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已經成為了最虧本的投資?
最近《2021年中國本科生就業(yè)報告》出爐,其中顯示目前只有4.3%的本科畢業(yè)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可以達到萬元。除此之外,還有10%的本科畢業(yè)生半年后月收入不到三千元。
報告出爐之后自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教育已經成為了虧本的買賣,如果和一個孩子十幾年的教育投入相比,不少的投入可能都趕不上理財產品。
我們如果回顧幾十年來的中國教育,大部分中國家長之所以特別熱衷于孩子教育,歸根結底還是在于中國教育長期以來的高額回報。
不管是古代的科舉制度,還是現代的高考制度,乃至于這些年的教育培訓行業(yè)。所有的教育最終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出人頭地。
而對于改革開放之后的多數家長而言,由于本就是當年的高考受益者,許多一無所有的年輕人都是通過教育改變了命運。所以導致了這些家長,至今依舊相信下一代孩子可以僅僅憑借教育就可以逆襲人生。
不過一切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如果教育完全失去了教書育人,開啟智慧的作用。那么整個社會就會喪失創(chuàng)新開拓,最后的結果就是大家爭破頭搶奪存量財富,陷入內卷就不可避免了。
這一點我們從這些年的就業(yè)市場變化就可以看出,大量的高校畢業(yè)生全部涌入了基層公務員這種低技術含量的工作,社會急需的科研創(chuàng)新人才卻寥寥無幾。
即便是華為這樣的科技創(chuàng)新龍頭企業(yè)都只能去國外高薪聘請人才,這就是對中國這些年的教育最好的諷刺。
教育如果成為了虧本的買賣,可能很多人無法接受。不過這就是未來的現實,僅憑借一個學歷證書就可以走遍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比拼的是誰能夠真正創(chuàng)造財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