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譯]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_by SonyAlphaBlog

2022-09-22 14:56 作者:Leon_Xu_  | 我要投稿

源:https://sonyalpha.blog/2019/08/14/sony-fe-200-600mm-f5-6-6-3-g-oss/

1 結論

%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FE200-600 GM OSS F5.6-F6.3(%5Csmall%7B127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31%7D%7D)是一只非常棒的遠攝鏡頭,性價比極高,是同類產(chǎn)品中第一支內(nèi)變焦設計的鏡頭。

如果像在座的大多數(shù)人一樣,買不起索十萬雙雄——%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400mm F2.8 GM(%5Csmall%7B950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31%7D%7D)和%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600mm F4 GM(%5Csmall%7B1050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31%7D%7D),那么,這只鏡頭將會是運動和動物攝影的完美工具。由于其出色的內(nèi)變焦設計,200600 G的銳度和可用性上要比100400 GM更高。

另外,你得關注一下你手頭的焦端配置。如果你只有%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24-70 F2.8 GM或者%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24-105mm F4 G,70mm到200mm之間的焦端缺失需要用%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70-200mm F4 G或者%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70-200mm F2.8 GM來補充;或者,不追求400mm到600mm焦端的話,選擇一只%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FE 100-400mm F4.5-5.6 GM就挺不錯。

200600 G另一個超強的特性是它的背景虛化,真的非常柔和,非常討喜,壓縮效果會讓你非常震驚。

200600 G可以配合增距鏡使用,但只有在A9上能穩(wěn)定高效工作。如果時A7R3,建議使用APS-C裁剪模式來獲得更長的焦距;當然,直接使用APS-C的A6400也不錯

200600 G可以使用轉接環(huán),但只有配合A9才能有不錯的效果。如果時A7R3,見使用APSC裁剪模式來獲得超過600mm的焦端;當然,直接使用A6400作為備機也是可以的。

墻裂推薦

  • 優(yōu)勢

    • Excellent級別的銳度

    • 非??焖俚淖詣訉?/p>

    • 背景虛化非常棒

    • 內(nèi)變焦設計

    • 總體可用性非常好

    • 做工很好

    • 焦外光斑非常好

    • 無色散

    • 抗眩光非常好

    • 可使用增距鏡TC 1.4和TC 2.0,但只能在A9上使用

    • 配合APS-C的A6400,可將焦距擴展至300mm到900mm

  • 一般

    • 體積超級大,需要一個更加大的背包

    • 自動對焦達不到擁有雙線性馬達的索尼GM系列的頂尖水平

    • 枕形畸變,略有暗角,但都可以在LR中自動校正

    • 最近對焦距離為2.4m,與適馬、騰龍的同類產(chǎn)品一樣

    • 重量來到2115g,雖然在這個規(guī)格下還算標準,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還是有點重了

  • 缺陷

    • 光圈較小,無法在A7R3上配合增距鏡使用

    • 光圈較小,ISO對環(huán)境光線要求比較高

    • 在一些場景中,圖像邊緣的焦外光斑會有輕微紫邊

2 總體信息

2.1?SPEC

  • 重量:2115g(無腳架環(huán))

  • 價格:%5Csmall%7B127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31%7D%7D

  • 長度:

    • 318mm(無遮光罩)

    • 415mm(有遮光罩)

    • 內(nèi)變焦設計

  • 直徑:112mm

  • 濾鏡口徑:95mm

  • 防塵防潮

  • 光學防抖

  • 11片圓形光圈葉片

  • 200g重的可拆卸腳架環(huán),但在90°處無法進行固定

  • 最近對焦距離:240cm,確實有點遠

  • 放大倍率:0.2

  • 鏡身有4個開關

    • AF/MF切換

    • 對焦距離限制

    • 光學防抖

    • 防抖模式

  • 專門設計的2個背帶孔

  • 內(nèi)變焦設計

  • 使用直驅(qū)超聲波電機實現(xiàn)快速、安靜、精準的對焦

  • 線性對焦環(huán)

  • 5片ED(超低色散)鏡片,1片非球面鏡

  • 納米抗反射涂層

  • 氟化物圖層,防水防油漬

  • 對焦保持按鈕可自定義功能

  • 官方標配遮光罩,103mm長,163g重

  • 可使用增距鏡

    • 使用SEL14TC

      • 焦距范圍:280-840mm

      • 光圈:F8-F9

    • SEL20TC

      • 焦距范圍:400-1200mm

      • 光圈:F11 – F13

  • 官方標配便攜袋

200600 G是使用%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E卡口的動物/運動攝影師的心頭好,補齊了長焦的又一塊碎片。不需要再使用適馬的150600或者騰龍的150600,也不再需要將100400 GM配合TC 1.4增距鏡,只需要一只鏡頭就可以獲得200-600mm這個焦段。

當然,這只鏡頭的體積真的是超級巨大,變焦范圍也幾乎是E卡口之最,但,是,200600 G是內(nèi)變焦設計,真的鵝妹子嚶??!與適馬和騰龍的同類產(chǎn)品相比,200600 G在巨大的、固定長度的鏡身里邊實現(xiàn)了變焦,但也損失了使用手感和便攜性。另外,內(nèi)變焦設計可以提供更加出色的防塵效果。

這只鏡頭是%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的G系列,所以定價會稍微保守一點(%5Csmall%7B127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31%7D%7D),比100400 GM(%5Csmall%7B175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27%7D%7D)便宜挺多的。

200600 G的做工是頂級水準。和100400 GM比會有一點點差距,但是防塵防水方面,200600 G無疑做的非常好。

200600 G長度非常長,取下遮光罩都有318mm。如果有人想不開想要掛機直接塞包里,最好量一下你的背~包~。

2.2 遮光罩(ALC-SH-157)

  • 長度:103mm

  • 重量:163g

  • 沒有預留濾鏡調(diào)節(jié)孔

  • 遮光罩頂端有很厚一層橡膠圈,方便垂直放置鏡頭,也能在碰撞起到緩沖

2.3 鏡身開關/按鈕

  • AF/MF切換

  • 自動對焦范圍限制

    • 10m以外

    • 2.4m到10m

    • 無限制

  • 光學防抖開關

  • 光學防抖模式切換

    • 常規(guī)模式

    • 水平運動模式

    • 無規(guī)則運動模式

2.4 變焦環(huán)

  • 對焦環(huán)和變焦環(huán)轉動阻尼設計的非常不錯,轉動起來非常流暢,不是那種松松垮垮的感覺。

  • 200600 G變焦環(huán)的轉動行程為70°。

  • 與100400 GM相比,200600 G憑借內(nèi)對焦設計在變焦時不發(fā)生明顯的重心轉移;轉動變焦環(huán)的力度也小很多。

2.5 背帶孔

  • 200600 G又大又重,你得使用鏡身上的背帶孔。

2.6 體積(與競品對比)

%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FE 100-400mm GM相比,200600 G尺寸更大,與100400 GM在400mm端加上TC 1.4增距鏡的長度幾乎一樣。

  • 200600 G:318mm

  • 100400 GM:

    • 100mm端:205mm

    • 400mm端:285mm

    • 400mm端+TC 1.4增距鏡:301mm

與使用適馬MC11轉接環(huán)的適馬和騰龍的150600相比

  • Sigma 150-600mm F5-6.3 Sport

    • 長度:

      • 150mm端:290mm

      • 150mm端+適馬MC11增距鏡:316mm

      • 600mm端:480mm

      • 600mm端+適馬MC11增距鏡:506mm

    • 重量:2860g

    • 價格:%5Csmall%7B8699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10%7D%7D

    • 腳架環(huán)不可拆卸

  • Tamron 150-600mm F5-6.3

    • 長度:

      • 150mm端:260mm

      • 150mm端+適馬MC11增距鏡:286mm

      • 600mm端:348mm

      • 600mm端+適馬MC11增距鏡:374mm

    • 重量:1951g

    • 價格:%5Csmall%7B745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10%7D%7D

適馬和騰龍的兩只150600在價格上要便宜很多很多,但是內(nèi)變焦設計的200600 G真的贏的太多了,僅僅在使用上就有無與倫比的美妙體驗,跟別提它超快的自動對焦。

這幾只鏡頭,除了100400 GM的最近對焦距離在1m左右,其它幾只的最近對焦距離都在2.5m左右。

3 光學性能

3.1 銳度

測試使用4200萬像素的A7R3。

200600 G在4200萬像素的銳度表現(xiàn)

200600 G的銳度表現(xiàn)非常驚人,全焦段范圍內(nèi)的中心銳度都是Very Good級別,甚至有部分場景可以達到Excellent級別;收縮光圈帶來的銳度提升不是很明顯。

3.2 暗角/畸變/色散/眩光/星芒

  • 光圈全開的暗角比較小

  • 有輕微的枕形畸變

  • 沒有色散

  • 抗眩光表現(xiàn)非常出色

  • 光圈小于F16時,星芒表現(xiàn)出色

Lightroom有200600 G的矯正文件。

3.3 背景虛化&色彩還原度

  • 背景虛化非常柔和,非常討喜;本來是沒有對這只光圈只有F5.6-6.3的長焦鏡頭有任何期待的。

  • 壓縮效果和虛化量會隨著焦距拉長而不斷增加;600mm端的虛化效果可以和135 GM的效果旗鼓相當了。

  • 焦外光斑非常好,總體看上去挺圓的,也很柔和,畢竟200600 G的光圈只有F5.6-6.3。邊角的光斑在F8時會開始變差,呈現(xiàn)出奇怪的形狀。

  • 如果仔細觀察邊角的光斑,光斑的一側邊緣會有輕微的紫邊。

  • 色彩還原度非常不錯。

3.4 各種場景的使用體驗

考慮到200600 G的焦段和被攝物體(體育、動物、鳥…),最低快門速度最好為1/500s。即使時開最大光圈,光線充足情況下的ISO會達到800,陰天的ISP會達到25600。

如果你想降低ISO,那就用600 GM吧,F(xiàn)4大光圈會給你前所未有的體驗,價格也是(%5Csmall%7B1050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31%7D%7D)。

當然,200600 G的變焦可以讓你拍攝600定很難獲得的構圖和追蹤效果。

獨腳架使用:考慮到200600G的體積,如果需要等待超過10分鐘來獲取完美的時機,獨腳架還是挺不錯的。200600 G自帶的腳架環(huán)可以適配1/4″ -20和3/8″-16兩種尺寸的螺絲。

3.5 自動對焦性能&增距鏡表現(xiàn)

  • 使用A7R3拍攝,自動對焦性能非常不錯

  • 使用A9拍攝,加上A9的實時追焦能力,自動對焦性能更進一步,非常完美的對焦體驗。

盡管200600 G的自動對焦性能很出色,但和擁有雙線性對焦馬達的那幾只鏡頭比(如400 GM)還是有些差距的,尤其是在拍攝快速移動的對象時。200600 G是一只G鏡頭,不是GM鏡頭,在考慮到200600G的售價,我們真的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相位對焦(PDAF)對光圈有一定的要求,A7R3上光圈大于F8,A7M3上光圈大于F11,A9上光圈大于F16。

最新版固件的A9有專門針對200600 G進行優(yōu)化,AFC實時追焦模式下,200mm端光圈F32、600mm端F36可以正常工作。

這就意味著,光圈F9上TC1.4、光圈F13上TC2.0在A7R3上可能無法正常工作,但在A9上完全沒有問題,甚至A7M3也可以使用TC1.4。

如果你手上有A7R3或者A7R4,不要忘記使用APSC裁切來獲得1600萬或2800萬像素,等效TC1.5;使用上更加自由,更加方便,而且沒有光線損耗。

另一個增加焦段的方法是使用APSC畫幅的相機,比如A6400。完美的自動對焦、1.5倍的裁切可以帶來非??焖俚牡刃?00-900mm的自動對焦體驗。

3.6 初步結論

%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200-600mm F5.6-6.3在操作使用和成像質(zhì)量上都是頂尖水準。

自動對焦快速穩(wěn)定,銳度頂尖,色彩還原度非常好,背景虛化過渡自然柔和,焦外光斑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非常好。

200600 G絕對是體育和動物攝影的必備鏡頭。

4 使用TC1.4的光學性能

4.1?操作手感

增距鏡SEL14TC(%5Csmall%7B39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重167g,使用時長度17mm。

搭配200600 G后,相關參數(shù)如下:

  • 焦段:280-840mm

  • 光圈:F8-F9

  • 重量:2645g=鏡頭2115g+腳架環(huán)200g+遮光罩163g+增距鏡167g

  • 長度:335mm=無遮光罩鏡頭318mm+增距鏡17mm

  • 價格:%5Csmall%7B166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鏡頭%5Csmall%7B127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遮光罩%5Csmall%7B39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

使用TC1.4后,可以獲得600-800mm這個焦段,但是光圈進一步縮小,快門速度最慢需要調(diào)整為1/1000s;同樣的,ISO會更高,對于腳架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4.2 自動對焦

840mm端最大光圈F9,A7R3上的相位對焦無法正常工作,但是A7M3在光圈全開下還是可以工作的,A9更是完美適配(A9的相位對焦在200600G上可以實現(xiàn)在光圈F32下正常工作)。

A9的自動對焦完全不受增距鏡的影響,頂級的快、準、穩(wěn)。

也因此,除了銳度依舊使用4200萬像素的A7R3,使用TC1.4的其它測試換用A9。

4.3 銳度

銳度測試使用4200萬像素的A7R3。

840mm端

  • 中心

    • F9:Very Good

    • F11-F16:Excellent

    • F22:Very Good

  • 邊角

    • F9:Good

    • F11-F16:Very Good

    • F22:Good

中心在收縮光圈后,銳度與不加增距鏡持平。其他情況下,中心和邊角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銳度損失。

4.4 暗角/畸變

  • 840mm端,畸變不可見;光圈F9下有輕微暗角,可通過Lightroom自動校正。

4.5 背景虛化/色彩還原度

  • 背景虛化依舊過渡自然柔和,非常討喜;而且增加焦距后,840mm提供的壓縮使得虛化更加優(yōu)秀了。

  • 焦外光斑非常得圓,非常得柔和。邊角的焦外光斑的紫邊問題依舊存在。

  • 色彩還原度非常不錯。

4.6 840mm端提供額外的放大

4.7 使用TC1.4的總結

200600 G配合TC1.4使用,中心銳度基本保持不變(光圈全開會有一點損耗,4200萬像素840mmF9)。中心和邊角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銳度損失,但是都達到了Good或者Very Good級別。

在2400萬像素下,銳度表現(xiàn)依舊是非常得頂。

在A7R3上,由于相位對焦只能在最小F8下工作,使用TC1.4后,無法對移動物體相位對焦;但在A9上完全沒有問題,Perfect?。ˋ7M3和A7R4也只能在最小F11使用相位對焦。)

背景虛化/焦外光斑/色彩還原度依舊保持Very Good到Excellent的級別;840mm帶來的壓縮效果是非常非常出色的。(可以去看看陳忠祥老師的800定人像、1200定人像,顧俊老師也用佳能新出的APSC青春磚微配800定拍過小蕓。)

唯一的問題是ISO升高太快。最大光圈F9,快門速度1/1000s,大太陽下依舊需要1000的ISO。如果拍攝對象是靜止的,倒是可以借助光學防抖略微降低快門速度,設置為1/125s或者1/500s。

5 使用TC2.0的光學性能

5.1 ?操作手感

增距鏡SEL20TC(%5Csmall%7B39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重207g,使用時長度27mm。

搭配200600 G后,相關參數(shù)如下:

  • 焦段:280-840mm

  • 光圈:F8-F9

  • 重量:2685g=鏡頭2115g+腳架環(huán)200g+遮光罩163g+增距鏡207g

  • 長度:345mm=無遮光罩鏡頭318mm+增距鏡27mm

  • 價格:%5Csmall%7B166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鏡頭%5Csmall%7B127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遮光罩%5Csmall%7B39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

使用TC2.0后,可以獲得600-1200mm這個焦段,但是光圈進一步縮小,快門速度最慢需要調(diào)整為1/1000s;同樣的,ISO會更高,對于腳架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5.2 自動對焦

只有A9可以在F13下正常相位對焦,完全不受增距鏡的影響,頂級的快、準、穩(wěn)。

也因此,除了銳度依舊使用4200萬像素的A7R3,使用TC2.0的其它測試換用A9。

5.3 銳度

銳度測試使用4200萬像素的A7R3。

1200mm端

  • 中心

    • F13:Good

    • F16:Very Good

    • F22:Good

  • 邊角

    • F13-F22:Good

在A7R3上,中心銳度會比不加TC2.0降低一點,邊角會降低挺多的。

在A9上,肉眼可見銳度降低了,但是還是很不錯的表現(xiàn),只是沒有不裝增距鏡和使用TC1.4這兩種情況下那么銳度爆表了。

5.4 暗角/畸變

  • 1200mm端,畸變不可見;光圈F13下有輕微暗角,可通過Lightroom自動校正。

5.5 背景虛化/色彩還原度

  • 背景虛化過渡超級自然,非常柔和,非常討喜,非常像STF(Smooth Trans Focus)鏡頭的成像效果;而且1200mm提供的壓縮絕對是現(xiàn)象級那么驚人的程度。

  • 焦外光斑依舊非常得圓,但已經(jīng)開始有一點性能了。邊角的焦外光斑的紫邊問題依舊存在。

  • 色彩還原度非常不錯。

STF(Smooth Trans Focus)鏡頭,具體怎么定義我不是很清楚;大致查了一下,%5Csmall%7B%5Cmathbf%7BSONY%7D%7D?SAL135F28和老蛙 105mm f2 T 3.2 STF都是STF鏡頭。

5.6 1200mm端提供額外的放大

5.7 使用TC2.0的總結

200600 G配合TC2.0使用,即使是A9也只是達到了Good或者Very Good級別。

最佳光圈來到了F16,也只有A9能在小于F13的情況下繼續(xù)進行相位對焦。

背景虛化/焦外光斑/色彩還原度依舊保持Very Good到Excellent的級別;1200mm帶來的壓縮效果是非常非常出色的。(可以去看看陳忠祥老師的800定人像、1200定人像,顧俊老師也用佳能新出的APSC青春磚微配800定拍過小蕓。)

使用TC2.0最大的問題依舊是ISO,這一次是真的出了問題。人像拍攝中最低ISO來到了1600,通常會達到4000-6400。

手持已經(jīng)無法保持構圖了,獨腳架或者三腳架你必須得有一個,必須!

200600 G配合TC2.0使用確實是可以獲得還不錯的成像的,但想過并不是最佳的。最適合TC2.0的還是索十萬雙雄——400 GM和600 GM。變焦鏡頭,例如720 GM、100400 GM和200600 G,還是用用TC1.4吧。

6 對比Sony 100-400 F4.5-5.6 GM OSS

6.1 ?SPEC

和100400 GM比較,200600 G要大得多,基本和100400 GM的400端裝TC1.4一樣的長度。

  • 尺寸

    • 200600 G:318mm

    • 100400 GM:

      • 205mm(100mm端)

      • 285mm(400mm端)

      • 302mm(使用TC1.4后560mm端)

    • 100400 GM在便攜性上還是更好。

  • 重量

    • 200600 G:2115g

    • 100400 GM:1562g=鏡頭1395g+TC1.4增距鏡167g

    • 100400 GM輕25%。

  • 價格

    • 200600 G:%5Csmall%7B127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31%7D%7D

    • 100400 GM:%5Csmall%7B175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27%7D%7D

    • 100400 GM+TC1.4:%5Csmall%7B214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5Csmall%7B175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827%7D%7D+%5Csmall%7B3900_%7B%5Cmathbf%7BSONY%7D%2C20220921%7D%7D

    • 200600 G便宜40%。

  • 其它

    • 100400 GM放大倍率更大,最近對焦距離更小,在特寫鏡頭拍攝上更有優(yōu)勢。

    • 100400 GM上TC1.4后,光圈會比200600 G更小;所以在560mm這個焦段,200600 G的進光量會稍稍多一點。

6.2 上手使用

200600 G肉眼可見的又大又重,便攜性要比100400 GM差,但內(nèi)變焦設計帶來的便利也是非常大的。變焦環(huán)的阻尼非常合適,一根手指即可轉動,再加上70°的變焦行程,變焦體驗非常棒。100400 GM是外變焦設計,100mm端和400mm端的長度差距還是挺多的,很難用一根手指進行變焦;同時,鏡頭+機身的中心也會出現(xiàn)些許變化,對拍攝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6.3 銳度

測試使用4200萬像素的A7R3。測試使用200600 G和100400 GM+TC1.4兩種使用情況在400mm端和560mm端進行銳度測試。

  • 400mm端

    • 200600 G銳度稍稍領先,可以達到Excellent級別

    • 100400 GM只能達到Very Good級別

  • 560mm端

    • 200600 G銳度雖然還是Excellent級別,但是肉眼可見超過100400 GM

    • 100400 GM只能達到Very Good級別

6.4?對比結論

盡管200600 G并不是一只GM鏡頭,但是在400mm端的表現(xiàn)要略微勝過100400 GM,更別說多出來的560-600mm的焦段了。

所以,如果你常用焦段超過300mm,或者需要使用500-600mm,那么200600 G不管在成像質(zhì)量還是內(nèi)變焦的易用性上都是領先的。

200600 G唯一的缺點就是體積。

同樣需要注意的還有焦段補充。如果已有2470 GM或者24105 G,你可能需要720 GM或者720 G來補充70-200mm這個焦段;如果你一般不使用超過400mm的焦段,100400 GM 可能更加適合你,畢竟它要輕得多,你一定會更加愿意帶出去。

7 視頻

200600 G擁有可靠的自動對焦和漂亮的背景虛化,視頻拍攝的表現(xiàn)相當不錯。但由于焦距的原因,必須使用三腳架或者獨腳架。


[譯]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_by SonyAlphaBlog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太谷县| 监利县| 襄汾县| 思茅市| 成安县| 长治市| 永济市| 十堰市| 云梦县| 安义县| 翁源县| 赤壁市| 深水埗区| 盐池县| 江川县| 蕲春县| 大埔区| 含山县| 文化| 志丹县| 湘乡市| 岗巴县| 施甸县| 石林| 枝江市| 固安县| 大方县| 霍邱县| 韶关市| 云龙县| 吉林市| 云阳县| 阿拉善左旗| 阿克苏市| 拉萨市| 东海县| 泸州市| 廊坊市| 孝义市| 沧源|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