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初三孩子被手機害慘了! 不要等悲劇發(fā)生才追悔莫及...

作者:學**
來源:初中生學習(ID:czsxue****)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小娜的爸媽是做生意的,平時特別忙,沒有多余的時間輔導作業(yè),跟孩子交流聊天,于是孩子的飲食起居由奶奶負責,而學習則大部分交付給了輔導班。
初二上學期,小娜跟爸媽商量,班里大多同學都有了手機,我也想買一個,這樣不會脫離集體,方便聯(lián)系,而且有不會的題可以用軟件當下解決,不用等著第二天再去問老師,有時候積累太多就不想麻煩著問了,導致成績一直上不去。
爸媽本就因為忙碌對孩子抱著虧欠的心,再加上伶牙利嘴小丫頭的再三請求,軟硬兼施,索性花個一兩千塊錢,買個清凈和省心。
清凈是買來了,小娜自從有了手機,跟家人的交流就更少了,整日埋頭在自己房間,看似做作業(yè),后來被發(fā)現(xiàn)是手機上聊天,一點都不省心。
微信群、QQ群,小娜的手機主要功能是在各種群里聊天。直到有一天爸媽在她房間發(fā)現(xiàn)了幾套奇裝異服,才發(fā)現(xiàn)這小丫頭迷上了cosplay角色扮演,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買衣服、約聚會。
勸說無效,一次半夜12點,家人偶然間發(fā)現(xiàn)小娜竟然躲在被窩里玩手機。爸爸再也忍不住了,一頓打罵,沒收手機,嚴格控制。
平靜水面下暗潮涌動,3個月后,小娜再次被發(fā)現(xiàn)半夜玩手機,手機來處不明,她說是借同學的,家長想來想去,應該是省錢加上積蓄,買來的。
現(xiàn)在的小娜,與家長關(guān)系冷淡,學習成績下滑,眼睛近視嚴重,半年后的中考不知將何去何從。

1
暫且不討論小娜父母陪伴缺失引發(fā)的不良后果,單說玩手機與成績之間之間有什么隱秘的聯(lián)系呢?大師曾在之前的文章中用調(diào)查呈現(xiàn)過。一位帶班多年的班主任通過分析班級期末成績單,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
手機使用的頻度和期末成績成反比,也就是說平時使用手機多的,或多或少會對成績有影響。目前成績退步嚴重,名次靠后的學生中,幾乎都有手機,大部分同學都會用手機玩游戲,其中一個男生已經(jīng)有比較嚴重的依賴。
經(jīng)過多年觀察,他還發(fā)現(xiàn):
在手機的擁有率上,重點班遠遠低于普通班。而且班里玩手機玩的最兇的學生,往往不是那些常人眼中的“富家子弟”,反倒是一些家境比較一般的孩子。
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有著更強的自制力,或者說,家長在對孩子手機的管控上有著更清醒的認識。而經(jīng)濟水平中下層的家庭反倒在嬌慣孩子,以致他們上課的時候不時拿出手機瞄一眼,課間爭分奪秒打一局游戲,連跟老師說話的時候,眼睛都盯著屏幕。
有次晚上的周測試,某教務處老師趴著窗從教室后面偷偷監(jiān)視考場。整個年段掃過去,每個班級都有學生在用手機作弊。聽到這個消息,班主任馬上聯(lián)想到一些家長的反饋:“其實我的孩子蠻聰明的。平時小考成績都不錯,一到大考成績就發(fā)揮失常,應該是心態(tài)不好?!?/strong>真實原因也許就藏在手機里。
我們以為學生成績下降是因為玩手游,實際不是這樣。他們最頻繁的應用是——聊天。上課聊天(開小差),做作業(yè)時聊天(還可以傳答案抄作業(yè)),睡前聊天(第二天犯困)。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能夠彌合時間與空間的鴻溝,不少項目想借此把一線城市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導向三四線城市。可是人性決定了十幾歲少男少女最熱衷的不是自我教育,而是扎堆聊天:在自己的小圈子內(nèi),無憂無慮地插科打諢。
世界是平的,智能手機讓大家能隨時隨地聚在一起,目的卻不是學習。
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這是進步。
手機作為科技的載體,它本身是沒有錯的。
錯的是我們,給了孩子誘惑,卻沒有給他抵抗誘惑的能力和方法。

2
未成年的孩子,心思單純,還不懂甄別來自網(wǎng)絡世界的各種訊息,誤傷在所難免。
所以,咱們家長需要做的,首先是讓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機,是跟孩子建立情感鏈接,讓孩子的情感體驗是充裕的而不是匱乏的,這樣手機啊網(wǎng)絡啊這些學習的天敵才不會趁虛而入。
其次是讓孩子主動開始學習,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幫助孩子在學習中體驗成功。而當孩子體驗到了成功,他會有掌控感和成就感,進而慢慢就會有主動性。
如何跟孩子建立情感鏈接,幫孩子放下手機呢?
第一個,要多陪孩子,跟孩子高高興興在一起,比賺錢和考試重要。
給孩子花錢,那不算愛;為孩子賺錢,那也不算愛。不用你多花錢,給孩子陪伴就夠了,可以一起吃一頓精心準備的晚餐,一起讀一本好書,一起看一場電影,一起去公園散散步,實在沒時間的,每天抽個10分鐘20分鐘出來,陪孩子一起度過一段特殊時光。
記得,陪伴孩子的時候,忍住不催逼孩子學習,不自己去刷手機,不去接應酬電話。
有一位媽媽講過這樣一件事,他家孩子也是電腦玩了很長時間,媽媽有點擔心,但她忍住沒有說話,而是洗了一盤櫻桃端到孩子身邊,然后坐在那說,孩子累了吧。過一會喂孩子吃一顆櫻桃。沒多大會,孩子說,媽我再玩10分鐘就不玩了。果然,10分鐘之后孩子就離開電腦跟媽媽聊天去了。
只要親子關(guān)系不是到特別緊張的地步的,孩子都是愿意跟家長有快樂相處的時光的,有了這些時光,孩子自然就愛你信任你,愿意跟你講心里話,而且他也就沒有時間打游戲了。
第二個,要學會無條件地愛孩子。
無*****,就是孩子考試考得好也愛,考得不好也愛,優(yōu)秀也愛,犯錯誤也愛。孩子得到你的愛是沒有條件的,是天生就該有的。
這樣,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挫折,都知道有個溫暖的家在等待他,他因此會信任你,愿意把所有的心里話都講給你聽,他也因此不會去跟壞孩子在一起,不會把游戲當作寄托。
第三個,要盡量理解孩子。
控制不住玩手機,不僅讓咱們家長煩惱,事實上很多孩子自己也挺苦惱的,手機游戲的設(shè)計太符合人性了,太容易讓人上癮了,大師這兒接過不少孩子的求助,說我也不想玩手機,我也想學習啊,可是控制不住自己,可怎么辦啊。
所以咱們家長不應該站在孩子和手機的對應面,而是應該跟孩子站在一起,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一起打敗手機。
有一個孩子快要考高中了,可是他就是放不下游戲,因為他在那個游戲群體里很受歡迎,級別也很高,但他自己也想好好學習考學,所以特別煩惱,孩子的媽媽也是很有智慧的,她沒有指責,而是用幽默的方式分析了孩子的內(nèi)心。
她開玩笑的跟孩子說:兒子,我能感覺到你的內(nèi)心有很多小人在打架,你說是不是呢?兒子說:媽你說的什么意思呢?
媽媽說,我知道你內(nèi)心有個想要學習的小人在跟你說,哎,你要好好學習啊,要不然你就考不上好高中了,還有一個想玩電腦的小人在跟你說,你可以玩電腦啊,比學習快樂。還有一個喜歡打籃球的小人跟你說,去打籃球把,可以有個好身體。
結(jié)果這個媽媽話還沒說完,兒子就激動地打斷她說,好媽媽你怎么這么了解我啊,真的就是這樣,我現(xiàn)在特別矛盾。媽媽就說了,我知道你內(nèi)心特別糾結(jié),你也很煩,但是你才是這些小人的領(lǐng)導,要怎么做是你自己說了算。
孩子就直點頭,媽媽就進一步的引導說:我知道你非常希望自己學習好,我也知道你也能夠玩游戲,畢竟你游戲玩得挺好的了,那你看咱們怎么協(xié)調(diào)一下呢?
孩子就要求媽媽能監(jiān)督他,幫助他。這也正是咱們要講的第四個小方法。
第四個,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控制自己。
如果你擔心沉迷手機有可能影響生活和學習,你應該坦率地跟孩子提出你的擔心,并跟孩子一起頭腦風暴出解決方案。
要記住,只有孩子自己提出的規(guī)則,孩子才容易遵守。千萬別把你的意圖強加給孩子。
一個能夠管好自己玩游戲的孩子,會比父母不準他接觸游戲的人,更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控力,是孩子能夠邁向成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3
最后,送給大家一段家庭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的話:
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在某個階段出現(xiàn)了網(wǎng)癮的問題,要尋找另外一個更有趣的東西,比如打籃球、游泳或者郊游、探險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最好的就是帶有體力的活動,因為體力可以讓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起來、協(xié)調(diào)起來,然后讓人們慢慢從這個癮當中拔出來。
還要特別強調(diào)一點,不要特別快地去戒癮,任何癮都不能一下斷掉。那是很危險的,對人會引起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焦慮問題,出現(xiàn)焦慮問題的話也很麻煩。因此,我們要告訴孩子,這個東西可以接觸,但你不能把它弄成你的全部生活。
祝福孩子們期末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