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三官僚體系下的多頭建設(shè)-坦克/反坦克炮(一)

? ? ?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吐槽過了德三的缺乏前瞻性和僵化低效的官僚制度,這一點在國防軍各部門中也是廣泛存在的。今天就重點就吐槽下德國國防軍裝甲科的KwK(戰(zhàn)車加農(nóng)炮/坦克炮)和PaK(反坦克炮)部門一些奇怪的抉擇。
? ?? ? ?這次的主角是50mm這種中口徑KwK(戰(zhàn)車加農(nóng)炮/坦克炮)和PaK(反坦克炮)。

? ? ? ?早在三號坦克設(shè)計之初,古德里安和機動部隊總監(jiān)部都認為該坦克應(yīng)該裝備50mm加農(nóng)炮,雖然德國陸軍武器局缺乏前瞻性的否定了這一決定,但更大的炮塔座圈需求(1350mm)還是得以保留,要不是古帥等人的堅持,3號恐怕也就止步于“37敲門磚”了。

? ? ? ?雖然最后3號如愿以償最終裝上了50mm炮(50mm KwK 39 L/60),但這其中的過程無疑是很曲折的,而且頗為折騰。
? ? ? ?按照時間來看,首先研發(fā)并投產(chǎn)的50mm反坦克炮是50mm PaK 38?L/60,該炮于1937年由萊茵金屬公司開始研發(fā),并于1939年投產(chǎn),該炮生產(chǎn)工時為1800小時,價格為10600馬克。

? ? ? ? 該反坦克炮使用50×419mm R彈藥,在發(fā)射PzGr.39(APCBC)時,炮口初速為835m/s(823m/s),在1000m穿深可達48-50mm/30°,發(fā)射Stielgranate.42(HEAT)穿深為180mm(最大射程不超過800m,一般在150-500m),炮口壽命為4000-5000發(fā)。

? ? ? 原本來說反坦克改改成坦克炮就行了。但在50mm坦克炮上,德國則是首先十分詭異的為三號坦克選擇了一款全新開發(fā)的坦克炮--50mm?KwK 38 L/42,該炮于1940年7月率先裝載于部分三號F/G型坦克上(這時候PaK 38已研發(fā)完成并量產(chǎn)),裝載該坦克炮的三號坦克(F/G/H/J型)總共生產(chǎn)了約2419輛(占了三號坦克產(chǎn)量半數(shù)以上)。

? ? ??該坦克炮使用全新的50×289mm R(實際288.6mm,四舍五入)彈藥,在發(fā)射PzGr.39(APCBC)時,炮口初速僅僅為685m/s,在1000m穿深僅可達37--42mm/30°。
? ? ? 當然更令人無語,其實50mm KwK 38的性能數(shù)據(jù)與1935年萊茵開始研發(fā)的50mm Pak 37(L/45.6)相近,但該反坦克炮早就因為性能過于低下而被取消(唯一優(yōu)點是輕),或許KwK部門當時腦袋一熱開始撿起了破爛,又或者是Intel附身?。

? ? ?在法國戰(zhàn)役期間,德國就已經(jīng)遇到了37mm和短50mm反坦克炮/坦克炮遇到法國B1坦克“無能為力”的情況,但或許是由于法國戰(zhàn)役贏得太輕松的原因,換裝更強坦克炮的計劃(50mm KwK 39 L/60,即長50mm)要到1941年12月的J/L型上方才實現(xiàn),裝備長50的三號坦克生產(chǎn)數(shù)量為1986輛,還要少于裝備短50三號的生產(chǎn)數(shù)量。

? ? ? ?而三號J/L/M裝備的50mm KwK 39 L/60則是50mm PaK 38的改型,相關(guān)性能基本一致。對比KwK 38,炮管長度更長,推進劑裝藥更多(910g對530g),性能更強。當然德國陸軍還有一款50mm高炮(50mm?FlaK 41),采用了新的彈筒(50 × 346B),僅僅生產(chǎn)了60門。
? ? ? ? 總的來說,德國有兩種大量服役的50mm反坦克炮,兩種不同類型的彈筒。

? ? ? ?事后來看,無論是技術(shù)還是性能,其實只要留著50mm PaK 38 L/60及其衍生型就夠了,甚至?xí)r間線應(yīng)該進一步提前到1937-38年服役,這也更接近古帥等人最初的計劃。
? ? ? ?而德國的75mm則復(fù)雜得多,堪稱眼花繚亂。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