兵殺死。
妻子大哭,為什么不能帶兒子一起走?鄧攸說,如果他跟我們一起走了,那我們誰都走不了。以后我們再生一個兒子,你就別傷心了。
逃亡江南后,鄧攸就想跟妻子再生一個孩子,可妻子突然絕育了,生不出。被迫無奈之下,他娶了一門小妾,希望小妾幫他生孩子。
迎親的時候,鄧攸才發(fā)現(xiàn),這小妾竟然是自己的侄女,于是他取消了這門婚事,沒有了繁衍后代的想法和欲望。
世人感慨,天道無知,使鄧伯道無兒。大致意思是,鄧攸沒有子嗣,斷根絕后,這都是老天的意思啊。
一個家庭,運勢到此為止,無論人們做什么,都很難改變這個現(xiàn)實。最后,自然就絕后了。

四、家庭沒有子嗣的緣分,就傳不下去了。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這生孩子,到底是個人的想法呢,還是緣分的指引呢?
既有個人的想法,也有緣分的指引。有的人命中注定多子多福,那他們就算一開始不愿意結婚生子,未來也會遇到合適的人。
有的人命中注定沒有子嗣,那他們就算搞來搞去,到處折騰,也還是一場空。哪怕生出了孩子,孩子也會中途夭折,很難長大。
跟孩子的緣分,那是特別奇妙的。遇到另一半需要緣分,能不能生得出,也需要緣分。生出來后,可不可以順利長大,更需要緣分。
有的家庭,特別有錢,可子女沒有子嗣的緣分,注定他們只能單身一輩子。錢財,是一個問題。緣分,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對于子嗣,順其自然就好。該有的,終究會有。不該有的,再強求也是一場空。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