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diǎn)那些關(guān)于死亡的古代稱呼 | 文學(xué)寫作素材積累

作古(zuò gǔ)
①“死”的婉辭,意為已作古人
例:<霞外攟(jùn)屑>:“文友已化為異物,今吁士又作古矣?!?/p>
②謂不依舊規(guī),自創(chuàng)先例。
例:<舊唐書·高宗紀(jì)下>:“上曰:自我作古,可乎?”
不祿(bù lù)
古代對士之死的諱稱,意為不再享俸祿。
例:<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笨追f達(dá)疏:“不祿,不終其祿也?!?/p>
捐生(juān shēng)
①指舍棄生命。
例:<明史>:“從古忠臣義士,為國捐生,節(jié)炳一時,名垂百世。”
②清代報名納錢換取官職、官銜的人,稱為官生,亦稱捐生。
就木(jiù mù)
指入殮,垂危。行將就木:指人的壽命已經(jīng)不長,比喻臨近死亡。
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p>
見背(jiàn bèi)
謂父母或長輩去世。
例:晉·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物故(wù gù)
即人已亡故/去世。也有事故、變故之意。
例:<漢書·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鳖亷煿抛ⅲ骸拔锕手^死也?!?/p>
登遐(dēng xiá)
本意為死者升天而去,后引申為對他人死去的諱稱;特指帝王之死;猶言“登仙而去”。
例:晉·王沉<魏書>:“雖夙年登遐,萬載之后,永播融烈?!?/p>
隱化(yǐn 'huà)
“死”的別稱。
例:清·梁章鉅<浪跡叢談·人死別稱>:“凡人死,曰卒,曰沒,曰疾終…又有稱隱化者。”
遷形(qiān xíng)
佛教語,指僧侶逝世。
例: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ān)隨筆·書卒異詞>:“僧卒曰遷形,亦曰遷化?!?/p>
羽化(yǔ 'huà)
①舊時傳說,修仙者達(dá)到一定修行后能飛升成仙,把這一結(jié)果稱為羽化
例:宋·蘇軾<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p>
②另稱“遁化”,道教修行者婉稱人之死亡。
例:顏真卿<有唐茅山元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先生以大歷己酉歲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於茅山、紫陽之別院,春秋八十有七?!?/p>
解駕(jiě jià)
①去世的婉詞。
例: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太元元年,解駕違世?!?/p>
②另稱“解鞅”,即停車駐馬的意思。
例:<后漢書>:“汝南有陳伯敬者…便解駕留止?!?/p>
晏駕(yàn jià)
古代對帝王去世的諱稱、諱辭。
例:<戰(zhàn)國策·秦策五>:“秦王老矣,一日晏駕,雖有子異人,不足以結(jié)秦?!?/p>
夙殞(sù yǔn)
亦稱“夙隕”,意思是過早凋落/死亡/亡故。
例:陸機(jī)<嘆逝賦>:“痛靈根之夙隕,怨具爾之多喪。”
長辭(cháng cí)
死亡的婉辭,與人世永別。直譯為“與世長辭”。
例:李白<擬恨賦>:“一朝長辭,天下縞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