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老外都懼怕?中國硬給建成了,全長約240公里,雅西高速多難?

在人們印象中,因為工程難度太大,所以西藏鐵路被稱作中國的“天路”,但其實中國還有一條真正的“天路”,這就是被稱“逆天工程”的雅西高速,那么雅西高速有多難修建呢?這條公路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全場約240公里,由于沿途的地質(zhì)災害眾多,要經(jīng)過12條地震斷裂帶,并且還要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寧河,所以雅西高速有了“天梯高速”的稱謂。

由于大橋施工困難,因此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博士表示,這座大橋每修筑1公里就需要1個億資金,高低差達到700多米,連老外都懼怕?中國卻硬是給建成了,還創(chuàng)造了多項新紀錄。提到雅西公路,就必須提到從圓根村到大盤營的這段12公里路段的干海子特大橋,由于海拔高度差達到713米,因此按照傳統(tǒng)的隧道修建方式,如果修筑成筆直的公路,坡度將達到5.8%,車輛根本無法通行。
設計師最終采用螺旋上升的修筑方式,利用盤山道“省力費距離”原理,在兩座大山修筑螺旋上升的公路,使得713米的高低落差得到解決,經(jīng)過這種設計方式的大橋,車輛以60公里的時速行駛,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在2.9%的坡度下,完成326米的爬升,因此這一路段被設計界稱為“亞洲第一螺旋”,這段公路的修筑費用造價最高,達到每公里約1.1億的修筑成本。

干海子特大橋不但采用了罕見的螺旋形橋隧工程,而且設計建造了抗震結構非常突出的鋼架橋墩,這些橋墩不是用傳統(tǒng)的混凝土材料建造,而是選用鋼架進行拼接,工程師們在鋼管間用斜桿和橫撐,將橋墩的結構融為一體,對于超過60米長度的橋墩,還設置了腹板,使得這種鋼架類型的橋墩,不但承載能力與混凝土橋墩相差無幾,而且在遭遇強震時,橋墩還能吸收地震能量。
對于較高的橋墩,工程師們采用鋼筋混凝土支柱和混凝土腹板形成的組合橋墩,在鋼管中填充混凝土后,鋼管加強的混凝土抗壓能力大幅提升,只需要很小的截面積就可以獲得很粗的混凝土柱相同的承載能力,由于干海子大橋海拔很高,因此在10月份氣溫降低后,為保證混凝土凝固,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需添加熱水,增加了施工的復雜性,但在工程團隊的克服下,這座大橋最終圓滿建成。

建成后的干海子大橋,全新設計的橋梁比傳統(tǒng)的橋梁重量減輕55%以上,樁基數(shù)量降低近一半,抵抗地震的能力從傳統(tǒng)的混凝土7級抗震,提升到現(xiàn)在的9級抗震,雖然公路險峻,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這條公路的建成對四川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