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史料、前人著作(十五)多?!抖嗌C晒攀贰罚捌鋮⒖际妨狭_列

多桑(Abraham Constantine Mouradgea d'Ohsson,1779-1851)瑞典東方學(xué)家、外交官,有亞美尼亞血統(tǒng)。其父亦是外交官、史家。盡管多桑本人有涉獵物理化學(xué),但其重心還是在東方歷史特別是蒙古歷史的研究上。在1799年子承父業(yè)、步入仕途后,歷任駐西、普、法、荷、德等國的外交公使,1850年被召回國。在此期間,他窮極史料,以法語著成《自成吉思汗至帖木兒之蒙古歷史(Histoire des Mongols depuis Tchinguis-Khan jusqu'à Timour)》(1834-1835年初版,1852再版);他還有一本《高加索人阿布·卡西姆的旅途(Des Peuple you Caucase ou Voyage d'Abou-l-Cassim)》(1828)。前者經(jīng)過民國史家馮承鈞之譯,在國內(nèi)以《多桑蒙古史》之名為世人所知。(此處主要參考wiki,中華書局本陸峻巔譯序說法與其稍有不同)

《多桑蒙古史》分上下兩冊。
上冊三卷二十四章,講述蒙古興起、征服四方,到元朝滅亡,北走草原為止,集中講述元朝歷史;
下冊四卷二十六章,講述波斯地區(qū)在蒙古統(tǒng)治(伊爾汗國)期間之史,包括札蘭丁西走波斯征戰(zhàn)十年仍致慘敗、蒙古卷襲西亞、伊爾建國鼎盛衰亡直至帖木兒到來,實際上是一部伊爾汗國史。而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之史則夾敘于兩冊之中,遠不如伊爾汗國記載多;還有北印度、埃及、羅姆、小亞美尼亞等鄰國藩屬之史均有記載,特別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因作者采納史料緣故著墨甚多。
本書無疑是一部極佳的蒙元史乃至伊爾汗國史入門書,但是有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譯名。由于此書是民國時期翻譯,因此其譯文為文言不說,譯名沿襲了蒙元式譯名,詰屈聱牙,非常不利于閱讀。即使有給出譯名原文、對照表,然而是法文,只能說聊勝于無。

其次,多桑在人名地名、某些事件方面出現(xiàn)了不少疏漏。馮承鈞便直指其弊:




多桑盡管利用到了不少史料抄本,但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很多抄本的錯誤也逐漸體現(xiàn)出來,并得到校訂,而多桑利用的資料校訂不多,且僅參考一份抄本,因此錯漏也不少。(巴托爾德語),總結(jié)來說,就是太老了,可以閱讀不可貿(mào)然當(dāng)做參考資料。
最后說說譯本。據(jù)中華書局本陸峻巔序(1958)中提到,此書只有中文全譯本,日本也僅翻譯了前三編,至于有無英譯本,未知。(wiki未提及)
而如今國內(nèi)也有數(shù)個版本,各有優(yōu)劣,講下我接觸過的感受:
上海書店出版社(01、06、08):只看過電子版下冊,個人認為01年本應(yīng)該是最好的。首先字體很正,原本的各類下劃線保存方便查看,同時有完整的附錄、世系表和人名譯名對照表。
中華書局:看的是1962年電子版上冊,尚可,下劃線保留了,但字跡不甚好看
商務(wù)印書館:看的實體,一般,去掉下劃線,但是有一張大地圖
東方出版社:沒看過,不評價
上海古籍出版社:目前拿來閱讀的版本,個人認為最差,下劃線、人名譯名對照表全無保存,附錄殘缺,譯名也有些許改動,就隨便整合了兩篇譯序在上冊前面然后目錄全堆在上冊。

目錄
上冊







下冊











其書參考資料:
漢地史料:
《五朝實錄》
《經(jīng)世大典》
《大元通制》
《續(xù)弘簡錄》
《通鑒綱目》(后兩本從宋君榮、夏真特等人的漢學(xué)譯著中析出)
域外史料
伊本·阿西爾,《全史》,權(quán)威書籍不必多說
奈塞維(Shihab al-din Muhammad ibn Ahmad al-Nasawi),《札蘭丁傳(法譯本名為Histoire du sultan Djalal al-Din Mankobirti)》,有法譯本
志費尼,《世界侵略者傳》(即《世界征服者史》),有中譯本。
瓦撒夫(Vassaf-e Hazrat,Abdallah ibn Fa?lallah Sharaf al-Din Shīrāzī,約1265-1328),《土地之分割與世紀(jì)之轉(zhuǎn)移(Tajziyat al-am?ār wa-tazjiyat al-a'?ār)》,簡稱瓦撒夫史。
拉施特,《史集》,國內(nèi)有前三卷中譯本
伊斯菲扎里(Mu'in ad-Din Muhammad al-Isfizari),《天堂之園:也里州志(Rawdat al-jannat)》,亦作《天堂之樂園:哈烈城靈秀之書》,無英譯本
佚名,《貴顯世系(Mu’izz al-Ansab)》,僅有俄譯本
把兒赫不烈思(Bar Hebraeus),《世界史略(The Chronography Of Gregory Abu’l-Faraj)》,有英譯本
阿布·哈齊汗,《突厥世系》,國內(nèi)有中譯本。
沙非(Shafi al-Katib),《拜巴爾斯傳:由咱喜兒傳采錄之王德(Husn al-manaqib al-sirriyya al-muntazaza min al-sira al-zahiriyya)》此書是對另一部拜巴爾斯傳的簡寫
佚名,《日歲之光榮,算端曼蘇爾[即蓋拉溫]傳(Tashrif al-ayyam wa'l-'usur fi sirat al-malik al-mansur)》
一說苫思丁叔札亦(Shams al-Din Shuja’i),《算端王侯軍事史》,僅剩殘文
諾外利(Shihāb al-Dīn Ahmad bin 'Abd al-Wahhāb al-Nuwayri,1279-1333),《適應(yīng)文學(xué)各科之成績(Nihāyat al-arab fī funūn al-adab)》,百科全書一類
騰格里比兒的(Jamal al-Din Yusuf bin al-Amir Sayf al-Din Taghribirdi,1411-1470),《燦爛星宿,埃及諸王史(al-Nujum al-zahira fi muluk Misr wa'l-Qahira)》
馬克利齊(Taqī al-Dīn Abū al-'Abbās A?mad ibn 'Alī ibn 'Abd al-Qādir ibn Mu?ammad al-Maqrīzī,1364-1442),《諸王國志緒言(Kitāb al-Sulūk li-Ma‘rifat Duwal al-Mulūk)》
佚名,《哈里發(fā)史略》,未知
烏馬里(Shihab al-Din Abu al-Abbas Ahmad ibn Fadlallah al-Umari,約1301-1349),《眼歷諸國行紀(jì)(Masalik al-absar fi 'l-mamalik al-amsar)》
《回教王朝史》
米爾洪德,《純潔的花園(Raw?at a?-?af?。?/p>
木涅靖巴失(Ahmed Lütfullah Münejjim Bashi,?-1702),《木涅靖巴失書(Tarikh Münejjim Bashi)》
乞卜察克汗(Qipchaq Khan),《乞卜察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