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的“改嫁”,能給38億美元收購eOne的孩之寶帶來什么

現(xiàn)在的孩之寶已經(jīng)把全部身家押在了內容上,但他們的內容“藍圖”能如愿實現(xiàn)嗎?
這是藍魔方的第8期文章
作者:Dkphhh
12月30日,孩之寶官方發(fā)布公告稱已完成對小豬佩奇母公司Entertainment One(以下簡稱 eOne)的收購,最終收購價為38億美元。
eOne是一家總部位于加拿大多倫多的娛樂公司,在倫敦上市。公司業(yè)務涉及電視、電影、音樂、等內容的制作與發(fā)行,擁有小豬佩奇、睡衣小英雄等動畫IP。

從宣布收購到塵埃落定,歷時4個月。8月底宣布收購時,孩之寶的報價是40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與成交價差別不大。根據(jù)官方公告,本次收購價為每股5.6英鎊,價格總計為29億英鎊。按2019年12月30日匯率計算,1.31美元等于1英鎊,所以價格大約是38億美元。
被收購后,eOne 原管理層不會變。eOne 的CEO Darren Throop 向孩之寶CEO Brian Goldner 匯報。eOne 原來的各部門負責人繼續(xù)向eOne 的CEO Darren Throop匯報。

“很高興我們能并肩作戰(zhàn),通過這次收購,我們看到了為股東創(chuàng)造價值的巨大機會。我們的業(yè)務高度互補,能夠充分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eOne 擁有深受全球消費者喜愛的學齡前品牌和影視行業(yè)的專家,他們的加入能擴充我們的IP陣容、加速我們的‘藍圖計劃’,并為長期增長提供機會?!焙⒅畬欳EO Brian Goldner 在公告中說。
Brian Goldner 上面的這段發(fā)言基本概括了孩之寶收購eOne的原因。

除了小豬佩奇,eOne還能給孩之寶帶來什么?
具體來看,孩之寶38億美元買了:
IP方面,有小豬佩奇、睡衣小英雄、瑞奇沖沖沖、花園小精靈等等
內容方面,總共價值20億美元的影視音樂內容庫,有8萬小時的電影、4萬首歌,包括《心理追兇》、《利器》、《綠皮書》。
有了IP,孩之寶可以拿來賣玩具,這是他們擅長的事情。
有了內容,孩之寶能像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平臺收取內容授權費?,F(xiàn)在流媒體市場競爭激烈,內容價格也水漲船高。
對于陷入增長瓶頸的孩之寶來說,這兩者都是很好的增收方式。同時,孩之寶還收獲了影視制作方面的人才,補強了內容發(fā)行的能力,這些孩之寶轉型之路上不足的部分,都可以通過eOne來彌補。關于這一點,我們在8月底,孩之寶宣布收購eOne時就分析過。詳見“小豬佩奇”母公司286億元賣身孩之寶,少兒動畫被看好?”

簡單來說,由于大眾娛樂方式的變化,普通玩具的銷量日漸下滑,玩具公司們這幾年都在想辦法自救。他們做出的選擇比較一致,向影視行業(yè)進軍,通過內容塑造IP,然后反哺玩具等IP衍生產品的銷售,以此達到一個正向循環(huán)。
過去幾年,孩之寶在電影上更多的是和派拉蒙合作,但是針對低成本的內容,例如電視節(jié)目、網(wǎng)播動畫,孩之寶更多的是依靠自家的Allspark。Allspark 這幾年產出的作品不少,但是沒有誕生有市場影響力的作品。eOne的到來可以改善這一窘境。

另外,eOne 擁有的IP大部分是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孩之寶除了彩虹小馬以外,大部分IP針對的都是青少年。在IP的布局上,eOne和孩之寶形成了很好的互補。
這一點也能擴展到內容布局上。過去孩之寶和派拉蒙制作的大部分是成人向的科幻片、動作片(關于孩之寶制作的電影,后面會分析)。有了eOne的IP,孩之寶未來向動畫電影和兒童市場進軍的底氣也能更充足一點。

其實像孩之寶、美泰還有樂高,從上個世紀就開始這么進入影視行業(yè)了。但是對這些靠制造業(yè)起家的玩具公司來說,做內容是一件門檻比較高的事情。所以他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對做內容不太重視。直到近幾年,行業(yè)寒冬來臨,他們才加緊了在內容方面的布局。
例如,美泰不久前公布了8部電影的計劃。

賣潮玩的Funko在2017年底的時候就收購了一家英國的動畫公司,今年9月Funko宣布要和華納合作拍攝一部以Pop! Vinyl方頭玩偶為主角的電影。
樂高最開始和華納合作拍攝《樂高大電影》,效果不太理想,現(xiàn)在有消息稱樂高在和環(huán)球討論開發(fā)新電影的事宜。

布局10年泛娛樂,有得有失、不離不棄
不過,要說拿玩具IP拍電影,孩之寶應該是最成功的。從2007年開始,6部《變形金剛》電影總票房48.4億美元,這是任何一個玩具改編電影都無法企及的成績。
孩之寶是所有玩具公司中最重視內容制作的一家,可以說,他們從十多年前就開始密集布局泛娛樂。
這次主持收購eOne的Brian Goldner在十多年前就啟動了孩之寶的泛娛樂戰(zhàn)略。
在福布斯的一篇專訪中,Brian Goldner 透露, 他當時留意到變形金剛玩具在市場上如此受歡迎是因為上世紀80年代的動畫片。于是,他想到了可以把變形金剛搬上更大的銀幕,后來就找到了斯皮爾伯格,讓他制作一部變形金剛電影。

在Brian Goldner的推動下,觀眾們在2007年看到了第一部《變形金剛》。這部電影7.09億美元的票房放到今天看也毫不遜色。電影大獲成功以后,連帶著變形金剛玩具的銷量也上漲了20%。
此后,每兩年一部的《變形金剛》電影讓孩之寶的股票水漲船高,其市值在2016年超過美泰,成為美國第一大玩具公司。

電影的成功讓Brian Goldner在2008年順利成為了孩之寶CEO。在成為公司一把手以后,Brian Goldner 將內容制作放到了公司戰(zhàn)略層面。Brian Goldner 將這一戰(zhàn)略稱之為“品牌藍圖計劃”——就是上文Brian Goldner在公告里提到的那個“藍圖計劃”。
這個計劃用他的話來講就是:培養(yǎng)自己的品牌,為品牌建立受眾群,然后將品牌推向風險更高但是收益更大的平臺。雖然沒有點明,但“風險更高收益更大的平臺”毫無疑問指的就是電影。

《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成功證明了電影的高回報,但孩之寶在這段時間里推進的其他項目只能證明電影的高風險。《特種部隊》、《超級戰(zhàn)艦》投入了和《變形金剛》同樣規(guī)模的制作預算,但票房卻并不如人意。
兩部《特種部隊》,總共投資3億美元,票房共計6.75億。
《超級戰(zhàn)艦》,投資2億美元,票房3億美元。
一般一部電影投資方能分享到的收益是總票房的三分之一,如果按這個比例算,三部電影全虧了。
拿玩具改編電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過去幾年玩具業(yè)面臨的困境,讓今年成為玩具改編電影大爆發(fā)的一年,年初的《樂高大電影2》、到年末的《Ugly Dolls》和《Playmobil:The Movie》一共有三部玩具改變電影上映,但這些已經(jīng)上映的電影票房成績非常失敗。

孩之寶目前已經(jīng)和派拉蒙確定了未來4部電影的計劃。電影還沒確定名字,已知依托的IP分別是微星小超人(Micronauts)、龍與地下城、蛇眼和彩虹小馬。其中蛇眼的電影在2020年就要和大家見面了。
這些電影能取得什么樣的成績還是未知數(shù),但在大手筆收購eOne以后,孩之寶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全部身家押在了內容上。
這是小娛的一個新版塊哦,歡迎來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