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奇方,四味中藥,和一切氣,治一切寒!化解疼痛,甚為神奇

大家好,我是沈醫(yī)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選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方子,用四味中藥,和一切氣,治一切寒。

想想你平時是不是這個樣子?有時候覺得肚子上一根筋抽著疼,不敢動,有時候是頸椎,腰椎疼,不敢提重物,有時候膝蓋疼,好像里邊有冰塊一樣,走路上樓梯都難受。

這是因為全身的氣機不順了,臟腑,筋骨,關節(jié)里面有寒氣,那就會引起我們全身的拘急疼痛,像是全身抽筋了一樣。
今天沈醫(yī)生要分享的這個方子,叫做烏沉湯,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里記載,可以“和一切氣,除一切冷,暖腰膝,去邪氣。”就是一個順氣又散寒的基礎方子,后世的醫(yī)家和醫(yī)生也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做一些藥物的加減,來適應每個人的不同體質和情況,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現(xiàn)在沈醫(yī)生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方子為什么這么強大,為什么可以沿用至今,現(xiàn)在還受到眾多醫(yī)生的推崇和分享,以及這個方子的加減用法。

烏沉湯用到的四味藥,分別是烏藥,沉香,人參和甘草。
烏藥這味藥,藥性辛散溫熱,可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就像在我們的身體里開了暖風一樣,把身上的氣機吹通暢了,還把寒氣也吹走了,我們身上會變得溫暖起來。

沉香這味藥也和烏藥一樣,藥性辛溫,可以行氣止痛,和烏藥一起,加強我們身上“暖風”的馬力,同時呢,沉香還可以溫中止嘔,有溫暖脾胃的作用。

人參可以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在方子里是為了讓我們氣血充盛,所謂“氣血和,則疼痛無”,就是這個道理。

最后一味甘草,也可以補脾胃之氣,同時還可以調和所有藥物的藥性,防止藥物傷害身體。

以上就是烏沉湯原方的四味藥,如果有陰虛,口干嗓子干的情況,可以添加斂陰滋陰的五味子,麥冬等等藥物。

如果有血虛的情況,可以添加當歸,熟地黃等等滋陰補血的藥物。
如果氣血不通,還可以添加川芎,牛膝這類活血行血的藥物。

總之,中醫(yī)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用藥的,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也需要在醫(yī)生的辨證指導下用藥,大家不要自己隨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