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猴痘疫情
說說最近大家比較關心的猴痘。
中國疾控中心在7月14日發(fā)布了6月的猴痘疫情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今年6月,內(nèi)地新增106例猴痘確診病例,其中廣東省報告48例、北京市報告45例、江蘇省報告8例、湖北省報告2例、山東省報告2例和浙江省報告1例。
按照疾控中心的報告,這次猴痘疫情主要特點:
1、絕大多數(shù)病例為男男性行為人群,主要通過男男性接觸傳播。
2、其他接觸方式傳播風險低,除性接觸以外的絕大多數(shù)密切接觸者未發(fā)生感染。
3、大部分病例就診時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例為密切接觸者追蹤篩查發(fā)現(xiàn)。
關于猴痘,去年歐美開始流行的時候,我也有第一時間分析過。
總體來說,現(xiàn)在猴痘疫情,主要傳播方式,仍然還是“負距離”接觸為主。
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
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目前只是說“主要通過男男性接觸傳播”,這里是“主要”,而非全部。
從國外去年猴痘的疫情發(fā)展情況看,雖然猴痘疫情主要是在特殊群體傳播,但也并非絕對。
我其實也不太建議,輿論宣傳上,刻意強調(diào)猴痘傳播的特殊群體。
這樣容易給公眾一個錯覺,就是認為只有特殊群體才會感染猴痘,而忽略了“主要”這兩個字。
去年,美國也有研究,猴痘病毒在實驗室氣溶膠中感染性超90小時。

但大家也不用一看到氣溶膠就擔憂。
猴痘雖然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但猴痘的傳染性相比新冠病毒來說,是弱非常多。
國外猴痘疫情都一年了,也沒有出現(xiàn)猴痘疫情大規(guī)模擴散的現(xiàn)象。
所以,我們理性來說,可以總結(jié)。
猴痘傳播,主要是靠性接觸傳播,而密切接觸雖然有小概率傳染,但概率和數(shù)量都不會太多。
最關鍵是,猴痘是一個有強烈外在特征的,俗稱“毀容病毒”。
所以,一個人感染猴痘的特征很明顯,這也是猴痘傳染性不強的原因之一。
你如果看到一個疑似感染猴痘的人,肯定會離得遠遠的,只要沒有密切接觸,感染概率就很小。
猴痘之所以引發(fā)這么廣泛關注,主要是猴痘的特征太嚇人,具體圖片我就不貼了,我也不建議大家去搜。
反正“毀容病毒”也不是瞎說的。
總之,我們不要因為猴痘主要是在男男性行為人群里傳播,就放松警惕。
但也不用因為猴痘有其他方式感染,就過度擔憂。
猴痘的傳染性,并不強。
有人讓我給每周投票加個猴痘,不過我覺得應該沒這個必要。
一個是猴痘的感染病例確實不多。
別看6月新增106例,但放到全國人口基數(shù)上,這個數(shù)字并不多。
就以新冠病毒為例,在3月份的疫情靜默期,其實中疾控報告的每日新增感染人數(shù),仍然有4000多人。
這還只是抽樣數(shù)據(jù)。
而猴痘由于現(xiàn)在關注度比較大,基本上有發(fā)現(xiàn)到的病例,都會及時通報。
再加上猴痘的特征太明顯、且嚇人,遺漏的可能性較低。
所以,6月報告的106例,應該就已經(jīng)占了大部分病例。
這個感染數(shù)字并不大,我估計我讀者里有感染猴痘的,可能一個都沒有,所以發(fā)投票的意義不大。
全世界的猴痘疫情,在去年8月出現(xiàn)單日新增1000例的峰值后,就迅速下降。
在今年基本就是每日新增十幾例的水平,實際影響并大。

所以,要防住猴痘,應該還是比較容易的,大家不用擔憂。
根據(jù)歐美的猴痘疫情,在特殊的易感群體,感染一輪后,猴痘疫情就會快速下降。
因為猴痘是DNA病毒,不像新冠病毒這樣的RNA病毒那么容易變異,所以猴痘病毒二次感染概率極低。
其實猴痘只是因為毀容特點,比較容易引發(fā)人們恐慌擔憂。
相比之下,新冠病毒這個實際危害更大,且更善于偽裝的病毒,就顯得更狡猾。
新冠病毒傳染性超強,雖然致死率現(xiàn)在要低很多,但已經(jīng)演變成靠長期慢性病來威脅人們健康,危害更加隱蔽。
新冠病毒容易讓人們忽略它的長期危害,從而任由它一波又一波的傳播,給全世界人類套上一個長期慢性病的負面BUFF。
而猴痘這種,發(fā)病特征太過于明顯和嚇人,人們一發(fā)現(xiàn)猴痘疫情,就比較容易第一時間防治,掐斷傳播路徑。
從病毒進化的角度來看,猴痘跟新冠病毒比起來,就是弱雞。
但明明新冠病毒所帶來的實際危害要比猴痘大得多,但我們輿論對新冠病毒則無視居多,反倒對猴痘的關注度還更高。
對猴痘的監(jiān)測和防治是有必要的,但公眾和輿論,并不需要為此太過于擔憂。
另外,由于新冠病毒對人體免疫力的長期傷害,導致當前全世界范圍內(nèi),以前一些危害不大的常見病毒,顯得危害更大,比如RSV。而一些以前不常見的病毒和細菌也能流行。
這是歐美過去一年普遍發(fā)生過的事情。
對此,我們社會也要有一些輿論預期管理。
我們個人也要有預期和準備。
平時少熬夜,保持好飲食和作息,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提高自身免疫力,在疫情高峰期做好個人防護,盡量減少感染概率。
健康是未來競爭的關鍵因素。
我是星話大白,歡迎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