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搶著進監(jiān)獄,80歲“慣犯”背后是進監(jiān)獄養(yǎng)老?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日本老齡化”又一次上了熱搜。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人的壽命變長,生育率下降。最初以發(fā)達國家為主,但現(xiàn)在有許多發(fā)展中國家也開始步入老齡化階段。
這已經是人類社會整體正在經歷的過程。

由于國情不同,每個老齡化社會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zhàn)。日本作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8%),就一直在應對一個沒有被預見過的問題:
老年人犯罪,尤其是一些老年女性。

來源:聯(lián)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2019)?
記得當初,在看到一些北歐國家的監(jiān)獄“設施豪華,處境優(yōu)渥”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開玩笑說:想去那邊坐牢。
但很少會有人想到,日本有這么多老年女性,居然真的會把“主動坐牢”這件事付諸實踐。

日本60歲以上老人犯罪率
在日本,老年女性的逮捕率遠高于其他任何群體,監(jiān)獄中的女性中,有五分之一都是老年人,而且她們的罪行通常都非常輕微——10個違法的老年女性中,可能有9個都是因為“入店行竊”這種小罪被關進來。
為什么有這么多原本遵紀守法的老年女性,要在自己垂暮之年去干小偷小摸的事情,難道不怕自己“晚節(jié)不?!眴??

可是,喪失勞動能力,經濟拮據(jù)。親友離世兒孫遠行,無人照料……
這些老齡化社會衍生出來的種種問題,都給越來越多的孤寡老人留下了一個無解的困局:
孤單寂寞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應對不了的經濟壓力。

那為什么女性的比例又遠大于男性呢?
一方面,日本目前的600萬獨居老人中,女性超過400萬,數(shù)量是男性的兩倍。人口基數(shù)決定,更多的老年女性在面對這樣的困境。

另一方面,日本女性原本相對較低的社會地位也是重要原因。
于是,主動盜竊和被捕入獄,成了當今日本的老年女性得以擺脫孤獨、減輕負擔的一種途徑。
有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65歲及以上的獨居老年女性中,有接近一半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一比例遠高于同齡男性(29%)。
所以,這些獨居的老年女性選擇偷竊,只是因為受到了孤單和貧窮的雙重“壓迫”。

東京一家研究機構的人口統(tǒng)計學家邁克爾·紐曼曾發(fā)表過一篇論文,他計算出,如果沒有其他收入,僅僅是房租、食物和醫(yī)療費,就足夠讓這些靠領取國家養(yǎng)老金的老人負債,而且,這還不包括暖氣費和衣物。
飯都吃不起了,還怎么活下去呢?
何況她們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有一位正在服刑的老奶奶,罪名是入店行竊。
她的丈夫在前一年去世了,兩個人沒有孩子。
所以現(xiàn)在剩她自己一個人生活,沒有陪伴,沒有收入,沒有養(yǎng)老金。
那天她去超市買菜,看到一包牛肉。可能是很久沒吃肉了,她真的很想要。
但這包牛肉對她而言實在是太貴了,她買不起。
一念之差,她選擇了偷。

還有一名85歲的老奶奶,也沒有退休金,沒有親友。
為數(shù)不多的存款花完了,沒有人照顧,自己也沒辦法自食其力。
所以她也選擇了去商店偷,然后被判一年半有期徒刑。
違法當然不對,但牢里的她們卻因此有了一天三頓飯吃。
而且身邊還多出了許多和自己年齡相當、處境相仿的人作伴,生活也就顯得沒那么空虛了。

七十歲的惠子(化名)和丈夫關系不好,她回不了家,也沒有住所,偷竊成了她唯一的選擇。
她表示,這在日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是80多歲,已經老到沒辦法正常走路的女性也在犯罪,因為她們沒有家人,找不到食物,也沒有錢。
孤單和挨餓,都是常態(tài)。

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許多年邁的違法者甚至不止一次被捕,而是多次犯罪。
2016年一次調查發(fā)現(xiàn)。當年被定罪的2500名65歲以上的犯人里,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5次以上的前科。
但他們犯下的最大罪行,也不過是偷了不超過3000日元(約190元)的食物。

除了孤單和貧窮,生活的壓力有時也會成為壓垮她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一位89歲的女性,五年前第一次入獄。今年又因為偷了東西,被判了一年半。
她倒是不算孤寡老人,有一個女兒和孫子,也曾和家人一起住。
但由于自己所有的積蓄,都賠在了那個虐待和暴力成性的女婿身上。
監(jiān)獄反倒成了一個讓她感覺輕松的地方。

同樣在監(jiān)獄中得到“放松”的,還有一位名為L的老奶奶。
因為被控偷了煎鍋在內的四樣東西,被判兩年半的有期徒刑。
但她說,其實自己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要偷東西。

她當了20年的橡膠廠工人,后來也在醫(yī)院做過護工。
無論再辛苦的生活,只要有能力,她都在努力工作,供兒子上了大學。
但她晚年的生活依然很辛苦。

六年前,她的丈夫中風了,從此臥床不起。不僅如此,還患上了癡呆癥和妄想癥。
兒子不在身邊,需要她親自照顧臥病在床的丈夫,但這時的她自己也已經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沒人幫忙,沒人理解,沒人傾訴。
每天面對的都是孤獨,苦悶,無處訴說的壓力。
所以70歲的時候,她第一次在商店偷了東西,然后第一次進了監(jiān)獄。

其實當時她的錢包里也有錢,不是買不起。
只是忽然想到了現(xiàn)在的生活,千鈞重的痛苦就浮現(xiàn)在眼前。
不想回家,卻無處可去。
于是“偷”,然后被抓“進監(jiān)獄”,成了她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

在她被抓之后,她唯一的兒子完全理解不了母親。
他認為媽媽是生病了,還說要送她去精神病院好好修養(yǎng)一陣子。
但L很清楚自己沒有病。因為促使她偷東西的不是病,是焦慮。

“我在監(jiān)獄里遠比原來輕松,起碼我可以盡情做自己,可以盡情呼吸,無論這樣的日子有多短暫”,她說。

看完這些故事我們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貧窮,還是壓力太大,這都只是用來解釋她們“被迫犯罪”的借口。
因為導致老年女性“高發(fā)犯罪”更本質的原因,其實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孤單。
這也是日本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怪圈:太多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太多她們無法背負的孤單。
彭博社曾經報道過一位76歲的女性,她已經兩次因為入店行竊而服刑。
而當被問及為什么這么做時,她給出的回答是:因為丈夫早已去世,和兩個孩子的關系日漸疏遠,所以她常年都獨自在家。
難以忍耐的孤獨日以繼夜地將她淹沒,讓她萬分痛苦。

后來,她“終于”通過盜竊進了監(jiān)獄,這反而讓她感覺自己擺脫了孤單的處境。
她在獄中接受了癡呆癥的治療,而且還由于年齡和身體的關系,不用做一些辛苦的工作,只是被安排了一些小型的體力勞動。
這足以讓她打發(fā)時間,甚至讓一切更像是合理的老年生活。

在日本,哪怕是再有錢的人,孤單久了,也會想要進監(jiān)獄。
80歲的N女士,今年因為被控盜竊書本、炸丸子和手扇,被判處三年零兩個月。
這已經是她第三次被捕入獄了。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她明明有著很多人會羨慕的家庭。
丈夫還在世,他們一共有兩個兒子,六個孫子。何況她老公給了她很多錢,富到人人都羨慕,說她命好,衣食無憂。
但她說,錢根本不是我想要的,這并不會讓我開心。

13年前,N女士第一次去鎮(zhèn)上的書店偷了一本小說。
理所當然地,她被抓了。
但當她回想起那一天,甚至非常開心。

因為在被警察盤問的時候,她感覺“終于有人愿意耐心聽我說完話了,這是我這一生中第一次被人聽見?!?/strong>
而且就在審問完之后,警察還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對她說:
我知道你很孤單,但以后不要再這么做了。
可能是為了這份“傾聽”,沒有多久,她又一次被捕了。
這一次,她和其他犯人一樣被安排在監(jiān)獄的工廠里干活,結果有一天,她旁邊的人夸了她一句:工作效率高,工作態(tài)度還一絲不茍。

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表揚,讓她瞬間從這份監(jiān)獄里的工作中,找到了樂趣。
作為傳統(tǒng)的家庭主婦,她一輩子沒有出門上過班,她特別后悔自己從沒有出去工作過。
她甚至在想,如果自己當初能有自己的事業(yè),或許她的生活會與現(xiàn)在截然不同。
而且,她更喜歡在監(jiān)獄的生活,因為周圍永遠有人陪伴,不必忍受孤單。
所以每一次出獄回到家,她都會忍不住想念這個地方,然后“想盡辦法”回來。

也許有人會問:沒生孩子的也就罷了,難道有孩子的也不管嗎?
且不說生育率下降導致許多人沒有要孩子,也先拋開那些“啃老”的下一代。
但對于現(xiàn)在的大部分日本家庭來說,即便是有工作的成年孩子,也已經漸漸喪失了贍養(yǎng)老年父母的習慣,雖然他們曾經有過這樣的傳統(tǒng)。

由于城市之間發(fā)展的不平衡,日本有許多經濟不景氣的地方,這里的年輕人會選擇搬出去工作,然后留下年邁的父母自生自滅。
偏偏在日本人的文化里,他們覺得自己有不麻煩他人的義務,甚至包括自己的親人。
于是老人也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

如果靠養(yǎng)老金活不下去,那么唯一不成為負擔的辦法,可能就是親手將自己拖進監(jiān)獄。而重復“犯罪”是回到監(jiān)獄的辦法,那里每天提供三餐,還不會制造任何負債。
但曾有記者采訪過一位老人:如果還有家人在你的身邊,一切會有什么不同嗎?
對方回答道:有她們一直支撐我的話,我應該不會這么做了吧。

一邊是新生人口大量減少,日本正在面臨“絕種”的風險。
另一邊是幾百萬晚年凄涼的老人,只能靠偷生活,去監(jiān)獄“養(yǎng)老”。
很難想象,到底還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日本才能從這樣的困局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