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會寫詩文(三)
我為什么會寫詩文(三)
我為什么會寫詩文呢?其實在很久以前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生命是有限的,縱觀歷史的長河,任憑您取得多大成績,千年過后都成過眼云煙,可我又不愿平庸的走過,后來我發(fā)現(xiàn)能剩下的唯有詩文,這首寫了整整二十年才寫圓滿的一首詩文,到現(xiàn)在還沒想出來標(biāo)題該怎么標(biāo),但這無關(guān)緊要,不妨礙我們來欣賞她,就索性先稱她為《無題》吧。讓我們來看:
李杜詩篇千般好, 難勝明皇一聲高;
落泊游子唯張繼, 得意觀花數(shù)孟郊;
文人書中多藏傲, 春花秋月隱去了;
寒菊夜夜念青帝, 只憾金甲傷黃巢;
云無龍騰隨風(fēng)飄, 山無靈佑顯寂寥;
醒時常思蘇季子, 不知何處是燕趙;
機緣巧合遇戴老, 如同明月當(dāng)空照;
縷縷清煙飄碧霄, 壓胸壘石豁然消;
菊開秋日迎風(fēng)傲, 竹沐新雨分外嬌;
胸隱詞賦更自豪, 譽滿神州留風(fēng)騷;
通玄釋微不為道, 欲將經(jīng)集解明了;
興筆未盡天又曉, 才思泉涌恨時少。
讓我來為大家一句一句的解釋吧,先說第一句‘李杜詩文千般好,難勝明皇一聲高?!@句寫的是個什么東西呢?其實‘李’既指那個寫下《將進酒》名句的李白同學(xué),我個人是十分佩服李白同學(xué)的文彩的,為了加深大家對他的印象,我覺得有必要把《將進酒》附下:
將進酒·君不見
唐 ·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寫的多好啊,每讀每暢,心情愉快的不要不要的。
看了李白同學(xué)的內(nèi)心寫照,我不禁嘆唉,同樣都是人,人家能寫這么好的名句來,為什么我就寫不出呢?一向自以為是的我硬是劃了一個晚上也有板有樣的劃出來了自己的心聲,也一并附與大家欣賞:
君可鑒?
精魂聚兮霧迷迷,塵間萬物露滴滴;
君可鑒?
云掩殘月星瀝瀝,山無靈佑寥寂寂;
春遭惡風(fēng)風(fēng)急急,秋遇苦雨雨悽悽;
生平閱盡世道疾,難解楚天百姓需;
何日神明漢水地,除去鬼封舊枷器。
貪半億,早已去,緣何此,無新氣?
斗膽為君謀一慮,請君聽我傾心敘:
春不暖雪雪難融,池?zé)o新水水不清;
沽名釣譽難欺眾,古來賢圣后士明;
且看首輔張文公,殫精竭力躬盡命;
再觀相國呂蒙正,神州萬里記其功。
時空錯,昔日過,為君憂,為君樂!
愿君厚德為民索,莫使寒家空蹉跎。
這比李白同學(xué)的自是差遠了,我每次晚上凝望星空的時候總覺得這位天才同學(xué)在云端也注視著我,也曾寫下:《望月獨酌》,自認(rèn)為很是得意的名句,也一并附下與大家欣賞吧:
天生君時我未到,待我到時君縹緲,
讀罷君作箜篌謠,才明知音更難交;
舉杯月下敬九霄,想去天宮走一遭,
不顧凡間笑和嘲,只求與君酒中遨。
這首詩寫盡了我在這俗世間的無奈,但也是我的心聲,關(guān)于我對這個李白同學(xué)感情是十分深厚的,我不知道大家明白不明白有一種叫‘神交’的說法,我寫的《空靈夢》之中的那位空靈,其實就是他啊,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他的樣子,他在‘暖暖金風(fēng)拂青煙,飄飄玉帶泛紫光’的夢幻中向我揮手致意,一個和藹可親的老者,應(yīng)該就是他吧!
故且也把《空靈夢》附上吧:奇幻中,遇空靈,踏云風(fēng),攜吾行,只聽風(fēng)輕,不敢出聲,半日行程,忽聽鳳鳴,云收風(fēng)停,落一谷中。靈曰:“此處名為空靈谷,凡世間至誠至善之人皆聚于此處,即來則安,見您心煩,特引於此”;說罷隱而不見;獨留吾觀‘大道無形徑相通,小舍有燈情相融’;但見‘山高無影,天藍水清,鳳雀相擁,草木皆榮’;真是‘千山有汲成清溪,萬水無意化閑云’,好一處人間仙境;看那‘馬帶白駒谷平處,鶴吟鴻戲半峰中’,勝過那凌霄崆峒。所遇之人皆‘恭而相望’,不見驕行;‘悅而相言’,不出惡聲;只見‘花開春暖’,不見‘樹黃秋殘’;盡是‘桃紅杏圓’,難覓‘霜雪撲面’。 忽聽有人高唱:“歲月無情催秋松,誰過春夏不過冬,人生半載已匆匆,莫悲夢醒萬事空”;又聽叮叮叮叮鐘,原是空靈夢。
關(guān)于李白同學(xué),我對他的感情實在太深了,但是,假如把我筆中有關(guān)于他的詩文全列出來的話,這CPU怕是太小了,就算是告一段落吧;
我們再來講這個‘杜’,這個杜當(dāng)然就是杜甫了,對于這位老兄,我自是更加親切,甚至于,如果說那李白同學(xué)謹(jǐn)謹(jǐn)只夢到過一次,而這位則是讓我牽腸掛肚,常常夢中枕濕,有種愛的沖動,我筆中自然也有許多關(guān)于他的詩文,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的是這位老兄的《春望》,也附上吧:
春望
唐 ·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記憶有點模糊了,記不起什么時候起開始接觸他的詩文了,大概是正值青春年少時吧,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的《成都府》,我們來看他寫的是什么心境:
成都府
[ 唐 ] 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xiāng)。
大江東流去,游子去日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cè)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一個中原人被戰(zhàn)亂所迫而漂泊異鄉(xiāng)的心境啊,我第一次讀到此文之后,同樣作為一個中原人,我的心靈被深深的感動了,幾乎每夜每夢,他總是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我自然每醒總免不了會劃上幾筆,在此處也一并附下與大家欣賞吧:
笑柄
生有濟世情,死無救世功;
恨時太匆匆,凡塵落笑柄。
斷情
愛有多深恨多深,愛恨原本出凡塵;
誰若此生無愛恨,不是真人也高人。
情有幾分愁幾分,情愁淵出欲望心;
我若斷這情愁根,除非升仙化成神。
報國
誰道書生不報國,散如繁星聚如火;
賊人膽敢犯山河,我輩齊出把命搏。
傲迎彈雨不求活,心冷面靜將賊剁;
笑飲賊血解我渴,馳騁四海破賊魄。
爾等抖耳,凡山河所至,日月所照,
皆我漢土!
寒來
雪至寒來北風(fēng)朔,誰用苦酒翻典冊;
究竟怎脫命運索,換得陰陽六九合。
悲歌
春夏秋冬愁深鎖,誰在異鄉(xiāng)吟悲歌;
曲聲激天變顏色,難見碧霄轉(zhuǎn)星河。
由以上幾篇足可以表明我對這位老鄉(xiāng)有多么的一往情深了,然而寫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愛的再深情也不會出個如唐明皇般明白的人伸出手指說一聲‘高’,贊一聲好又有什么意義呢?當(dāng)年這位老兄作為一個窮書生不還是客死異鄉(xiāng),終不能落葉歸根,成為漂蕩之鬼,每想到此處我都不免為自己的命運而暗暗擔(dān)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