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諧鐸(六)
21,燒錄成名
石韞玉,字執(zhí)如,寫文章上負(fù)有盛名,實際上卻是道學(xué)中人。他曾經(jīng)對我說:“即使不能通過寫書來助名教,也應(yīng)該把所看到的那些得罪名教的書全都燒毀?!彼诩抑性O(shè)置了一個紙庫,取名為“孽誨”,意思大概是要把那些有違名教的書扔進(jìn)濁流中去,讓這些書不能在人們中間產(chǎn)生影響。
有一天,他正閱讀《四朝聞見錄》,突然拍案大怒,急忙把妻子臂上戴的金條脫下來,當(dāng)了五百銅錢,拿著到各個書坊中去尋找,凡是有《四朝》就買下來,大約有三百四十部,正打算全投進(jìn)火里,當(dāng)時我正到他家去拜訪他,就詢問他為什么要燒這些書,他回答說:“這本書中所記載的,都是前朝的掌故,名士們把這些記載下來,本來無可非議,但其中有彈劾朱文公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荒誕不經(jīng),而且逆母欺君、竊權(quán)樹黨,而且也寫了許多閨閣中污穢的事,這些事連小人都斷斷不會做的,而作者卻敢將它們公然地寫在書中,用來污蔑我們這些正人君子,而且編書的人又自以為后人必定不會深人追究這篇文章,所以將其載人朱文公謝罪的表文中,來證實文公的過錯是真實的,唉,小人的無所忌憚居然到了這種極端的地步。”我說:“這并不值得奇怪,天下那些有很大名氣的人,必然會受到人的忌妒,何況朱文公年青的時候,深入鉆研儒家經(jīng)傳,廣泛研究佛者之學(xué),從一個普通書生漸漸深人到學(xué)問的殿堂,最后得到理學(xué)的正宗,氣象森嚴(yán),同時又有蔡西山、真果元諸弟子來輔助他,而以前那些依附于旁門左道的人,卻被理學(xué)正宗的朱文公學(xué)派排除在外,于是他們惱羞成怒,想要?dú)≈煳墓拿暎瑓s又找不到借口,正好,朱文公在戒和殿呈遞給皇帝的兩個手札中有‘大臣失職,小人竊柄’這樣的話,被掌權(quán)的人知道了,從而對朱文公十分忌恨,又加上朱文公彈劾唐仲友不守法這件事,終于觸怒了掌權(quán)之人。因此一些小人就借著這件事來編織罪名,褻瀆朱文公,以此來報當(dāng)初被朱文門擯斥的仇恨,同時又逢迎了那些當(dāng)權(quán)者,博得他們的歡心,這些小人的心思在這件事中體現(xiàn)得一清二楚?!笔f:“但朱文公為什么不為自己辯解呢?”我回答說:“朱文公對當(dāng)今朝廷忠心耿耿,三次被皇帝當(dāng)廷封賞,又三次被皇帝委以重任,朱文公在朝廷中披肝瀝膽,呵斥那些近臣。文公的諫言,孝家全都虛心接納,并讓他擔(dān)任浙江、江西的長官,接著又把他視為親近主臣?;实蹖χ煳墓绞切湃?,朱文公受到的妒嫉就越多。當(dāng)時擔(dān)任諫官的那些官員,甚至在皇帝面前說朱文公犯了罪,應(yīng)該被殺掉,君子都知道明哲保身,一是在行為上好動,在口頭上好辯,必然招致禍患,況且理是十分深微的,即使每一點(diǎn)細(xì)微善別都辨析清楚,也仍然擔(dān)心并沒有把理講述完全,害怕這樣會耽誤學(xué)生,至于一個人的行為和做人如何,后人自有公論,那些執(zhí)政的人,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能看出他們是在玩弄權(quán)術(shù),又何必喋喋不休地去和他們辯論呢?”石生說:“您的看法,當(dāng)然很正確,但只有智者才能理解您的境界,而俗人是怎么也明白不了的,所以說什么也不能讓這些書在世間流傳?!闭f罷還是把那些書燒毀了,我說:“您實在是個見義勇為、主持正義的人?!碑?dāng)年,石生考中了舉人,庚戍年參加禮部的考試又中了進(jìn)士,這大概是因為他扶助名教,從而得到上天的獎賞。
鐸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千年以后人們還痛恨他,因為他把儒家的經(jīng)典全燒毀了,但當(dāng)今有些寫書人品德低下,誰給錢就在書中粉飾誰,沒錢的人即使堪為楷模也得不到贊賞,這樣的作者寫出的書應(yīng)該毫不猶豫地?zé)舨糯罂烊诵?,跟秦始皇的燒書不可同日而語。
22,讀書貽笑
徐本徒,字直夫,小時候家里十分貧窮,剛開始讀四書,就沒有錢上學(xué)了,于是到月聲庵中借讀。
庵中有一個僧人叫印源,是個奇人。他每天讀完經(jīng)之后就盤腿坐在蒲團(tuán)上,聽徐直夫讀書,每回聽到得意之處,就合掌贊嘆,讓侍者拿茶果子和餅來給徐吃,徐如果向他致謝,他必定肅然起敬地說:“您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我卻只能用這些來招待您,實在太簡慢了,請您千萬不要見怪?!焙髞硇熘狈虮谎a(bǔ)為博士弟子員,還是和以前一樣讀書到深夜,但每當(dāng)他讀書,印源就閉著眼,垂著眉毛,仿佛不堪忍受的樣子,徐看到印源的樣子,就捧著書放大聲讀,印源干脆快步走到禪床上去躺著,用被子蒙住頭,白天即使兩個人見了面,印源也不理他。戍子年的年末,徐考中了舉人,到閹中來道賀的人絡(luò)繹不絕,而印源對待他的態(tài)度依然很冷淡,徐快要參加禮部的考試了,努力作出苦學(xué)苦思的樣子,每天苦讀到深夜,甚至讀書到天亮,一天晚上,印源實在受不了,厲聲說:“讀書如驢叫犬吠一般,還一個勁兒聒噪不休,請您走遠(yuǎn)一點(diǎn)吧!”徐生愕然地對印源說:“我雖然不怎么樣,但曾經(jīng)受到過您的贊揚(yáng),為什么您的現(xiàn)在變成了這樣?”印源說:“您初來的時候所讀的書,都是古代圣賢的至理名言,所以我聽的時候十分欽佩,您當(dāng)秀才以后,所讀的書就變得膚淺了,毫無意味,我已經(jīng)十分討厭,如念您中了舉人,讀書更加格調(diào)低下,與村歌牧笛一般粗魯無文,不堪入耳。因此我之所以前恭而后倨,這是你咎由自取,并不是我的原因?!毙煺f:“大師您是方外之人,不知道我們讀書的訣竅,我們讀書一直按著前代讀書人的慣例去讀的,小時候以讀四書五經(jīng)開始,長大一點(diǎn)就開始漢史、楚騷及韓柳歐蘇諸大家的文章,當(dāng)開始為參加舉士考試作準(zhǔn)備時,就得讀書成宏,隆萬,天崇,讀本朝人的應(yīng)試文章,如果考中了秀才,就應(yīng)該取來上一年春秋兩試時考生文章,揣摩成熟,這樣才可以考中舉人進(jìn)士,每一個讀書人都是這樣的,您又何必花費(fèi)口舌來指責(zé)我呢?”印源說:“原來儒家與佛家不同。佛家的修煉,境界一步比一步提高,而儒家讀的書卻一步比一步水平低?!毙焐犃?,默然半響,印源低著頭想了一陣,忽然大笑著說:“您還是用您的方式,我還是讀我的書,秀才們自有秀才的制度,不要受我們佛門的思想的影響?!毙爝B聲答應(yīng)著退下去。
鐸說:佛家修煉,追求的是從有到無,儒家的學(xué)習(xí),卻是從上到下,本質(zhì)是一樣的,又何必分什么彼比,秀才罵和尚,和尚也罵秀才,其實罵和尚的人自己用的就是和尚的方法,罵秀才的人自己用的也是秀才的途徑。
23,鏡戲
蕪湖人馮野鶴,和別人結(jié)交時真誠豪氣,但是在家十分懼內(nèi)。他中年了還沒有兒子,買了一個小妾,也不準(zhǔn)在一起睡。偶然在四下無人的地方說悄悄話,被妻子看到了,就呼天拍地,萬般辱罵。馮心里恐懼,不敢有半點(diǎn)微詞。
一天,有個書生前來拜訪他,馮請他入座,詢問他登門拜訪的原因。書生說:“我是秦臺人,善于辨識人的膽魄。在社會上閱歷得久了,我看到世間的讀書人,沒有寫文的膽魄,從軍弄武的人,沒有擊破賊軍的膽魄;批戴朝服的大官,沒有直言敢諫的膽魄;結(jié)拜為兄弟的人,沒有托妻寄子的膽魄。如今聽說您有崇高的品德,因此來見識一下您的膽略。”馮某很高興,想要竭誠地展示自己的膽魄。書生說:“您確實有一副義膽,我能透徹了解到。但必須要以智慧來堅定,以氣量來鼓舞,就不會有喪膽的憂慮了!”馮慨然說道:“我雖然比不上常山趙子龍渾身是力,但我臥薪嘗膽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還不至于像襁褓中啼哭的嬰兒那樣喪失膽色?!备哒勯熣?,神色十分自負(fù)。書生對他嘖嘖稱羨。
不久,忽然聽到閨房中獅吼大作,馮某毫不過問,依然談笑自若。隨后又聽到廚房中摔爛鍋?zhàn)拥穆曇?,就像“銅山西傾,洛鐘東應(yīng)”一般【西漢時期,皇宮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三天三夜不停止。漢武帝召問王朔,王朔說可能有兵爭。武帝不信就問東方朔。東方朔說銅是山的兒子,山是銅之母,鐘響就是山崩的感應(yīng)。三天后,南郡太守上書說山崩了二十多里】,馮勉強(qiáng)還能自制。又繼續(xù)聽到堂前傳來杖打的聲音,伴隨哭號聲,婢女仆人的勸解嘈雜聲,馮某逐漸變了臉色。緊接著來了一個老婦人說:“夫人擼起袖子,拿著木杵悄悄站在屏風(fēng)后面。”馮野鶴開始離開座位。忽然屏風(fēng)后面?zhèn)鱽砟捐莆鑴拥穆曇?,厲聲高喝說:“這是誰家的狂蕩小子,來挑動我家男子膽大妄為?”馮某的臉色頓時嚇得面如土色。書生瞋目而視說:“怪了:開始還有雞蛋那么大,現(xiàn)在變得像小米粒;再一喝叫,恐怕就嚇破了!”起身就要走,馮某強(qiáng)行挽留。書生說:“我以為你頗有膽力,因此來一看究竟。不想你是空有其表,就是一個無膽懦夫罷了!”
話還沒說完,屏風(fēng)后面飛出一根木杵,打中書生的左臂,鏗然一聲,書生變成一塊古鏡,掉在地上。撿起來一看,背后用篆書刻著“照膽”兩字,因此知道是秦朝時候的古物。婦人奪過來照自己,膽子像甕一般大,還冒著蒸蒸的怒氣。等拿來照馮某,就細(xì)小的只有半個米粒大小,還往下滴著青水。繼續(xù)檢驗的時候,就自己碎裂了。
鐸說:別人是男子,自己也是男子,男人不用怕男子。而如果別人是婦人,自己是男子,男子怕婦人似乎理所當(dāng)然的,這實在太荒謬了,我寫下這個故事,是為了讓那些身為男子卻無男子氣的人引以為戒,庸懦的人,一旦怕老婆,想起來不過是自認(rèn)為自己無能,所以才使妻子養(yǎng)成悍妒的性格,而有頭腦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害怕家丑外揚(yáng),往往忍氣吞聲,以保持家庭的名譽(yù),這樣就使得那些厲害妻子們的威風(fēng),遍行天下,即使是元直和太保這樣的大臣,遇到這種情況,也一樣束手無策,像王茂巖坐牛車,房元齡的酗酒一樣,都是因為對自己的妻子沒辦法,才只好這樣,這實在該引以為戒,但延平五虎由于兇惡,連鬼都怕他們,但他們?nèi)绻麤]有杜蘭香的治瘡藥,也不能善度眾生,幫助眾人。我還記得庚寅年我在紅芍山房養(yǎng)病的時候,因為好玩寫了一出戲,叫《泥金帶傳奇》,戲中的內(nèi)容體現(xiàn)了對天下妒婦的譴責(zé)。當(dāng)時是在宋觀察堂中上演的。戲剛一開始演,當(dāng)觀眾們明白了戲的含義后,席上的男子們沒有不驚慌失色的,紛紛站起來走掉了,看來是妒婦還沒有受到懲罰而那些怯懦的男子們反而先被嚇破了膽
24,帖嘲

陳小梧,家住江蘇專諸的故鄉(xiāng),依仗著才氣輕視別人,做了許多欺凌折辱他人之事。一天有一個人投名帖到他家,陳小梧打開一看,“同年同學(xué)小弟某某拜上”。陳小梧驚訝自己與這個人素不相識,他為什么要來這里拜見自己!而客人已經(jīng)戴著飾金的帽子,穿著華麗的的衣服,毫無顧忌地進(jìn)入屋里了。他抬手一拱,竟然登上上座。陳小梧詢問他的籍貫家世,客人說:“我是浙江歸安人。到處尋訪高雅之士,只是從未看見過?,F(xiàn)在聽聞你高才,因此前來拜訪?!闭f完話,拍著手掌捋著胡須,談笑自得,態(tài)度傲慢。陳小梧斜著眼睛看看客人笑著說:“嘻!太奇怪了!世上一字不通之人,卻知道我才高,真可謂咄咄怪事。”客人一臉震驚地說:“我雖然沒有才華,與你不期而遇,你怎么知道我一字不通。竟公然謾罵?”陳小梧說:“一個人不通學(xué)識,難道只是表現(xiàn)在談?wù)撐膶W(xué)與歷史典故上?就拿你的名帖來說,哪里說對過一個字?”客人請陳小梧闡明,陳小梧說:“雖然你是顯貴者的后代,而我家數(shù)代是普通農(nóng)民,從未有人考上科舉,‘同年’這一說法,在意義上歸屬何處?至于名帖中的‘眷’,我與貴族實在沒有一點(diǎn)關(guān)系,那么這個字也可以剔除,你游學(xué)浙江,我隸屬吳地縣學(xué),‘同學(xué)’二字,全然牽強(qiáng)附會。我年僅三十二,而你胡須和鬢發(fā)卻花白了,卻自稱‘弟’,豈非太過謙虛。剛剛你進(jìn)來,舉手隨意一拱,就登上尊位,長揖尚且沒有,又談什么‘拜’呢?想想看這一名帖中,有一個字能解釋通嗎?說你不通學(xué)識,確有明證。何曾謾罵?”客人說:“你真是年輕而不懂世事,這是名帖的慣例罷了?!标愋∥嗾f:“你用尋常慣例對待我,卻還想要在我這里尋訪高雅之士?”他一甩農(nóng)袖走入內(nèi)室,客人徘徊很久,收起名帖,跌跌撞撞離開了。
鐸說:一切制度法規(guī)貴在適應(yīng)今天的現(xiàn)實情況,禮儀應(yīng)服從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更何況是寫名帖這樣簡單的小事呢?竟然因此而恥笑別人,這才知道東漢禰衡,名帖上的字跡都磨光了,還是不愿意輕易給人,真是太有遠(yuǎn)見了。
25,一錢落職
南昌有一個人,他的父親擔(dān)任國子學(xué)助教,他因此隨其父住在京城。一天,他偶然路過延壽寺街,看見一家書鋪里,有一位少年正在數(shù)錢買《呂氏春秋》,正巧有一枚錢落在地上。他立刻過去,悄悄將這枚錢踩在腳下。等到少年拿著書走后,他才彎腰把錢拾起。不料,旁邊正坐著一位老人,一直在注視著這一切。老人忽然站起,向他詢問姓氏名號。隨后便冷笑著走開。
此后,這個人以太學(xué)上舍生人譽(yù)錄館習(xí)事,待吏部選試后,授官江蘇常熟縣尉。他打點(diǎn)行裝,離京赴任,并投遞名帖請求拜見上司。當(dāng)時湯潛庵正為江辦巡撫,這人先后十次帖,卻始終不得允許拜見。不久,巡捕傳下湯公的命令,令他不必去常熟赴任,其名字已隨彈劾的奏章上奏朝廷了。他連忙打聽彈劾是因何事?巡捕回答說:“貪?!边@人自認(rèn)為還沒有上任,又怎么會指責(zé)自己侵吞贓款?其中必定有誤,所以著急想與巡撫當(dāng)面陳述。巡捕只得又入內(nèi)稟告,隨即又傳達(dá)湯公的命令:“你不記得當(dāng)年書鋪中發(fā)生的事情嗎?還是秀才的時候,尚且視一枚錢如同性命?,F(xiàn)在僥幸作了地方官,能不中飽私囊,作戴著烏紗帽的強(qiáng)盜嗎?請你馬上離任回去,不要再讓地方上的百姓因為有你而感到悲傷了。”此人這才覺察到當(dāng)年問自己姓氏的就是湯巡撫,于是感到十分慚愧,罷官而去。未上任就先遭彈劾,這完全出之于意外。記述這件事正是為了告誠那些不拘小節(jié),不注意日常行為的人。
鐸說:錢神有千百萬個化身,每一種化身都是為了引誘人失足。一個銅錢雖然是十分微小的,但涓涓小溪可以匯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形成燎原之勢,我希望那些打算修身潔行的人,從一個錢這樣的小事開始做起。
26,兩指題旌
趙蓉江還沒有及第時,在東城陸家設(shè)私塾教書。當(dāng)時陸家的女主人才成為寡婦,有個七歲的兒子,跟著趙蓉江讀書。一天晚上,趙蓉江在屋里秉燭讀書,聽到有人敲門拜訪的聲音。打開門請進(jìn)屋里,原來是女主人。趙蓉江詢問她為什么來,只是面帶微笑不說話。趙堅持詰問。女主人說:“先生你離家這么久了,一個人不免孤獨(dú)寂寞。今晚如此有氣氛,因此我不自量上門自薦,想和你消遣良宵?!比亟溃骸皨D女珍重名節(jié),士人注重品性。稍有不自愛,各自都會失去。請您快快回去,人言實在可畏!”女主人堅決不肯走。蓉江將她推出門,她又要反身進(jìn)屋。蓉江急忙關(guān)上房門,女主人的兩根手指被門夾住,大聲喊痛。蓉江將門稍稍打開,女主人脫手逃離。女人回到房中,后悔自己的行為,轉(zhuǎn)輾反側(cè)在床上,羞悔不已,拿起佩刀截斷自己的兩指,血流如注,暈死半響才復(fù)蘇過來。拿這兩根斷指用石灰拌上保存下來。而趙蓉江不知道這件事,第二天就離開了陸家。后來,趙蓉江官居顯要,而陸家主婦的兒子考中進(jìn)士,成為其部下,想為母親申請表彰建牌坊,總是被上級屢申屢駁。兒子很困惑,回家問母親,母親笑道:“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庇谑悄贸鲆粋€小檀木盒,封好后交給兒子說:“送給你的老師,他會明白的”。兒子將檀木盒帶給老師,趙蓉江打開一看,里面有石灰保存的斷指兩根,上面隱然還有血斑。明白了一切,趙蓉江即日就上書申請表彰。
鐸說:處貧賤易,處高貴難。當(dāng)趙蓉江還沒有中進(jìn)士的時候,關(guān)上房門拒絕前來投奔他的婦人,表現(xiàn)出一種凜然難犯的樣子,難道不也是十分注重自己聲譽(yù)的嗎?從而促使陸家婦人保全了自己的名節(jié)。至于后來蓉江本人卻成為奸黨的一員,是因為對權(quán)勢的熱衷使他走上了歧路,這大概正是所謂的因小失大吧。所以我們讀書人論世,必須要放開眼光,看人要全面,不能因為某人是賢者就諱言其短,是不肖者就埋沒其長。比如說,李光弼曾經(jīng)違抗圣旨,這就是不遵守為臣之道;溫太真割斷自己的衣裾,就是違背了為子之道;謝道韞曾有“天壤王郎”之恨【謝道韞嫁給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由于她的才學(xué)比王凝之高,十分不稱心。叔父謝安經(jīng)常安慰她,希望她不要輕視他,夫妻要和睦相處??芍x道韞還是忍不住嘆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薄?/span>,這畢競是違背了婦道;許武雖然把肥田讓給自己的兄長,但他這樣做為的是獲得“孝廉”的名聲,因此本質(zhì)上仍然違背了為弟之道;王仲回為了不讓兒子參加同門的喪禮,將兒子痛打一頓關(guān)在家中,這畢竟是違背了為友之道。自古以來,奸臣當(dāng)中最突出的是曹操,而彌衡罵了曹操后,曹操卻并未強(qiáng)迫他自殺,不能說曹操不愛才,而且曹操不遠(yuǎn)千里將蔡文姬從匈奴人手中贖回,不能說他不仗義;秦檜曾有一首《題伯夷頌》的詩,詩中居然有許身故國的愿望;嚴(yán)分宜在鈐山堂讀了十年的書,清操潔行,與志士毫無區(qū)別。話雖這么說,但賢者終歸是賢者,不肖之人畢竟是不肖之人,這是因為一個人如果是好人,那么即使有一些缺點(diǎn),也掩蓋不住他的大德;如果一個人是壞人,那么即使他曾做過好事,也抹殺不了他的罪惡。因為記錄趙蓉江的故事使我?guī)е鴮懴铝松厦孢@些話。
諧鐸(乾隆五十六年刻本)·卷四
27,酒戒

有個鄧翁,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邯鄲的集市上從事賣酒水的生意。一天黃昏,有個蓬頭垢面的家伙拿著個葫蘆來找鄧翁打酒。
鄧翁好一陣端詳。那人說:“我是住附近的好鄰居,你不認(rèn)識了嗎?”鄧翁因此沒有再問。之后過了一個多月,沒有再來。后來在盧生祠外再遇到【為紀(jì)念抗清名將盧象升始建,清代為避朝廷嫌疑,假稱是黃粱夢的主角盧生】,鄧翁便強(qiáng)行邀請他進(jìn)酒館,聊起久別的情懷,又拿剛釀成的梨花春款待。那人連忙起身,拉住鄧翁的手臂,笑著說:“請您不要再耽誤我了。我實話告訴您:我是純陽子座下的柳仙【即《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度化的柳樹精】。跟著主人到岳陽樓時,見他醉了三次,我的喉嚨也隱隱作癢。但是主人吝嗇,一滴也不分給我,因此那天過來買點(diǎn)酒,解一解酒渴,剛巧主人赴芙蓉城洗花宴,命令我看守藥爐。我耐不住岑寂孤苦,把葫蘆中買來的佳釀一飲而盡,于是醉倒在藥爐旁睡熟了。主人歸來一看,就責(zé)備我失職。我以喝醉為藉口,主人發(fā)怒了。我說:‘主人您日日在醉鄉(xiāng)徜徉,為何單獨(dú)下禁酒令于我?’主人說:‘我喝的是酒;你買來所飲的不是酒,是禍水!’我問:‘有差別嗎?’主人說:‘我的酒,釀造的粟米,是取自顏回靠近城郭的田地,租賃梁鴻、孟光夫妻倆的石臼來舂打去掉秕糠;再以“才能”之斗來掂量,用“智慧”的囊袋來盛裝,經(jīng)年累月貯藏于“曹氏書庫”,而后再浸泡于“廉潔”之泉和“禮讓”之水中,再裝入范家潔凈的大鍋釜底,運(yùn)用三昧真火去蒸煮,以“良藥”為發(fā)酵之曲,用“直木”作為酒槽。等到釀制完成,看情況再酌量加入些“堯舜”之鐘音、“孔圣”之觚瓢、“仲尼弟子”之榼器【盛酒或貯水的器具】,所以那釀成的清酒喝起來,心性可達(dá)圣人的境界,那濁酒品嘗之后,心性可以成為賢者。你買的酒,只不過是盜跖【春秋時代魯國的大盜】從樹底下偷采來的米粟,用貪婪之夫所喝的“貪泉”泉水來浸泡【見《晉書·吳隱之傳》】,再用那不學(xué)無術(shù)的王孫煬的灶灶,以及癡呆小兒的尿器盛裝來釀造。誤飲之下,那么會導(dǎo)致清廉者貪婪,謹(jǐn)慎者狂妄,墮落入井者喪命亡身,開口罵人者牽連遭禍,然后理智全失:自家爐灶旁疑有奸細(xì),酒甕面前認(rèn)賊作父,這是小節(jié)、小事嗎?你不以此為戒,還借主人也常喝醉為口實來搪塞!’我聽了之后因而大悔大悟。主人接著又說:‘你的濁根不拔除,恐怕往后還會故態(tài)復(fù)萌。’于是抽出寶劍、剖開我的肚子,挖出腸胃,掬水把它洗滌干凈,然后依舊納入腹中,我也沒感覺啥痛苦。接著再以他自己所釀的“金盤露”賜給我喝,我跪下敬飲,就這樣大醉了七日。此后經(jīng)過酒肆、飯莊,瞅見盈缸累甕的美酒飄香,可我卻觸鼻不知為何物,因此不再來您這兒了?!蔽桃宦牬篌@失色,伏地而拜,說:“你的主人既然有釀酒妙方,何不賜送于我呢?”柳仙取出一個錦囊給了他,然后搖頭長笑而去。翁拆開一看,錦囊里大大的書寫了一個“水”字。趕緊起身看看自己酒肆中所列之酒,盡數(shù)化為水了。翁從此舍棄賣酒這個行業(yè),投入盧生祠,當(dāng)香火道人去了。
鐸說:像劉伶那樣,醉得撈水中的月亮,得到的只有對身體的損害。對酒流誕又降低了自己的人品,即使具有隨死隨埋的豁達(dá)又有什么用呢?怎么才能做到像用西江水洗凈金琉璃、玉蟾蜍那樣洗凈自己的本性呢?這只是一篇點(diǎn)醒眾生的文章,賣酒的人應(yīng)從此塞住酒甕打翻酒壇。
桓溫每天要喝二升酒,景伯赴筵,只是禮節(jié)性地喝三杯就再也不喝。一個人即使不是酒徒,路過酒肆,也會被酒吸引,迷住心竅,淳于棼一旦喝多了酒,發(fā)起酒瘋,用車輪壓人的脖子;高季式依仗勢力留住客人,借著酒勁肆意凌辱。喝醉酒后狎妓的老羌活該被扔在池畔渴死,然后被扔入池中;畢卓被桎梏縛在酒甕之旁,實在應(yīng)該請他鉆入酒甕。受業(yè)許元凱附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