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絕大多數(shù)父母與子女之間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一起思考教育孩子的事情。
剛剛看到一位粉絲給我的留言,他說:“王老師,教育孩子的問題現(xiàn)在困擾著千萬個家庭,有時候兒女讓父母頭疼不已,希望你多做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節(jié)目,讓我們學一些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p>
好,我今天談一個話題:親子之間溝通的問題。
我先舉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一個女孩學習很好,在北京上大學,她打算考研,父母也支持她考研。
正準備考研的時候,一位小伙子走進了她的生活,追求她,這小伙子一表人才,又口若懸河、能說會道。兩個人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的,在小伙子猛烈地追求下,她女兒就同意了。很快墜入了愛河,兩個人就開始熱戀了。
一熱戀,女孩跟父母說:我不考研了,我隨便找個工作。
父母就很著急:突然一下改變主意了,怎么能行的?但是跟她溝通,但溝通不了,沒有效果,一溝通就吵架。有一次她爸爸就打了她,因為跟她說她不聽,還跟爸爸頂嘴,爸爸就打了她。
媽媽就很不理解:為什么我們說的話她就不聽???爸爸也為此很生氣!我們把你養(yǎng)活大,跟你講道理,你就不聽,這到底是為什么?!
其實,父母不懂這個道理,為什么她不聽你們的話,原因很簡單,沒有溝通機制,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機制!
“王老師,什么叫良好的溝通機制?”“孩子你要從小跟她溝通的?!薄拔覀儚男「郎贤ǖ摹!薄?/p>
那么,應該怎么溝通?什么叫溝通?不要把說話叫溝通,說話是說話,溝通是溝通,溝通有這么幾個特點的。
第一,要有強烈的針對性。
面對問題,面對情感,化解誤會,交流思想,交流的動機是什么?一個方面,我們現(xiàn)在遇到問題了,我們需要共同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溝通。我想知道你的想法,我一下把我的想法告訴你;另外方面,相互之間產(chǎn)生了分歧,通過溝通來化解這個分歧;還有,長久不見面,覺得有點疏遠,通過溝通拉近情感。所以溝通一定要有針對性。
第二,一定要有氣氛,氣氛不好,所有的溝通都沒有結(jié)果。
第三,要有方法。
第四,一定是深度的,凡不是深度的溝通,都不叫溝通。往深處走,往深處走,大家都敞開胸懷,說心里話,說真實的想法,沒有任何防御機制,把心徹底打開。Open your mind,把你的心打開,這才叫溝通。
如果不具有這些特征,那都不叫溝通。從小就和孩子像我剛才說的具有那些特征的溝通,慢慢就形成溝通機制了。
孩子有什么話就很想跟你們說,孩子有什么困難就很想跟你們吐露,以尋求你們的幫助。當然,你們有什么困難也給孩子說。
有一個很令人震驚和感動的案例:
一位做父親的告訴我,他有了外遇,到外邊認識了個女的,而且產(chǎn)生了感情。他直接告訴了他的兒子,他第一個告訴的是他的兒子,而那個時候他兒子才上初二。我說:“你非常健康,你非常勇敢。你的健康在于你的勇敢,你的勇敢使你變得更健康!”
為什么?為什么他要告訴他的兒子?他說:“我很痛苦,我需要兒子和我一塊兒分擔這個痛苦。我需要我兒子鼓勵我,戰(zhàn)勝這個女的對我的引誘,讓我從這種不健康的情感里走出來。”
我說:結(jié)果怎么樣?他說:他兒子對他的幫助超過了心理醫(yī)生。
他也找過做婚姻咨詢的,他發(fā)現(xiàn)那些做婚姻咨詢的所謂的心理醫(yī)生都是商人,情感商人!他騙你的,他把時間拖得長得不得了,一弄收你幾千,但是沒有解決問題。
他兒子給他講的話才真正讓他感動了。
他第一次告訴兒子:爸爸現(xiàn)在陷入了痛苦和麻煩了。就像在沼澤地里邊,沒有力量爬出來,爸爸需要你拉一把,爸爸在外面愛上了一個女人。
他的兒子沒有發(fā)火,沒有批評他,他兒子說了一句讓他非常感動的話,正是這句話讓他真正走出來了。
兒子說:爸爸,人都是有感情的,一個人可能會愛幾個人,你愛一個阿姨是正常的,但你不能像愛我媽那樣愛她。一個初二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心理醫(yī)生根本就說不出這樣的話,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
他當時就流淚了。他跟兒子說:爸爸現(xiàn)在很軟弱,需要你鼓勵爸爸。結(jié)果他兒子天天晚上花一個小時跟他談心,兩個人敞開地談心,他把痛苦講給他兒子,把他為什么要找外遇講給他兒子。兒子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上來無私的幫助父親,父親最后終于走出來了。這就是溝通的效應!
敞開胸懷往深處說,大家不帶任何偏見。在溝通過程中,家長最忌諱的是什么?“我是你爸,我是你媽,你應當聽我的!”你這樣的話就沒法溝通了。
溝通必須是平等的,高度平等。如果你以家長的這種優(yōu)越感去壓制孩子,孩子的心門就關(guān)閉了,一旦關(guān)閉了,不再會為你打開了。以權(quán)威自居,那就是教訓。
教訓不是溝通,溝通不是教訓,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的。
溝通很重要,溝通不好,矛盾就化解不了。有些人的溝通變成相互埋怨了,相互責備了,在溝通過程中一定不能有埋怨和責備!大家只是擺觀點而已,把理解的權(quán)利交給對方,這樣溝通才有效果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shù)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nèi)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nèi)數(shù)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diào)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guān)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