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設計沒有吸引力?掌握圖形變化法則
圖形變化法則是指圖形按照一定的形式進行形狀或造型上的變化。
簡化手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省略法,指的是藝術上的概括與簡化。它不是純粹意義上的省略,而是以精練的手法來將原有圖形進行加工提煉刪去不必要的,突出圖形的本質(zhì)特點,使整個圖形變得更為單純。
添加的變化手法是指在圖形的外輪廓之內(nèi),加入內(nèi)飾和圖案紋樣,使得整個圖形更具看點和藝術美感,同時也會使圖形表現(xiàn)得更加完美、更具裝飾性。在進行圖形紋樣添加時需要注意加入的圖案需與原圖案風格一致,使得整個圖形能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
夸張手法的變換法則主要有3種形式:外形夸張,以夸張的造型來吸引觀者的注意;神態(tài)的夸張,這主要是對人、動物或擬人圖形的運用,以夸張的表情來提高圖案的表現(xiàn)力;以繪畫手法使圖形變得極具視覺沖擊感。
幾何化圖形變化手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點,將富有變化的物像處理成幾何圖形,使整個圖形看上去更具理性美和邏輯感,在視覺上帶給觀者不一樣的沖擊,以更具有表現(xiàn)力的形式來重新展示事物,并為觀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象征賦予原有物象新的象征或寓意,使其表現(xiàn)出更為豐富的藝術語言效果,抑或是更加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這樣的形式能使圖形變得更有生命力,讓圖形更具藝術氣息,使圖形顯得更為突出有特點。
結構形式的變化方法是指依照事物的本身結構,在其上進行結構的添加或變化,使圖形變得更加具有完整性和美觀性。
簡單來說,所謂共生圖形其實就是指兩個或多個圖形,在造型上共用了一條或多條輪廓線,從而成為一種相互共生存在圖形,能為觀者帶來更為出色的視覺體驗與極強的新鮮感。
發(fā)射的圖形變化方法是指在原有圖形的基礎上,以放射、發(fā)射的形式向外延伸出新的形狀,使整個圖形變得更具沖擊力和表現(xiàn)力,在視覺感官上帶給觀者更為直接的刺激,同時這樣的形式也能帶給圖形一定的動感與延伸性。
密集的圖案變化方法是運用相同或不同的圖形,以緊密分布的形式形成圖形,這樣的密集形式會帶給觀者強烈的厚重感、多樣感和裝飾感。與此同時,造型美觀的密集圖形,能讓觀者的審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
位移形式的圖形變化方法是將整體的形象進行分割、移位、重新組合,使形象產(chǎn)生出新的藝術效果。該位移圖形的設計手法主要是以規(guī)則(不規(guī)則)的直線或曲線對原圖形進行分割處理,從而使分割后的圖形擁有一種更為奇特且新穎的視覺表現(xiàn)力,讓觀者領略一種別樣的圖形魅力。
光影形式的變化方法是利用光的效果使圖形產(chǎn)生一種明暗交替的層次,以光影效果來促使畫面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從最亮到最暗逐步變化,帶給觀者極為別樣的視覺感受。
組合創(chuàng)造的過程也就是將視覺符號的組合與建構的過程,內(nèi)容尋找形式和色彩的過程,并在頭腦中形成初步圖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也是構圖、版式、文字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獨特的視覺表現(xiàn)方式包括肌理、材料、構成等表現(xiàn)設計主題思想。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設計的的靈感大多來源于現(xiàn)有概念性圖形或者事物進行模仿,這種模仿是試圖建立一種聯(lián)系,是將原來的概念性圖形與新創(chuàng)作的圖形連接起來,使觀眾在看到圖形是能夠有一定的聯(lián)想。
調(diào)侃就是打破正常的思維形式和傳統(tǒng)觀念,將不可能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視覺的沖擊力,同時帶有一定的調(diào)侃性。有時也需要這樣很搞怪性突破達到一種別樣的刺激,達到一種顛覆或者幽默的意味。
圖形的異構就是將不同的物體組成一個具有一定意義的新形象,或者將一個圖形的某個部分用被其他相關的形狀替換,但是原圖形還能保持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