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黑育碧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育碧的《看門狗:軍團》又出事了,有玩家反應自己去年預購的《看門狗:軍團》被強制退款了,因此部分玩家開始牽強附會,陰陽怪氣育碧,但實際上退款的大部分都是去年花了358元高價的購買的玩家,如今《看門狗:軍團》預購僅為298元,這其實是育碧給支持自己玩家的一次福利。
不知道什么時候黑育碧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好像是個玩家都能說出育碧公式化,育碧高定價,育碧看不起國區(qū)玩家,反反復復老一套,但育碧真的就是這些嗎?

育碧該黑嗎?該,它就是飄了,這是事實,不斷上漲的價格,換湯不換藥的內容,對于國內玩家一刀切的政策這些都是它被黑的原因。但,黑育碧要有最基本的原則,不能瞎黑,你說育碧怕麻煩,這是事實,你要說育碧看不起國內玩家這就是扯淡。
我一向不怎么給育碧面子,但最基本的事實還是要尊重的,如今黑育碧的大多數玩家其實也沒幾個真正給育碧花錢的,很多人黑它很大程度都是因為《看門狗2》事件,作為一個玩家被廠商誆騙是很難受的,特別是誆騙之后,再給《看門狗2》打個折,好像你占便宜一樣,特別是逗你玩。

我有理由相信,參與活動的玩家不缺這幾十塊錢,更不是很多人口中的白嫖黨,畢竟參與活動領游戲和盜版游戲之間,肯定是盜版游戲更方便,玩家愿意參與活動也不僅僅是白嫖也是給你育碧面子,結果這樣確實多少讓人不滿意,尤其是育碧的處理態(tài)度,太敷衍了,前腳說完因為國區(qū)政策不能送《看門狗2》,后腳就送《孤島驚魂3》,這太敷衍了。

但我們真的不能瞎黑,說什么看不起國區(qū)玩家這樣的話太過了,畢竟育碧是最早進入國內的那一批游戲公司,幾十年里就算是國內單機市場最黑暗的時代,育碧還一直堅持在國內發(fā)行正版游戲,這個態(tài)度就不是所謂的看不起中國玩家,這是單純的一刀切。
我覺得有個公司追著育碧也不是壞事,畢竟失去威脅就是生存能力的退化開始,這個在生物界的準則,商業(yè)上也是如此,看看擊退了收購之后的育碧,《幽靈行動:斷點》確實給育碧整斷了,《紐約軍閥》直接擊敗了暴雪的大作榮登榜首,育碧逐漸開始飄了。

但哪怕是飄了,育碧還是那個育碧,育碧不是EA,它還是有自己的準則,對玩家的準則和對游戲的準則,我們這些玩家黑育碧也好,粉育碧也好,都應該希望他更好而不是更壞,我們已經親眼目睹了暴雪的墮落,我們不希望再看到育碧的湮滅,這才是玩家的內心想法,至少是育碧玩家的想法。

育碧需要敲打,但不代表他要被打死。我相信除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噴子,大部分玩家還是不希望失去這個土豆的,他要是真的破產了,我們又到哪去追尋那些BUG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