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蘇家屯鐵路博物館游記(1)

沈陽鐵博成立有些年頭了,中間搬過好幾次地方,最終選擇了蘇家屯編組站旁邊一處遠離人煙的地方開博物館,中間又經(jīng)歷了漫長的閉館期,并不接待散客,僅作為路局內(nèi)部的教育基地使用。如今總算是開了,不過呢,由于并不出名,又有太多的人吃過閉門羹,所以來的人并不多。去撫順取景路過沈陽,有幸拜訪一下,這個可能是目前中國機車車輛品類最豐富的鐵路博物館。


先說說怎么去哈,最好的辦法還是坐火車到蘇家屯站下,快捷省時,公交雖然不需要定好時間去等,但是車速實在不敢恭維?;疖囌鞠聛頁Q乘143路,在鐵路道口/沈陽鐵路陳列館下,往小路再走約1公里即到。這里需要注意一下,蘇家屯的公交車暫不支持手機支付碼,可得自己先備好零錢。

到地頭先是倆門神,前進型蒸汽機車1043號機和人民型蒸汽機車1247號機,一左一右安置于博物館兩側(cè),很有精神,不過這兩車的來歷啊,就值得說道說道了。

首先是這臺前進,博物館的展板說這車產(chǎn)于1957年,時間太奇怪就不說了。以前逛過鐵路論壇的朋友都知道啊,沈局有給機車套牌的傳統(tǒng),拿新機車的號套在舊車上,給服役時間長但是狀態(tài)好的機車增加點使用壽命。不過很有意思的是,沈局曾經(jīng)有兩臺配屬沈局站段的前進,車號都是1043,倆車活著的時候還經(jīng)常碰面,那么這臺車的身份呢,說不定是第三臺1043?

作為青年號掛牌機車,配屬那里用的不是印刷,而是單獨拿牌子做了一塊,寫著這車配屬沈局安段,這可就有意思了,考慮到掛牌機車的唯一性,或許沈陽局前后一共有三臺1043?不過不是很清楚1043是個什么寓意哈。廠牌那里就平淡無奇了,寫的此車出廠于1983年,因此這顯然不可能是臺小號車。車身上的信息顯示,此車車號是6540。

至于另一臺人民型機車,那就更神奇了。業(yè)界有人民型機車國內(nèi)現(xiàn)存一臺半的說法,其中完整的一臺是北京鐵博的館藏車,那么半臺就是這個人民了。不過,這車看上去外觀完好,怎么就是半臺呢?

很簡單,人民型機車最明顯的特征,駕駛室和2-3-1軸式,這車都能體現(xiàn),廠牌也是四方的,不過不明顯的地方,都是從建設型蒸汽機車上摘過來的,擋煙板還有改裝焊接的痕跡,機車上已經(jīng)缺乏任何指向這臺機車原車號的證據(jù),索性就當這車原車號是1247好啦。


外景結(jié)束,接下來就是內(nèi)館了。展廳設置沒什么彎彎繞,機車車輛一字排開,分成5個展區(qū),背后是展板,進門處就能看到全部,還是非常壯觀的。

A區(qū)的靠墻位置是前進型機車101號機的駕駛室和5對大動輪,真假不予置評。

A區(qū)最左側(cè)是PL1型蒸汽機車220號機,配屬大石橋。

當然,這種小機車最大的用途,其實應該是當調(diào)機用。


一臺德國制造的氣鱉子,UH2型機車(說這貨叫蒸汽機車好像有點勉強?。?,靠壓縮氣體驅(qū)動機車,適用于一些不能有明火的工廠,國內(nèi)不算孤品,大同可能還有臺綠的。

DB1型蒸汽機車,作為一臺水柜車,還單獨給煤水廂設計一個轉(zhuǎn)向架,算是個比較特別的設計。

DB1的尾巴,簡單的車子還帶點有趣的設計,此車配屬沈陽西。

Z151抓煤機,雖然也帶個蒸汽機的名號,但其實現(xiàn)在都還是很常見的。比如南翔機務段里,就有數(shù)臺已經(jīng)報廢的Z151。

不大的地方還設計了一個場景,由Z151負責給DB1型機車裝煤。

解放3型蒸汽機車,非常歐式的設計,斯柯達制造,配屬瓦房店。

煤水車的尾部,還有個放手電筒的架子,非常特別,車鉤旁邊的風管已經(jīng)摘除。

勝利5型蒸汽機車,配屬蘇家屯。駕駛室的窗戶已經(jīng)改造為類似的上游的飄窗樣式。

FD型蒸汽機車1227號機,配屬長春,正好和中長鐵路對上了,不過這車來中國就不再跑寬軌線路了,邊境口岸也沒有他們的身影。

煤水車的轉(zhuǎn)向架,看起來比前進的架子壯實許多,不過也笨重許多。

解放2型蒸汽機車,配屬白城。這車最初到沈博的時候,燈和玻璃都沒了,現(xiàn)在的一些東西是后配的。

多句嘴啊,沈陽鐵博的蒸汽機車大多用了立體的配屬和車號,這些都是搬進新家以后才弄的,運用時都是印刷的字。

勝利7型蒸汽機車751號機,配屬沈陽,亞細亞號列車最經(jīng)典的象征之一,還擔任過專運任務。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說沈陽鐵博有400米的軌道供此車運行,這很顯然是以訛傳訛的結(jié)果,因為這車在上世紀80年代以后就徹底熄火了。想了想,這種說法可能來自于當初的外宣(老的沈陽鐵博算是涉外景點,現(xiàn)在不知道是不是還這樣),也有可能來自滿鐵老職工旅游團的回憶。

勝利7的757號機,貼了個沈陽配屬,但此車本來并不是沈博開館時就有的車,而是大連機務段的扇庫臨近改造時,從人家段里拖出來拉到沈陽的,牌子寫的是不是757或者勝利757,而是“亞細亞757”,也算是迷惑行為了。

仔細看一下,倆車的裙板還有點區(qū)別。其實751的裙板很早就拆了,后來又算是狗尾續(xù)貂地給焊了一節(jié)上去。

煤水車尾部區(qū)別不大,區(qū)別主要是裙板和煤廂的擋風板。順便一說,F(xiàn)D機車那是真的長啊。

ST2蒸汽機車,克虜伯制造,配屬梅河口。

想看德味顯然不在車頭,而是這個駕駛室,居然還設計成了兩扇折頁門。

解放6型蒸汽機車,駕駛室的窗戶同樣改造為上游式的飄窗,和上游的區(qū)別已經(jīng)不是很明顯了。

從尾部看解放6和ST2,德國車并沒有在排障器上設置輔燈。

勝利8型蒸汽機車,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個外觀進行簡化的勝利7,因為整流罩對于檢修實在是太不友好了,此車產(chǎn)量較勝利7更多,建國后承擔的專運任務也更多,也算是個佐證。

煤水車與轉(zhuǎn)向架,基本上和勝利7(特別是拆了裙板的757)區(qū)別不大。此車在初期承擔過多次專運任務,和北京——滿洲里列車牽引任務,算是它的積極作用。

DK5型蒸汽機車,配屬彰武,羅馬尼亞山寨的BR50型機車。不過筆者認為啊,這車沒有原廠的BR50耐看,不知大家作何看法。

煤水車,這里和原廠貨區(qū)別不大了。

嗯,拉個愛沙尼亞Haapsalu火車&通訊博物館的BR52做個對照,50跟52區(qū)別還是挺大的。這個博物館的游記有時間補上吧,咕咕。


XK13蒸汽機車,波蘭產(chǎn)的小家伙。車子比較短,所以在館內(nèi)和另一臺機車背靠背擺放。由于此車多是廠礦運用,因此現(xiàn)在有的地方還能見到同款展品。至于這車上面粘的配屬呢,不予置評。


工建型蒸汽機車,大連廠參考進口小機車設計的一款水柜車,具體哪個廠造的就不清楚了。蘇家屯的配屬同樣不予置評,不過有意思的是,此車煤廂上加了個漏斗,似乎不是原廠的設計。

建設型蒸汽機車5003號機。國內(nèi)當盆景的報廢建設幾乎隨處可見,不過5000系的建設,還是不太常見的。

上游型蒸汽機車,唐山廠的貨,此車比建設更常見,同樣不再贅述。不過看起來牌子應該是真的,不過似乎被撬壞了一個角。

前進型蒸汽機車6368號機,這車的信息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應該沒有套牌的必要了,姑且當個真的吧。

前進的駕駛室可以進去,希望下次再來看的時候,里面還沒被破壞。

好了,鐵博的A館區(qū)介紹完畢,本文也到此結(jié)束。后面會分2-3期,把沈陽鐵博的東西講完,終稿時間盡量定在年前吧,當然,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