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955年廣州珠江上的疍家人 世世代代以船為家

1955年,廣州珠江,但見珠江上一排排的小船。讓-菲利普·夏博尼耶 (Jean-Philippe Charbonnier) 攝

這些珠江上的小船上,生活著疍家人。

疍家人,也被稱為蛋家人、艇家人、水上人家,清光緒《崖州志》稱為蛋民。 "蛋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樓港瀕海諸處。男女罕事農(nóng)桑,惟輯麻為網(wǎng)罟,以魚為生。子孫世守其業(yè),稅辦漁課。間亦有置產(chǎn)耕種者。婦女則兼織紡為業(yè)?!?/p>

疍家人主要生活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在其他粵閩桂沿海地區(qū)也有分布。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以船為家,同我們一樣也是漢人。

關(guān)于疍家人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水上人家長年累月生活在水上,像浮于水面的雞蛋,所以被稱為“疍民”;還有一種說法早前是他們居住的小船外形酷似蛋殼漂浮于水面。




廣州在八十年代的時候,還可以見到珠江上的疍家人。九十年代以后,疍家人大多上岸定居,疍家人這一水上人家也就從歷史舞臺上逐漸消失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