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化學考試中的高頻考點(48)
知識點? ?實驗方案的評價
1.實驗評價的主要形式
從評價的主要針對點來看,實驗綜合題可分為裝置評價型和原理評價型兩類。
(1)實驗裝置的評價
對比各方案裝置,從裝置的合理性、操作的簡便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選出最佳裝置。
(2)實驗原理的評價
緊扣實驗目的,對各方案的原理綜合考慮,從原理是否科學、原料是否節(jié)約、誤差是否較小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選出最佳方案。
2.實驗方案評價的解題思路
一個實驗方案的優(yōu)劣主要從實驗原理是否科學合理,操作與裝置是否簡單可行,以及綠色化學和安全性角度去評價。
(1)從“科學性”和“可行性”方面對實驗方案作出評價
科學性和可行性是設計實驗方案的兩條重要原則,在對實驗方案進行評價時要分析實驗方案是否科學可行,是否遵循化學理論和實驗方法要求,在實際操作時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評價時可從以下4個方面分析:實驗原理是否科學、可行;實驗操作是否安全、合理;實驗步驟是否簡單、方便; 實驗效果是否明顯。
(2)從“綠色化學”視角對實驗方案作出評價
“綠色化學”要求設計安全的、對環(huán)境友好的合成路線,降低化學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對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的危害,減少廢棄物的產(chǎn)生和排放。據(jù)此,對化學實驗過程或方案可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反應原料是否易得、安全、無毒;反應速率是否合適;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的產(chǎn)率是否較高;實驗過程中是否造成環(huán)境污染。
(3)從“安全性”方面對實驗方案作出評價
化學實驗從安全角度??紤]的因素主要有防倒吸、防爆炸、防吸水、防泄漏、防著火、防濺液、防破損等。
3.評價型實驗題包括的題型很多,其中比較典型的有物質(zhì)性質(zhì)探究型、組成成分探究型、物質(zhì)制備和應用探究型等,該類試題一般以實驗裝置圖的形式給出實驗的流程,其實驗流程與考查內(nèi)容一般為
例:碘化鈉在醫(yī)療及食品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實驗室用NaOH、單質(zhì)碘和水合肼(N2H·H2O)為原料制備碘化鈉。已知:水合肼具有還原性?;卮鹣铝袉栴}:
(1)水合肼的制備有關(guān)反應原理為:CO(NH2)2(尿素)+NaClO+2NaOHN2H4·H2O+NaCl+Na2CO3
①制取次氯酸鈉和氧氧化鈉混合液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若該實驗溫度控制不當,反應后測得三頸瓶內(nèi)ClO?與Cl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1,則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時,被還原的氯元素與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
②制備水合肼時,應將___________滴到?__________?中(填“NaClO溶液”或“尿素溶液”),且滴加速度不能過快。
(2)碘化鈉的制備采用水合肼還原法制取碘化鈉固體,其制備流程如圖所示:
在“還原”過程中,主要消耗反應過程中生成的副產(chǎn)物IO3?,該過程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工業(yè)上也可以用硫化鈉或鐵屑還原碘酸鈉制備碘化鈉,但水合肼還原法制得的產(chǎn)品純度更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測定產(chǎn)品中NaI含量的實驗步驟如下:
a.稱取10.00g樣品并溶解,在50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測液于錐形瓶中,然后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充分反應后,再加入M溶液作指示劑:
c.用0.2100mol·L?1的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反應方程式為;2Na2S2O3+I2=Na2S4O6+2NaI),重復實驗多次,測得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15.00mL。
①M為____________(寫名稱)。
②該樣品中NaI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
【答案】(1)ecdabf????5:3????NaClO溶液 ???尿素 ???
(2)2IO3?+3N2H4?H2O=3N2↑+2I?+9H2O????N2H4?H2O被氧化后的產(chǎn)物為N2和H2O,不引入雜質(zhì) ???
(3)淀粉 ???94.5%????
【解析】(1)水合肼的制備有關(guān)反應原理為:CO(NH2)2(尿素)+NaClO+2NaOHN2H4·H2O+NaCl+Na2CO3
①裝置c由二氧化們和濃鹽酸制備氯氣,用B裝置的飽和食鹽水除去HCl氣體,為保證除雜充分,導氣管長進短出,氯氣與NaOH在A中反應制備,為充分反應,從a進去,由D裝置吸收未反應的氯氣,防止污染空氣,故導氣管連接順序為:ecdabf;三頸瓶內(nèi)ClO?與Cl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1,設ClO?與ClO3?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5mol、1mol,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生成5molClO?則會生成Cl?5mol,生成1mol ClO3?則會生成Cl?5mol,則被還原的氯元素為化合價降低的氯元素,即為Cl?,有5mol+5mol=10mol,被氧化的氯元素為化合價升高的氯元素,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ClO?與ClO3?共5mol+1mol=6mol,故被還原的氯元素與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0:6=5:3;
②將尿素滴到NaClO溶液中或過快滴加,都會使過量的NaClO溶液氧化水合肼,降低產(chǎn)率,故實驗中取適量NaClO溶液逐滴加入到定量的尿素溶液中制備水合肼,滴加順序不能顛倒,且滴加速度不能過快,防止水合肼被氧化;
(2)根據(jù)流程可知,副產(chǎn)物IO3?與水合肼生成碘離子和氮氣,反應為:2IO3?+3N2H4?H2O=3N2↑+2I?+9H2O;N2H4?H2O被氧化后的產(chǎn)物為N2和H2O,不引入雜質(zhì),水合肼還原法制得的產(chǎn)品純度更高;
(3)①實驗中滴定碘單質(zhì),用淀粉做指示劑,即M為淀粉;
②根據(jù)碘元素守恒,2I?~I2~2Na2S2O3,則n(NaI)=n(Na2S2O3),故樣品中NaI的質(zhì)量為:0.2100mol×0.015L××150g/mol=9.45g,故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0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