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tama新聲:是誰創(chuàng)造了史萊姆?


作者:謝楓華
封面:《多羅羅》
我們經常在奇幻作品里看到史萊姆。特別是在日本奇幻作品中,史萊姆=弱小怪物這一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許多勇者人生中殺害的第一個生命就是史萊姆。
那么,史萊姆究竟是怎么誕生的呢?網絡上的很多資料,都把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瘋狂山脈》里登場的修格斯視作史萊姆的起源。如日文維基百科和國內的百度百科,都采用了這一說法。

然而,也有不少奇幻愛好者,對這一說法持有反對意見。
同人漫畫家、同人漫畫翻譯家カスガ便表示,《瘋狂山脈》中描寫的修格斯,具有高度發(fā)達的智力,可以根據舊日支配者的命令生長出必需的器官,這和今天盲目地吸收生物增殖的史萊姆的形象有著很大差距。
在カスガ看來,修格斯和我們所說的史萊姆之間,除了都是“不定形的怪物”之外,就再沒有共通點了——歸根結底,修格斯甚至都不是粘液狀的怪物。它在移動的時候是會生出腳和眼睛的。
網友佐藤癡庵指出,在寫于 1931 年的《瘋狂山脈》之前,1923 年,Anthony M. Rud 的短篇小說《Ooze》里,已經出現了更接近今天的史萊姆的不定形的怪物。

カスガ介紹說,Rud 小說中的怪物,是人工摘除了抑制成長因子、沒有智能的阿米巴原蟲,可以通過捕食其它生物無限巨大化,就算用小刀和槍攻擊它也毫無效果,與如今的史萊姆形象非常接近。
原推文里カスガ還劇透了 Rud 小說中怪物的末路。考慮到說不定會有讀者去讀這部作品,我就省略掉了。
而在那之后,Otis Adelbert Kline 的《The Malignant Entity》、Howard Fast 的《Wrath of the Purple》都出現了不定形的怪物,這兩部作品也都在《瘋狂山脈》的前面。
1952 年,《恐怖世界》雜志上刊載了一部漫畫《Strictly from Hunger!》,講述罹患惡性癌癥的男人通過女巫的黑魔法獲得了不死之身,結果卻被增殖的癌細胞奪走了身體,變成怪物,凡是被它觸碰到的生物都會被侵蝕一空,只剩下一具骨架。這或許是首部描寫了類似史萊姆的怪物的漫畫。

再接下來,就到了 1953 年,Joseph Payne Brennan 發(fā)表了小說《史萊姆》,史萊姆這個名字就此誕生。

Brennan 筆下的怪物,棲息在深海,形似黑泥,捕食著其它生物,在黑暗中度過了幾億年的時光,卻因為海底火山爆發(fā)引起的海嘯,被沖到了陸地上。就連它的結局都和《Ooze》相似。
所以カスガ認為,史萊姆的發(fā)展史或許起源于 1923 年《Ooze》中的巨大阿米巴原蟲,到 1953 年的《史萊姆》成型。而修格斯只不過是這條長河中的一條支流。
(https://twitter.com/kasuga391/status/1127562353787252736)
而克蘇魯神話研究家森瀨繚則指出,比《Ooze》更早,在 1907 年,Charles Edmonds Walk 的《The Odyle》已經講述了化學合成的細胞巨大化襲擊人類的故事。
法國小說家 André Couvreur 的作品《微生物入侵》同樣講述了類似的故事,可是這部作品插畫中描繪的巨大微生物,卻并不像今天的史萊姆,而是更像觸手怪。

可是要說插畫,《Ooze》中明明把怪物寫成了半透明的巨大阿米巴原蟲,但刊登這部短篇的雜志封面(圖見上文)卻還是畫成了觸手怪,甚至還細致地畫上了吸盤。?原來那個時候美國人已經有觸手性癖了嗎。
而在 1936 年,《Astounding Stories》雜志連載《瘋狂山脈》時,插畫是這樣的:


原文中修格斯臨時生成的手腳,在插畫里也被明確地畫了出來。
后來創(chuàng)造史萊姆一詞的 Brennan,是狂熱的洛夫克拉夫特粉,所以一直有人認為,史萊姆的形象,很有可能就是在致敬修格斯。
(https://twitter.com/Molice/status/1128836988524621824)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719fe42a026e591a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