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出貨激增,華為被美國制裁后,2季度,臺積電凈利潤飆漲81%?
王爺說財經導讀:雖然目前中、美經貿關系再度緊張,不過,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季度,大型半導體企業(yè)——臺積電凈利潤卻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數據線電視,2季度,臺積電營收3107億元新臺幣(人民幣738億),凈利潤1208億元新臺幣(人民幣287億),同比增長81%,大超市場預期。
那么為何臺積電業(yè)績如此亮眼?背后原因為何?
此外,接下來,臺積電業(yè)績情況又會如何?未來發(fā)展能否“一帆風順”?最大風險因素又是什么?


周四(16日)晚間,臺積電公布2020年二季度財報。
王爺說財經主調,據臺積電最新財報顯示,2季度,臺積電營業(yè)收入新臺幣3107億元(約7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9%,環(huán)比基本持平。
此外,數據還顯示,2季度,臺積電凈利潤新臺幣1208億元(約2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環(huán)比增加3.3%,超出市場預期,如下圖所示:

(圖為臺積電業(yè)績-王爺說財經)
自此,今年2季度,臺積電毛利率為53%,凈利潤率為38.9%。
當然,目前市場比較看好臺積電,就在過去的2周,臺積電的股價上漲約16%,持續(xù)刷新高值,總市值最近達到約3400億美元。
此外,即便是放眼美國市場,臺積電市值也能躋身前10,總市值壓倒同行業(yè)巨頭——英偉達和英特爾(市值都在2500億美元左右)。


如上,2季度,臺積電凈利潤大超市場預期,那么原因為何呢?
對此,就在周五(17日),日經新聞分析評論稱,盡管存在新冠疫情擴大和中、美經貿紛爭加劇的問題,但對于臺積電來說,利好因素在于用于5G手機和服務器等的尖端半導體的出貨仍然在不斷增加。
具體數據來看,2季度,7納米(nm)制程占臺積電晶圓銷售額36%,先進制程(包括16納米及更先進制程)營收達到2季度晶圓銷售金額的54%。
此外,對于臺積電來說,美國5月宣布加強對華為的制裁,也助推臺積電的營收。
王爺說財經之前也分析過,就目前來看,華為的尖端半導體生產大部分都依賴臺積電,但現(xiàn)在情況有所變化,因為美國施壓,所以臺積電宣布,9月中旬以后,和華為的交易將被禁止,即:臺積電宣布“斷供”華為。
不過,圍繞對華為的供應,最近突然出現(xiàn)一種觀點:如果是并非尖端產品的普通半導體,9月中旬以后,或許臺積電對華為仍可供應。
所以這樣一來,在美國制裁實施之前,華為可能會大幅增加了庫存,而這也似乎推動了臺積電的出貨激增。
當然,對于臺積電來說,本身也具有一些優(yōu)勢。
要知道,就目前來看,5G智能手機使用的最尖端半導體只有臺積電自己能生產,特別是最先進的是7納米(納米為10億分之1米)產品。
作為一個對比,和臺積電先比,同行企業(yè)——中芯國際(SMIC)還是處于14納米的階段,換句話說,就半導體之稱來看,臺積電處于明顯領先的優(yōu)勢地位。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接下來,臺積電業(yè)績就一帆風順,實際上,對于接下來的臺積電來說,今后公司的風險因素來自中國大陸。
王爺說財經之前《怎么回事?美國、英國之后,現(xiàn)在,臺積電也確認“斷供”華為?》文中就報道過,臺積電遵從美國的制裁強化,選擇了9月中旬以后停止與華為交易,毫無疑問,這將引發(fā)中國大陸的不滿。
而放眼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全年約13億部的出貨量中,中國大陸企業(yè)占到3~4成,換句話說,未來,中國大陸有可能利用這種巨大的存在感。
對此,日經新聞分析評論稱,中國大陸手機廠商可能與政府保持共同步調,把發(fā)給臺積電的訂單轉移至其他企業(yè),或加速自主開發(fā),加強“去臺積電化”。
你怎么看?你認為,接下來,臺積電業(yè)績情況會如何?“斷供”華為,這對于臺積電業(yè)績意味什么?
注:本文由王爺說財經編撰,如需轉載請事先關注賬號,私聊聯(lián)系王爺本人,獲得授權后才可轉載,轉載后請原文轉載,不得進行任何的圖文轉變圖集、視頻等形式轉載,侵權必究!此外,文中觀點系個人觀點,僅用于學習交流探討用,不構成投資建議!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