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2.6 庸俗唯物主義
【本文轉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6、庸俗唯物主義
?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流行于德國的一種卑劣的資產階級反動哲學思潮。主要代表有畢希納、福格特和摩萊肖特等。庸俗唯物主義雖然表面上承認客觀世界的物質性,但他們卻以膚淺卑劣的庸俗形式來歪曲唯物主義,把意識也當作物質。他們認為,意識只是由人腦分泌出來的一種液汁,如同肝臟分泌膽汁一樣。他們把意識和物質完全等同起來了。
? 關于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這個幾千年來哲學史上兩條路線斗爭的基本問題,是個極其嚴肅的問題。庸俗唯物主義卻加以粗陋淺薄的解釋,這樣就取消了物質先于意識還是意識先于物質這個哲學基本問題,因而也就否認了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嚴格界限,否認了物質同意識的辯證關系,否認了意識的革命能動作用,否認了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兩條路線斗爭。
? 庸俗唯物主義者畢希納認為,人的聰明取決于營養(yǎng)好壞,而且思想也象一切生理特點一樣會遺傳下去。他鼓吹剝削者生活好、營養(yǎng)好就聰明,勞動者生活差、營養(yǎng)差就愚笨。這種反動的營養(yǎng)決定聰明論和聰明遺傳論,是直接為剝削階級服務的,是同孔孟之道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1]的謬論唱的是一個調子。庸俗唯物主義在政治上擁護資本主義,宣揚改良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敵人。庸俗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十八世紀機械唯物主義堅持了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對立和斗爭。庸俗唯物主義在擴大唯物主義的幌子下,抹殺了哲學上兩條路線的對立和斗爭。當時無產階級已經登上歷史舞臺,馬克思主義已經產生并廣泛傳播,自然科學正蓬勃發(fā)展,一八四八年發(fā)生了革命運動。這些都沉重地打擊了唯心主義,使唯心主義處于危機之中。在這時,庸俗唯物主義混淆物質和意識的區(qū)別,實際上是為資產階級和唯心主義效勞。
?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意識根本不是人腦分泌出來的液汁。意識不是物質的東西,而是對物質的反映,是精神的東西,意識同物質是有區(qū)別的。如一部車床,可以用來生產,而關于一部車床的意識卻不能進行生產。同樣,關于熱的意識不能用來取暖,關于餅的意識不能用來充饑。意識只是物質的反映形式,意識不等于是物質。物質是意識反映的客觀內容,物質也不等于是意識。意識來源于物質,是人們在社會實踐基礎上產生的。當意識產生后,對物質又有著反作用。教員說:“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span id="5tt3ttt3t" class="font-size-16">[2]
?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對庸俗唯物主義進行了尖銳嚴肅的批判。馬克思在《福格特先生》一書中,揭穿了庸俗唯物主義為剝削階級效勞的反動本質。恩格斯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里,揭露和諷刺它是唯物主義的“一種膚淺的、庸俗的形式”,“被畢希納、福格特和摩萊肖特在五十年代拿著到處叫賣”。[3]列寧在《怎么辦?》一書中,狠狠地批判了俄國庸俗唯物主義的經濟主義、自發(fā)論。
注:
[1] 剝削者聰明、勞動者愚笨永遠不變。
[2]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2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