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喝酒,我只佩服酒鬼李清照



總的說來,除了酒駕“撞死鷗鷺無數(shù)”這次事故外,李老師算是綠色環(huán)保女酒鬼。喝完不鬧就是睡:“濃睡不消殘酒”;“夜來沉醉卸妝遲”。
文/張發(fā)財
——————
我們來聊一位綠色無公害環(huán)保型女酒鬼,她叫李清照。將其定義為女酒鬼一點都不冤。李老師留存下來的作品里通篇都在喝。
“煮酒箋花”、“香消酒未消”、“非干病酒”、“酒意詩情誰與共”、“酒闌更喜團茶苦”、“東籬把酒黃昏后”、“愁濃酒惱”、“酒美梅酸”……只《漱玉詞》里“醉”就出現(xiàn)11次,“酒”19次。
這數(shù)字組合1119翻譯過來就是:要要要酒。十萬火急119,不喝上火。

李老師喝什么酒?據(jù)“金尊沉綠蟻”、“酒美梅酸”、“扶頭酒醒”等詞句推斷,她是不挑酒的。宋朝新酒未過濾時就是果粒橙,漂滿了無數(shù)的渣滓和泡沫,仿佛螞蟻在開會,又由于酒漿色微綠,所以叫“綠蟻”。這是一種大眾酒,不貴?!熬泼烂匪帷睉?yīng)該是泡制酒,也不貴。
“扶頭酒”稍有爭議,一說酒性很烈,“才下喉頭,卻上心頭,馬上上頭”,所以要扶住頭,不然腦袋歪著像霍金、像公益藝術(shù)“歪脖子拯救地球”。另一說“扶”是“護持扶養(yǎng)”的意思,“扶頭酒”是宋朝的回魂酒,保護頭腦而喝的液體安全頭盔。這酒稍有檔次,但也不貴。晚年的李老師在杭州更加不挑酒,只是不碰雄黃酒。聽說有個姓白的女酒鬼,端午節(jié)灌了一杯,喝完變蛇了。

不挑酒,也不挑菜。甚至沒菜也可以?!督鹗浐笮颉罚骸笆斜墓麑崥w,相對展玩咀嚼”;“余性不耐,始謀食去重肉?!彼静蛔霾耍€不吃肉,買倆青蘿卜當蘋果咔咔啃,然后咔咔喝。即便做菜也沒法吃,李大娘號易安,按拼音讀法,易安——鹽,能把人齁死。
當然這個易安不是因為氯化鈉而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那句“審容膝之易安”李老師很喜歡,于是自號“易安居士”。偶像陶淵明最后喝成了斜眼——東籬采菊,能看到南邊的山。李大娘也來了一次模仿秀,“東籬把酒黃昏后”。倒是沒斜眼,喝脫相了“人比黃花瘦”。
“坐上客來,尊中酒滿”;“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這是李老師關(guān)于酒友的描述,具體是誰沒說。據(jù)說她跟秦檜喝過,理由是《雞肋編》和《王文恭公珪神道碑》:秦檜的岳父是王仲山,王仲山的姐姐嫁給了李格非。李格非就是李清照她爸。所以秦檜和李清照的關(guān)系是姐夫和小姨子。在古代,姐夫與小姨子的關(guān)系是很微妙的。莫說吃小姨子的酒,就是吃醋也是正常。

可惜天下第一女詞人和天下第一奸相喝酒的畫面沒法出現(xiàn),《宋史》說李格非“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按這說法李清照和秦檜沒什么糾葛。但根據(jù)這個親戚關(guān)系,李老師會有另一位名人酒友——王拱辰的連襟歐陽修,她該叫歐陽修“姨太姥爺”。
不過李老師不會跟這個姥爺喝酒,歐陽姥爺太菜。姥爺雖號“醉翁”,其實酒量很小。他自己也承認“飲少輒醉”,屬于酒精棉球一擦,“嚶”一聲就暈過去的選手。因為連兒童都喝不過,姥爺晚年改號叫“六一”了,這是后話。
李老師不比姥爺強多少。雖然她從少年到晚年沒斷過喝酒,但酒量不敢恭維。首先喝得不豪爽:“點點滴滴,這次量,怎一個愁字了得!”
其次一喝就大。別人喝多了豪情萬丈邦德007,李老師喝多了淚眼朦朧002?!?”的英語發(fā)音就是“吐”。真吐,“酒醒熏破春睡”。眼神也開始2,醉眼朦朧看人重影,瞅誰都是Twins。說話也開始2,一個詞兩遍:“爭渡、爭渡”,“知否、知否”。
這是年輕的時候,還能說單詞。到晚年基本告別詞組了,開始口吃。磕磕巴巴一字一字往出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個字說兩遍,電話費是別人三倍。我沒算錯,三倍除了重復(fù)還因為語速不快——《聲聲慢》嘛。

總的說來,除了酒駕“撞死鷗鷺無數(shù)”這次事故外,李老師算是綠色環(huán)保女酒鬼。喝完不鬧就是睡:“濃睡不消殘酒”;“夜來沉醉卸妝遲”。
只是醒后情緒不太高,《鳳凰臺上回憶吹簫》:“新來瘦,非干病酒?!崩罾蠋熯@頓酒恰好給“酒后抑郁癥”命了名,“病酒”就是說酒后疲憊失落和沮喪。酒后抑郁癥是很痛苦的。
李老師又提供了治療手法——繼續(xù)喝!“沉醉不知歸路,人何處?胡同拐角,煙酒批發(fā)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