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60年中,有2,751個政黨參加了選舉,這是民主還是鬧?。?/h1>
在過去的60年中,有2,751個政黨參加了印度的議會和州選舉。近十億選民在數(shù)百萬個投票站投票,而參加選舉的政黨從1962 年的 29 個躍升至 2019 年的 669 個,這幾乎增長了 2,200%。
但實際上在大選中贏得至少一個席位的政黨數(shù)量僅增加了 71%,從 1962 年的 21 個增加到 2019 年的 36 個。
自 1962 年以來,只有 6 個政黨參加了所有 15 次大選。25 個政黨參加了至少 10 次選舉。其中三分之一只參加過1次選舉。這些是阿育王大學特里維迪政治數(shù)據(jù)中心編制的名為“印度政黨”的數(shù)據(jù)庫中的一些驚人數(shù)字。
過多的政黨通常表明,人們對這個所謂的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民主參與有著“非凡”的興趣。
但是仔細觀察,你會出現(xiàn)一些有趣的趨勢。
這些眾多政黨中的大多數(shù)實際上是由兩三個人組成的,有些政黨只是一個人的政黨。然后有很多政黨在選舉當局登記,但沒有參加競選。
大約 1,406 個政黨,占參加大選的政黨的 91%,從未贏得過1個席位。到目前為止,他們總共派出了 9,809 名候選人,全部失敗了。
總共有 41 個政黨參加了至少5次選舉,但沒有贏得1個席位。
一個名為 Amra Bangali 的政黨,它在 9 次大選和 26 次州選舉中在五個州派出了 100 多名候選人,但未能贏得一個席位。
另一個政黨 Shoshit Samaj Dal 參加了 22 次州議會選舉,主要是在北方邦和比哈爾邦,并派出了 353 名候選人。只有3個人贏了。
印度也能看到很多獨立候選人,那些不隸屬于任何政黨的候選人參加選舉,當然,只有少數(shù)人獲勝。1962年至2019年,參加大選的無黨派候選人數(shù)量激增622%,而實際當選的無黨派候選人數(shù)量下降了80%。
共有 3,460 名獨立候選人參加了 2019 年的民意調(diào)查,但只有4人獲勝。落選的候選人之一是 75 歲的Vijayprakash Kondekar,他在第 25 次選舉中落敗?!拔抑皇窍胂蛉藗儽砻?,政黨政治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唯一途徑,”他說。
通過參加選舉來抓住機會,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印度特有的一種現(xiàn)象。許多人將其視為一項公民權利,競爭選舉通常有助于提升參賽者的形象和社會地位。這些所謂的政黨占據(jù)了公共空間。在印度,公民社會、政黨和政府之間幾乎沒有聯(lián)系。人們認為要帶來變革,你只是需要需要參加選舉。
政黨的激增也與印度政治制度的碎片化和贏家通吃有關,首先通過職位(FPTP)制度,在一個選區(qū)中獲得最多選票的候選人贏得席位。
然后是壓倒性的物質(zhì)激勵,政黨被用來洗錢。一方面,他們享受所得稅豁免。其次,有爭議的選舉債券,一種政治籌資機制,使未公開的捐助者能夠?qū)①Y金注入新舊政黨。只有在普選或州選舉中獲得至少 1% 普選票的注冊政黨才有資格獲得此類捐款。
顯然,債券讓人們更容易通過捐款來洗錢,印度喧囂的民主和政治背后,似乎還隱藏著更多的秘密,現(xiàn)在看來,印度的民主和發(fā)展之路,一切并沒有那么樂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