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view/μ'sic】出羽良彰:來自生命力的細膩

出羽良彰:來自生命力的細膩
文/河豚醬fuguchan
筆者并非專門的音樂學習者,只是出于劇伴愛好者的心態(tài)撰寫此文。見識疏淺,如有紕漏,還請備注在評論區(qū),筆者會對文章進行再修訂。

人物生平與風格概覽
出羽良彰,1984年2月26日出手于大阪府松原市,3歲到12歲學習鋼琴,初次組建樂隊時擔任的是鍵盤手。在2006年成立的音樂組合樹海(じゅかい)中擔任作曲、編曲,擔當了06版《F/SN》的ed作曲。在為以amazarashi、やなぎなぎ、等音樂人編曲的同時,也作為劇伴作曲家活動,代表作有《我存在的時間》《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來自多彩世界的明天 》。本文僅探討其動畫劇伴部分。
近日的2021年7月新anime番組中,同樣有兩部他擔任配樂的動畫,《白沙的水族館》和《平穩(wěn)時代的韋馱天》。日常奇幻風格的pa新片《白沙》第一集的開頭第一cut,就用沖繩三味線打動了觀眾。另一部《韋天》盡管有相當多的打斗鏡頭,其輕松日常部分也有很明顯的出羽風格?!栋咨场泛汀俄f天》向我們展示的正是出羽良彰的全新可能,既像橫山克一樣對三味線、八音盒、曼陀鈴等地域特色樂器進行廣泛了解,又在樂隊經(jīng)驗的基礎上開拓金屬搖滾和電子音樂的領域。
出羽良彰的曲風大致可以用日文的“雰囲気”三個字來形容,也就是氣氛。出羽對氣氛的刻畫比起牛尾憲輔利用抽象化的意象進行表達來說,更加重視細膩的“真實感”。他的配器模擬的并不是聲響的意義,而是意義的聲響。雖然與牛尾憲輔都具有印象派的特色,但其基本思路是有所不同的。這里我所指的“真實感”并不是和客觀實在聲音高度一致的模仿,而是通過一個音響讓觀眾聯(lián)想到所對應的客觀實在。對于意象的傳達來說,這里的聲響也是一個能指化的產(chǎn)物,也就是索緒爾所言的“音響的心靈軌跡”。
彈奏象征性的鋼琴奏者,空靈的意象織造師
就配器而言,鋼琴是他最拿手的樂器,他擅長運用高音區(qū)的琴鍵模擬環(huán)境音效果,而以中音區(qū)去做旋律。這是相當學院派的做法,高音區(qū)往往演奏色彩性的伴奏織體,而中音區(qū)演奏比較密集的和弦。由于他曾經(jīng)有大學期間組樂隊的經(jīng)驗,他也許更能理解鍵盤手和貝斯手的存在方式:作為主體物存在的證明,而不能成為主體物本身。他的鼓點絕不搶戲,且多種手段,做到不會無聊。對電吉他的運用也繼承自樂隊時代,喜歡存在感很強的掃弦,強調(diào)撥片觸碰琴弦一瞬間的重音。而在抒情曲中,pitch很高的吉他的滑音和勾弦都很常用,和鋼琴的相性很好,參見《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的劇伴《遠い記憶》,而在“雰囲気”的塑造中這些修飾音都是指示著明確的意象的。
《風平浪靜》的bgm《遠い記憶》里,出羽良彰用一弦的高品位單音的勾弦給出了水滴的意象,這個意象同時也是扮演著凌亂的記憶碎片的象征物。在高潮來臨前,音響釋放更連續(xù)的鋼琴切入取代了減淡的吉他,串起破碎的回憶。高潮時鋼琴偶爾極高的,甚至聽不出音調(diào)的修飾音更像是敲擊玻璃器皿的聲響,記憶的象征物成為了一個易碎的、暫時的整體。而在高潮落幕后,零散的鋼琴單音告訴我們:這份破碎的記憶縱使破碎,但已經(jīng)能夠釋懷。

從破碎到破碎:穿越幻象
對于“雰囲気”的刻畫,出羽良彰使用的配器并不算多,一般原聲吉他和鋼琴就是曲子的大部分了。其他偶有出現(xiàn)的配器,如沙錘、鈴鼓等,都是在特殊場合才會加以安排。各種配器都很明顯,基本上直接耳聽出來各自的譜面,但卻并不會不搶戲。當筆者重聽《風平浪靜》的OST時,為了聽不同的配器擔任的部分而把同一首曲子反復聽了多次。這樣明顯的結構分層,帶給觀眾的是反復聆聽的可能性。
《覚めの時》正是一首有相當多配器的抒情曲。開局鋼琴彈出間斷的音符,這些音符又慢慢構成旋律,隨著連續(xù)性強的小提琴接上,長笛和豎琴也趕緊跟上。令人心動的雙簧管的獨奏在40s處進入,交接后長笛退出(這里可迫害傘木希美)。然后低音提琴/大號加入,切長笛獨奏。本曲中能聽見奏者少女般微弱的呼吸聲,也是一處極大的加分項。再開時,鋼琴小提琴長笛大號等先后加入。值得注意的是,當長笛和雙簧管出現(xiàn)時,對其他樂器具有作為主角的絕對壓倒性,就如同風景畫的前中后景那樣層次分明。最后仍舊是以鋼琴收尾回到碎音符。
《いたずらごっこ》也是一首交響風的曲子。いたずら的漢字寫法是悪戯,也就是惡作劇,這首歌也是一樣具有“惡作劇”感的劇伴。一開始的鋼琴處理后的電子音很有游戲感,后面加入的銅管和鼓的加入帶來交響樂的氣息,類似于進行曲的旋律卻格外詼諧。到了曲子后半,樂聲更加悠揚,圓號的聲音開始凸顯。交響風的編曲配上跳脫的節(jié)奏感,在惡作劇有心的捉弄中又帶有無意的青春情愫。像這樣玩心很強的曲子還有《多彩世界》中的《ポポポポッキー 》一曲,對軍鼓的使用也把進行曲和爵士樂融合的元素玩得相當有趣。
這里引起了筆者注意的點就是曲子的結構:開頭是破碎的,結尾也是破碎的,和弦的整體密度也像是正態(tài)分布一般:既沒有不明所以的開頭,也沒有戛然而止的結尾。這樣的音樂是很契合劇伴的形式的內(nèi)在要求的。

毫不炫技的抒情,貫穿始終的基調(diào)
想必不少人接觸出羽良彰的音樂是因為《cry?for?the?moon 》。這是一首抒情性很強的曲子,前半鋼琴獨奏,后半原聲吉他參與。吉他的部分有很多勾弦和滑音,結束還是鋼琴。曲子旋律并不花哨,鋼琴也并非炫技,但是每一個鍵都按得相當飽滿而余音漫長,充沛的情感就在鋼琴鍵上釋放出來。中途1:05的轉調(diào)的銜接也很舒服。全曲扣住“6713x- -76567x1(簡譜)”的旋律展開,并且常用Am,Cadd9上的音符串進行穿插。從頭到尾,70%的鋼琴旋律都是與之相似的復沓式的變奏展開。
《海の涙》這首曲子與cry?for?the?moon一同被列為《風平浪靜》中關注度最高的bgm。都是抒情曲,但是在配器處理上有較大不同。貫穿全曲的鋼琴扣住Gm和弦,收尾很漂亮。1:04開始的低音提琴的加入使本曲比cry?for?the?moon更加壓抑。《來自多彩世界的明天》中曲目《幼なじみ 》也是一樣。采用了同樣一段鋼琴旋律反復變奏的方法來做任務情感的緩慢轉折。

編曲之道:細膩的心聲
除開全能的演奏者、天分爆炸的劇伴作曲,出羽良彰還是一位實力極強的編曲者。音樂人やなぎなぎ(春物系列是北川勝利編曲)、樂隊amazarashi的曲子大多都是由出羽擔任編曲一職。
由やなぎなぎ演唱的《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的主題曲《三つ葉の結びめ》,正是一例。本曲由前奏進Amelo時用了模糊,進高潮之前也有重低音去模糊,使得轉調(diào)不會太突兀。高潮部分掃弦的存在感很強,反拍沒有放貝斯,而是很清澈的鋼琴音。所以盡管bpm是接近Melbourne?bounce的常用設置,但卻沒有Melbourne?bounce那種刻意的土嗨感。不管是什么樣的歌,出羽良彰對于主歌部分貝斯的處理一定是很低調(diào)的,除了打節(jié)拍外幾乎沒有存在感。吉他和貝斯的滑奏依舊相當多,這種細膩的心聲就通過滑奏來展現(xiàn)的吧。而本曲結尾漸弱的音量,總讓人難以釋懷。
本文上傳于2021/7/28,2:31am
感謝你的閱讀/點贊/關注
筆者其他文章鏈接:
【aniview】注視更寬的屏幕畫幅:影響分鏡制作的畫幅比例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280746
【aniview】什么是優(yōu)秀的動畫人設:從世界的一角窺觀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155285
【aniview】深呼吸的演出:被他者外化的軀體(以《京吹》為示例)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126462
動畫劇伴系列:
【aniview/music】牛尾憲輔:居住在印象派的房間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794151
【aniview/music】橫山克:抒情的浪漫之聲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84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