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第十章翻譯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dá),能無為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王弼:載,猶處也。營魄 ,人之常居處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處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無離乎?則萬物自賓也。
譯文:載,如同居住。靈魂,人的永恒居所。一,是人的樸素本真。這是說世人能永恒居住的府宅,可以保持素樸虛靜,不使物欲累害其精神,能做到不相分離嗎?如果可以,那萬物就自來歸附。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王弼:專,任也。致,極也。言任自然之氣,致至柔之和,能若嬰兒之無所欲乎?則物全而性得矣。
譯文:專,不拘束。致,最高境界。這是指不拘束而自然的呼吸,就能達(dá)到最高境界的柔和,能做到像嬰兒一樣沒有欲望嗎?如果可以,那事物的本質(zhì)特性就能得到保全。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王弼:玄,物之極也。言能滌除邪飾,至于極覽,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則終與玄同也。
譯文:玄,事物的最高境界。這是說,能夠清除不正當(dāng)?shù)南敕?,達(dá)到一種排除一切物欲障礙的精神境界,能做到不讓事物限制原本的清明、擾亂原本的心神嗎?如果可以,那就能達(dá)到事物的最高境界。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王弼:任術(shù)以求成,運數(shù)以求匿者,智也。玄覽無疵,猶絕圣也。治國無以智,猶棄智也。能無以智乎?則民不辟而國治之也。
譯文:任用法術(shù)或權(quán)術(shù)以求得成就,運用術(shù)數(shù)或權(quán)術(shù)去探察別人隱秘之事,這叫智慧。排除一切物欲障礙沒有任何錯亂,如同放棄權(quán)威。治理國家要不運用權(quán)術(shù),如同放棄權(quán)術(shù)。能做到放棄權(quán)術(shù)嗎?如果可以,那百姓就不會有藏匿,且國家就治理好了。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王弼:天門,謂天下之所由從也。開闔,治亂之際也?;蜷_或闔,經(jīng)通于天下,故曰“天門開闔”也。雌應(yīng)而不倡唱,因而不為。言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則物自賓而處自安矣。
譯文:天門,是天下誕生的原因。開闔,動蕩不安的時刻。無論是開還是闔,都要在天下內(nèi)來往,所以叫天門開闔。保持柔弱地回應(yīng)而不提唱自己的想法,順應(yīng)而不干預(yù)。這是說,天下動蕩的時候,能做到柔和順應(yīng)而不干預(yù)嗎?如果可以,那萬物會自來歸附而且能夠停留安定下來。
明白四達(dá),能無為乎?
王弼:言至明四達(dá),無迷無惑,能無以為乎?則物化矣。所謂道常無為,侯王若能守,則萬物將自化。
譯文:這是說,達(dá)到明白通達(dá)的狀態(tài),就能沒有迷惑,能做到順應(yīng)大道而為嗎?如果可以,那萬物自然變化生成。大道永恒無作為,侯王如果能遵守這個原則,那么萬物就會自來歸附。
生之
王弼:不塞其原也。
譯文:不堵塞萬物的本源。
蓄之
王弼:不禁其性也。
譯文:不限制萬物的本性。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王弼:不塞其原,則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則物自濟,何為之恃?物自長足,不吾宰成,有德無主,非玄而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譯文:不堵塞萬物的本源,萬物就能自己誕生,哪來的什么功勞?不限制萬物的本性,萬物自己就能成就,哪來的什么依靠?萬物能長久自足,不是因為我們的治理而造成的,具體的事物雖然有德行,但道才是主宰,這不是玄妙,那是什么呢?凡是說玄妙的德行,都是在說具體事物的德行,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德行的根本是什么,其實它從幽暗深遠(yuǎn)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