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瀟說出了觀眾懷疑卻不敢確定的事,《中餐廳》收官徹底被打臉
如果要說最治愈的綜藝節(jié)目,相信很多觀眾的腦子里立馬就會想到芒果的《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廳》。
這兩檔綜藝可以說都是芒果的頂流綜藝,每年都到點就會如約播出,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什么意外。
可惜的是今年《向往的生活》因為三個孩子的檔期問題導(dǎo)致原班人馬無法聚齊,于是黃磊和何炅兩個大家長便決定這是最后一期,這真是一個讓人惋惜的消息。
在《向往的生活》收官后,《中餐廳》立馬接檔,每年都是如此。
相比《向往的生活》來說,《中餐廳》的常駐嘉賓可以說是每年都在變。
唯一不變的也就是店長黃曉明了,從第一季到第七季,可以說已經(jīng)成了這檔綜藝的定海神針。
對于經(jīng)??淳C藝的觀眾來說,大家是非常反感常駐嘉賓經(jīng)常換人的,比如《跑男》、《王牌》、《極挑》等等。
當(dāng)常駐嘉賓換人之后,原本已經(jīng)擁有的那種默契就沒有了,互相之間的玩笑也會因為不熟悉而變少,節(jié)目也會變得沒那么精彩。
不過,《中餐廳》卻每一季都在換人,收視率和口碑卻并沒有收到換人的影響。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中餐廳》要一直換人呢?為什么觀眾并不覺得換人有什么不妥呢?
因為比起其他綜藝來說,《中餐廳》換人是有更大優(yōu)勢的。
比如,不換人的話對觀眾就不會有什么新鮮感,來回就是那么幾道菜,而且互相之間磨合好之后也不會碰撞出火花。
說白了,只有每一季都換人才會出現(xiàn)新的故事,當(dāng)大家在一起共同經(jīng)營一家餐廳的時候,理念不同就會碰撞出非常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這一季的趙又廷,他和黃曉明都是店長,但兩位的經(jīng)營理念卻完全不同,這就讓這一季出現(xiàn)了很多的看點,觀眾的討論度也是非常高的。
當(dāng)然,《中餐廳》還有一位嘉賓是觀眾非常極力要求返場的,那就是林大廚。
自從林大廚參加了《中餐廳》之后,他就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別看林大廚只是一個素人,但他的綜藝感是非常強的,甚至比這些明星都要有趣。
首先,林大廚的塑料普通話讓人聽了之后就想笑,而且非常想要跟著一起去模仿。
在這一季的節(jié)目中,試問誰沒有被林大廚的“光漢”逗笑呢?
林大廚這種搞笑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發(fā)生的,因為他就是這樣的口音,這樣的東西也就會非常吸引人。
其次,林大廚有自己的堅持,只要是和做菜有關(guān)的東西,他是寸步不讓的。
一般情況下,素人在明星面前是有點放不開的,什么都不好意思,什么都會忍讓,好像有點低人一等的感覺。
不過,林大廚卻每次都能在這么多明星面前保持自己的堅持和原則,可謂是相當(dāng)不容易。
對于這些明星來說,只要菜做到湊合能吃就可以,這只是在完成任務(wù),錄完21天就可以拿錢了。
對于林大廚這個專業(yè)的國宴級大廚來說就不行了,只要是做菜那就必須要符合自己的要求和標準,差一點都不行。
比如一道菜差一味調(diào)料,所有人都覺得無所謂,但林大廚就不行,盛菜器皿不對,所有人都不在乎,但林大廚就不行。
比如這一季的炸鮮奶,當(dāng)他覺得失敗的時候,其他人覺得沒有問題,因為他有自己的標準。
毫不夸張地說,林大廚把《中餐廳》的檔次拔高了。
要是沒有林大廚的話,這檔節(jié)目只是簡單的明星經(jīng)營類真人秀,有了林大廚之后,這才真正讓觀眾看到了弘揚和推廣美食文化的精神。
這一季能把林大廚請回來,這絕對是節(jié)目組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
不知不覺之間,這一季的節(jié)目已經(jīng)收官了,相信很多觀眾都非常不舍吧!
原本以為收官會是非常溫暖的,不會發(fā)生什么讓人吐槽的事情,誰成想還真有這么一件事讓我不吐不快。
程瀟說出了觀眾懷疑卻不敢確定的事,《中餐廳》收官徹底被打臉。
程瀟在發(fā)表感言的時候說“最謝謝的是林大廚,真的最辛苦的是他每天最早來,然后最晚走,然后覺得《中餐廳》有你真好”。
相信很多觀眾的心里都有這樣的懷疑,那就是林大廚又是素人又是大廚,在這檔綜藝中是不是會和這些明星有不一樣的待遇呢?
對于經(jīng)??凑嫒诵愕挠^眾來說,對明星肯定會有這樣的認知,那就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稍微干點活就叫苦喊累。
作為素人來說,林大廚待在這樣的圈子里,那肯定是很難適應(yīng)的,因為步調(diào)根本不一致。
聽了程瀟這番話之后,這件事算是確定了,林大廚在這檔綜藝節(jié)目中確實最累,而且遠比鏡頭里看到的要累。
其實這一點在節(jié)目剛開播的那次開會中就能看得出來。
當(dāng)林大廚提出早上八九點起床去菜市場采購的時候,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不解與嫌棄,甚至稱之為黑臉也不過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餐飲從業(yè)者,絕大部分都是早上五六點就去菜市場采購了,這在老百姓的認知中是常態(tài)。
然而,在這些明星的眼里,這些簡直就是不可理解的做法。
從程瀟這番話可以推測出來,二十一天的時間里,林大廚大部分時間都是最早去最晚回。
其實大家也能看得出來,在這一季的節(jié)目中很少有買菜的鏡頭,那就是因為大部分都是林大廚一個人采購的,節(jié)目組是不會把大量鏡頭放到一個素人身上的,而且這樣還會給明星招罵。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是有了解釋,那就是為什么這幾季只有晚上營業(yè),中午為什么不營業(yè)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中午營業(yè)不符合明星的作息習(xí)慣,中午是他們的起床時間。
聽了程瀟的話之后,我真的想說,明星還是有特權(quán)的,這對林大廚來說一點都不公平。
什么明星素人,大家都是《中餐廳》的常駐嘉賓,憑什么要讓林大廚干更多的活呢?
再者說了,這檔綜藝要是沒有林大廚的話,那真的就是明星作秀的真人秀,和什么推廣中國美食文化扯不上半毛錢關(guān)系,即便是硬扯觀眾也不比信。
按理來說林大廚是《中餐廳》的靈魂,現(xiàn)在反倒他成了這些明星的服務(wù)員,責(zé)任比其他人大,干的活也比其他人多。
我覺得《中餐廳》在請嘉賓的時候應(yīng)該升級一下,不要只考慮明星的人氣和知名度。
或許節(jié)目組可以考慮在每一季請那么兩三個素人來常駐,比如真實的飯店服務(wù)員,這樣也能讓這些明星看一下什么是普通人的真實生活和工作。
對于一檔綜藝節(jié)目來說,有明星才有收視率,但對觀眾來說,大家想要看到的是真實的真人秀。
在這些年的綜藝節(jié)目中,有很多已經(jīng)把目光聚焦在素人身上了。
雖說收視率和熱度一開始并沒有太高,但口碑卻異常好,因為比較真實,觀眾也更能產(chǎn)生共鳴。
如果《中餐廳》要是敢去嘗試做明星和素人的結(jié)合,我相信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觀眾眼里,林大廚是正常人,早上正常時間起床去菜市場買菜,但是在這些明星眼里,林大廚是異類,他的作息有問題。
我覺得想要讓節(jié)目重回巔峰就要做出改變,不要讓青少年的認知因為明星的不良作息而發(fā)生偏差,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