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T0506.5-2009阻干態(tài)微生物穿透測試儀步驟及技術(shù)要求?
一、符合標準:ISO 22612、YY/T 5056.5-2009
二、測試原理
本試驗是在分別固定在一個容器上的試件上進行的。在這些容器中,5個攜帶枯草桿菌滑石粉的容器,1個加入未染菌滑石粉的容器作為對照。在各容器底部離試件下方近距離插人1個培養(yǎng)皿。支撐容器的設(shè)備靠1個氣體球式振蕩器使其振蕩,穿透試件的滑石粉全部落到培養(yǎng)皿上,取出培養(yǎng)皿并培養(yǎng)。對生長的菌落進行計數(shù)。

二、試驗條件
KDS-WY03阻干態(tài)微生物穿透樣品在20℃士2 ℃和65%+5%的相對濕度下進行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和試驗。
三、 設(shè)備結(jié)構(gòu)(見圖1)
3.1 10 mm厚的石板,如大理石,40 cmx40 cm,下面各角部裝有4個橡膠支撐。
3.2 氣動球式振蕩器1,每分鐘能產(chǎn)生 20 800 次振動,作用力為 650 N。
4.3 振蕩器通過螺釘連接到大理石板的上表面一個側(cè)邊處。
5.4 適宜的壓縮空氣流量計,能測量每分鐘產(chǎn)生 20 800(347 Hz)次振動頻率的氣流。
6.5 6個不銹鋼試驗容器。
7.6 一個帶有6個孔、適合于安裝試驗容器的不銹鋼板,用夾具將其固定于石板上。

四、 試驗容器注:見圖 2
4.1 一個適宜的帶蓋的不銹鋼容器。金屬活塞可通過蓋上的中心孔插人到達蓋下面10mm處,插人后確保試件不松弛。
4.2 每個容器底部附近的狹口內(nèi)插有一個培養(yǎng)皿。
4.3為確保容器與石板之間有良好的接觸,每個容器底部的凸緣處配有一個橡膠圈,通過一個固定板來加以固定。
4.4 容器的邊緣有一定的斜度以防止插人時損壞試件。
4.5 配有一個直徑 9 cm含 TGE 瓊脂培養(yǎng)皿。

五、 測試步驟
5.1 將50g滑石粉暨于適宜的容器內(nèi),在 160 ℃干熱2+.h。
5.3 分 50 次(50x100 μL)將芽孢溶液加到滑石粉上。
5.4 每加一次用渦旋振蕩器(Vortex vibrator)振蕩封閉后的容器。
5.5 將該容器敞口放人含有硅凝膠的干燥器中,室溫下干燥2d~3d
5.6 干燥前后對容器稱重,確保完全干燥。
5.7在TGE瓊脂上35℃下培養(yǎng)該葬孢滑石粉混合物,評價其生物色載(共進行三次試驗,每次重復(fù)兩次),以滑石粉含孢子數(shù) CFU/g 表示。
5.8 最終濃度宜為 108 CFU/g滑石粉,應(yīng)確保芽孢在滑石粉中分布均勻。
5.9 裁切12個200 mmx200 mm 試件。
5.10將試件各裝人滅菌袋中按制造商所給方法滅菌。
5.11將各容器裝入滅菌袋中并滅菌。
5.12 用固定板和夾具將容器的底部可靠固定在石板上。
5.12 用無菌操作法將試件從袋子中取出,放在各試驗容器的口上。
5.16 通過向下推活塞,使蓋子固定于容器上,以使試件在受控的松弛程度下固定。
5. 17取下活塞。
5.18通過活塞口向試件上加人0.5g+0.1g染菌的滑石粉,第六個作為對照的容器加人未染菌滑石粉。
5.19用貼膜封住活塞口。
5.20每個容器上蓋上一個小塑料袋。
5.21將無蓋培養(yǎng)皿通過各容器底部的狹口插人。
5.22用粘貼膠帶封閉狹口。
5.23以每分鐘 20 800 次的振動頻率振動 30 min
5.24去除塑料袋和粘貼膠帶。
5.25通過狹口插人培養(yǎng)皿的蓋子。
5.26取出培養(yǎng)皿并在 35 ℃培養(yǎng) 24 h。
5.27對形成的菌落計數(shù)。對照皿宜為0讀數(shù)。否則說明有外來污染,宜中止試驗。
5.28 對每個材料重復(fù)5.9~5.27。
5.29計算 10 個有效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以上內(nèi)容由科登斯儀器設(shè)備提供,希望對您有所幫,感謝大家耐心看完小編分享阻干態(tài)微生物穿透測試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