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戟之靈》當中看一些問題
? ? ? ? ?最近,本人剛剛補完了《食戟之靈》,算下來《食戟之靈》可以算是我唯一一部“長跑”追番的作品了。從2015到2020,《食戟之靈》陪伴我走過了5年的光陰,也算是除了刀劍以外另一部陪我從萌新成長到現在的番??;加之《食戟之靈》作為一部漫畫改編作品,其改編經歷在我看來也十分有借鑒意義。于此,我希望同大家談談我的看法。
一,關于改編
? ? ? 相較于《CLANNAD》這樣一部在KEY社與大魔王蜜月期時所進行的神級改編作品來說,《食戟之靈》一定是望塵莫及的。但《食戟之靈》的改編可以稱之為“經典”而值得被人討論與交流。
? ? ? ?首先,作為一部長期改編作品(不能與死火海相比),《食戟之靈》可以說是從一開始便高度致力于還原原作的作圖與表達方式。除了讓人津津樂道的“爆衣”之外,還有關于美食的科普,這樣的改編可以說是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大家都明白,漫畫是“單一感官”向的作品,也就是說看漫畫只需使用視覺。但動漫屬于“雙感官”,這也就意味著,制作組除了要做到在視覺上竭力還原原作的表現,達到視覺沖擊的目的,還要在人物的對話,內心獨白,背景音樂的氣氛烘托上滿足原作讀者對這一系列的所有幻想與要求。《食戟之靈》的改編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聲音制作,能將作品依照原作還原到這種程度,足以見制作者的能力。
? ? ? 其次,熟悉原作的朋友應該知道,《食戟之靈》原作在BLUE篇上出現的美食超能力嚴重影響了原作后期的節(jié)奏與觀賞體驗,導致原作后期評價不甚良好。但是“節(jié)操社”在改編作品時面對這一問題,通過巧妙的方法,在依照原作主線劇情的前提下,對不合理的設定進行了修改,使整個劇情變得合理且符合觀眾的觀感體驗。要做到這一步,既要有對原作劇情的出色了解,保證改編過程中不大幅度偏離原作劇情,又要傾聽原作讀者對原作的反饋(市場調研),并應用到改編當中。這對制作組的綜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說“節(jié)操社”這次改編很有“節(jié)操”(笑)
? ? ? 總之,《食戟之靈》的改編無論是對我國還是整個ACG產業(yè)的改編都有一定的借鑒與指導意義。《食戟之靈》五年,不說多么出眾,但至少發(fā)揮穩(wěn)定,質量至少在中上等以上,這在近些年的改編作品中已實屬難得,既沒有爛尾,又尊重原作,還能做出改良,并傾聽觀眾的意見。如果更多的制作團隊能有這樣的水準與態(tài)度,那么整個改編行業(yè)都能有所進步吧!? ?二,情懷問題
? ? ??最近,我在一些評論中看到有人認為《食戟之靈》是一個靠賣情懷活下來的作品。加上曾有朋友在評論區(qū)與我討論過情懷問題,借這個機會,我也發(fā)表一下我的觀點。
? ? ?首先,我認為很多朋友把“賣情懷”定義為貶義詞屬于錯誤行為。對于系列作品或改編作品來說,“情懷”即“口碑”,觀眾對一個作品有情懷其實就是對作品有好的口碑的承認。所以,一部在一開始擁有好的質量的作品,其靠情懷不自覺吸引觀眾對后續(xù)作品進行關注也是無可避免的。在拋開質量的前提下,制作組運用這樣的手段宣傳也不應該收到過多苛責。
? ? ? 其次,賣情懷≠只賣情懷。換言之,作品是否賣情懷與作品本身的質量并無必然聯系。雖說近幾年的系列作品很多因為只關注情懷而忽視了質量,從而收獲了不好的效果(刀劍的改編應該算一個,本人認為)。但是,我們卻也不能一概而論,像是《伍六七》,《一人之下》以及《食戟之靈》,都可以說既滿足了觀眾的情懷,又保證了作品的質量,最終在當前行業(yè)中依然站得住腳跟。
? ? ? 由此,我們作為理性的觀眾,應當辯證的看待情懷問題,如果只會一以貫之,一棍子拍死,那么不僅會對他人造成誤導,自己也會損失獲得良好觀感體驗的機會。
三,總結
? ?? ?作為一名ACG愛好者,像《食戟之靈》這樣一部戰(zhàn)線較長的作品完結,對于我來說也有一定的失落感,我也和很多朋友一樣,希望幸平創(chuàng)真與繪里奈能夠真正承認對方的感情,也想極星寮與遠月學院的各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歡樂。不過作為一部美食番,《食戟之靈》的做法我認為是恰到好處的:將美食與歡樂作為主線,把情感潛藏于細節(jié)之中,含蓄而又恰到好處。《食戟之靈》完結了,但是我們的ACG之旅還將繼續(xù)。我們不會忘記幸平創(chuàng)真的一路拼搏與成長,但我們也期待著更加精彩的故事出現,畢竟,旅途應當欣賞更多不同的風景,不是么?
PS:本篇文章的部分內容來源于同? ?懶散的賢人? ?的交流與討論,感謝Ta的熱情評論與指點,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