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考博參考書真題復試分數(shù)線
第一部分:2019年最新的招生目錄:
?
二、參考書目
關于參考書(部分)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精選導讀》、
《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
《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
............................
具體根據(jù)考生基礎來推薦
三、招生人數(shù)、分數(shù)線
招生人數(shù)
2017年招收21人
2018年招收54人
2019年招收50人
2020年招收46人(不含碩博連讀)
四、2020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復試筆試分數(shù)線
?
筆記資料:
主要摘自宋濤的《政治經濟學教程(資本主義部分)》
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
?
?????1.列寧主義。
?
?????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列寧主義,從而把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兩大貢獻:
?
????(1)科學地剖析了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深刻矛盾和統(tǒng)治危機, 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數(shù)國首先發(fā)生并取得勝利的論斷。
?
????(2)領導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yōu)楝F(xiàn)實從而開創(chuàng)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
????注:以上兩點是列寧最大的功績。事實上,馬克思預言的共產主義,是率先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實現(xiàn),再向欠發(fā)達國家擴散。是列寧等俄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先開始了用馬克思主義拯救水深火熱中的俄國人民。這里也可以看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從來不是被動消極的堅持,而是主動積極的發(fā)展,是一個“揚棄”的過程。
?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指導思想,并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并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
?
?????注: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笔状翁岢隽笋R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至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共實現(xiàn)了三次飛躍。
?
????三次飛躍,都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但結合點不同從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三次。第一次飛躍,是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問題相結合(主要是革命),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則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相結合,從而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重要理論成果;第三次飛躍則是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劃重點。
?
?????你會發(fā)現(xiàn),三次飛躍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幾乎一致,這之間是不是有什么聯(lián)系呢,好好奇。
一、商品和貨幣
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交換價值: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
商品二因素:價值與使用價值
勞動二重性: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抽象勞動生產價值
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兩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平均條件下制造商品耗時;社會必需的勞動時間
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解決矛盾就是商品生產者把自己的商品賣出去實現(xiàn)價值
?
簡單或偶然、擴大的、一般、貨幣價值形式
貨幣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貨幣流通量規(guī)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
?
價值規(guī)律:商品以價值量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供求影響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
二、資本和剩余價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
資本的總公式:G-W-G’,G’=G+△G
剩余價值的產生不在流通領域,也不能離開流通領域。價值增值不在G上,在W上——勞動力商品可以創(chuàng)造超過自身價值的價值
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前提:勞動力所有者是“自由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勞動者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外,必須一無所有,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來維持生活
?
資本主義生產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tǒng)一:必要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
?
資本就是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不變資本、可變資本
剩余價值率:m’=m/v
剩余價值總量:M=m’×V
?
絕對剩余價值:延長工作日,延長剩余勞動時間
相對剩余價值:工作日不變,縮短必要勞動時間
追逐超額剩余價值導致了相對剩余價值的產生
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源泉仍然是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