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M8自行火炮

前文:霞飛炮塔+M113底盤:中國臺灣的拼裝輕型坦克、中國臺灣的裝甲車自制嘗試—“萬乘計劃”
二戰(zhàn)后,美國向民國提供了100輛M8自行火炮的軍援,其中一部分M8撤至臺灣。目前臺灣僅存的三輛M8分別位于新竹縣陸軍湖口基地和桃園市中壢區(qū)龍岡及臺南市官田區(qū)官田新訓(xùn)中心對外展覽。

M8自行火炮是美國將M116 75毫米15.9倍徑榴彈炮(二戰(zhàn)稱為M1/M1/M3 75毫米榴彈炮)安裝在M7炮架上,外覆弧形炮盾;底盤是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該車將M5的炮塔替換為更大的鑄造鋼制敞篷炮塔,加大座圈直徑;車體頂部的駕駛員艙門移到首上,取消了車體的.30機槍;然而這兩個艙口尺寸很小,不能容納乘員出艙,作為觀察用,乘員還得從炮塔頂部離開。


該車的車長操縱炮塔后部的高射機槍,炮手在炮塔右側(cè),副駕駛/裝填手在車體右側(cè)。駕駛員和副駕駛都配備了潛望鏡。
主炮彈藥46發(fā),11發(fā)存放在炮塔右后部,20發(fā)在炮塔左后部,9發(fā)在車體左側(cè),6發(fā)在駕駛員和副駕駛中間;彈藥主要有M89白磷彈和M48高爆彈。M8在1942年9月開始生產(chǎn),稱為“ M8 Scott”。


性能:
重量:15.7噸
長度:4.98米(含防砂罩)
寬度:2.32米(含防砂罩)
高度:2.72米(含高射機槍)
乘員:車長、炮手、駕駛員和副駕駛/裝填手
武器:
M116 75毫米15.9倍徑榴彈炮,備彈46發(fā);
12.7毫米M2HB重機槍,備彈400發(fā)
裝甲:
車體:
正面:首上28.6毫米(法線傾斜45°,下面的傾角均按法線為準(zhǔn));首下44毫米;
側(cè)面:前部到后部從28.6-25毫米;
后面:25毫米;
頂部:13毫米;
底部:前部到后部從13-9.5毫米
炮塔:
正面:炮盾38毫米,前部38毫米(0-63°);
側(cè)面:25毫米(20°)
動力:2臺凱迪拉克42系列直列6缸4沖程汽油機,3400轉(zhuǎn)時輸出220馬力
功重比:14.02馬力/噸
懸掛:VVSS
傳動:雙液壓傳動
變速箱:4前進擋1倒擋
燃油:340升
行程:公路160公里
離地間隙:360毫米
轉(zhuǎn)向:方向盤,有差速器
最大公路速度:58公里/時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