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3:販賣“過度泄憤”,露西既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
追劇的人,常常會情景代入,下意識站在主角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在《歡樂頌3》的觀眾中,不少人對葉蓁蓁怒懟李其行的那場戲頗為受用,甚至拍手稱贊。

從受害者到施暴者
但是在個人看來,葉蓁蓁此舉其實與何憫鴻無異,因為其根本沒有立場指責(zé)李其行。沒錯,李其行的父親李勛的確是騷擾了包括露西在內(nèi)的9位女生,典型的衣冠禽獸。但也要正視一個客觀事實,李其行是無辜的,而且人品也不差。那么問題來了,葉蓁蓁憑什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批評李其行,這是要父債子償嗎?

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父債子償了,露西在離職之前不僅爆料了李勛的惡行,更是對外宣稱李其行騷擾了自己。當年李勛為了掩蓋自己的丑事,四處造謠露西等9位女生行為不檢點,敗壞了她們的名聲。如今露西為了復(fù)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李其行在公司無法立足,本質(zhì)上與李勛如出一轍。當年露西含冤受屈,那么只是單純喜歡露西的李其行,又做錯了什么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遭人污蔑的痛苦,露西想必是深有體會。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去污蔑李其行,讓自己從受害者變成了施暴者呢?
過度泄憤式自嗨
這恰恰是《歡樂頌3》的嗨點,別人傷害了自己,一定要以“過度泄憤”的方式予以還擊,哪怕是傷及無辜、超出了合理的范疇也在所不惜。說白了,追求的壓根兒不是什么世間公理,而是大仇得報的快感。大有我受委屈了,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別人都要無條件擔(dān)當?shù)募軇荨?/p>
從露西和葉蓁蓁的表達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潛臺詞,除非李其行斷絕與李勛的父子關(guān)系,并且親手將其送進監(jiān)獄,才足以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遵從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假如你是李其行,你會這么做嗎?顯而易見,絕大部分人很難做到大義滅親,要么規(guī)勸、要么疏遠,這才是人之常情。即便是此時此刻義正詞嚴的葉蓁蓁,倘若其父親也做出跟李勛相同之事,恐怕也未必能說到做到。以圣人的標準要求別人時,捫心自問,自己真的能做到嗎?

說白了,就是將李其行當成了“出氣筒”,借機讓露西出了一口惡氣,彰顯了所謂的正義??捎植⒎钦嬲恼x,誠如前文所說,只是一個嗨點而已,目的就是為了帶動那些容易上頭的觀眾。如果嗨過之后就算了,倒也無傷打野,但要是照貓畫虎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去,大概率就詮釋了什么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在個人評論《歡樂頌3》的第一篇文章中,賦予露西的定義就是“腹黑女”,原因是其為了復(fù)仇而玩弄李其行的感情。不論李勛的行為是道德敗壞,還是觸犯了法律,露西想要討回公道,正確的做法都是揭露其丑惡的嘴臉。劍走偏鋒將李其行強行牽扯其中,從道德上、從法理上都是居心叵測的,目前是李其行真心喜歡露西,否則李其行將來報復(fù)露西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李其行的名聲也臭了,露西“居功至偉”,討一個說法并不過分。
結(jié)語
近些年來,大眾對兩類人是既鄙視又憎惡,一個是“我窮我有理”,另一個是“我弱我有理”。具體到露西,儼然是“我是受害者我有理”,受害者有維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的權(quán)利,但權(quán)利不是權(quán)力,理應(yīng)受到約束!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