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斜照集靈臺·春來相約游荊山
暖春一隅,尋一季清風,覓一抹花香。
奔騰的達溪河化為潺潺清流,深幽的荊山南枝驚綠。

圖?| 靈臺文旅
古靈臺歷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前 11 世紀商時期。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靈臺縣百里鎮(zhèn)一帶的密須國后,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筑,被稱為“神州文王祭天第一臺”。
現(xiàn)存“靈臺”是 1984 年在原址上復修而成,臺高二十八尺,頂建八卦亭,內(nèi)供文王塑像,布設歷史、民俗展廳,臺基周圍遍鑲國民政府林森、段祺瑞、傅作儀、楊虎城、李宗仁等要人和地方名士原題碑石二百余塊?!办`臺”是人文歷史演繹的象征,是天地正氣凝結的景觀,也是靈臺旅游文化的標志。

圖?| 靈臺文旅
荊山森林公園位于中臺山之上,當春日滿山,陽光下遍地荊花爛漫,有“荊山日麗”之稱。公園分為荊山文化園林、后山森林風景旅游區(qū)和東溝生態(tài)景觀旅游區(qū),北接崆峒山、涇川王母宮,南連陜西法門寺,占地面積 417 公頃。公園以古建筑為特色,內(nèi)有荊山門、三賢祠、德化廊、朝暉亭、夕照亭、日月亭、關公殿、靈通門、玉皇閣、靈臺工委紀念館、靈臺縣博物館、東溝景觀湖等眾多人文景點。

圖 | 靈臺文旅
坐落于此的靈臺縣博物館?,F(xiàn)有藏品一萬余件,時代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明清,包括一級文物 44 件,三級以上文物 1166 件,藏品門類廣泛,涵括金屬器、陶瓷器、玉石蚌貝器、紡織品、紙質(zhì)品、古錢幣、佛教造像七個方面 21 類,其中歷史文物藏品 7269 件,館藏文物中,西周秦漢青銅器多而精,尤以西周青銅器和西周其他文物藏品著名,齊家文化和周文化的玉器、周秦時期陶器、宋金瓷器均為大宗藏品,且精品較多。




組圖 | 知乎甘肅運營中心李佳玲
靈臺手工面又叫涎水面,龍須面。相傳文王伐密凱旋歸師后,筑臺祭天,歌舞升天、與民同樂。東海龍王途經(jīng)此地看后大喜,張口大笑,不慎口水流下變成一條河,即“達溪河”(來源于龍王“大喜河”的諧音),龍須浸入河中變成特細的面條,萬民食用后,祖輩相傳。

圖?| 平?jīng)鑫穆?/p>
下到鍋里蓮花轉(zhuǎn),挑上筷子一條線
靈臺手工面講究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辣子油要紅、長面條要白、湯必須清而爽,點綴的菜料則十分的綠和翠。
那長長的面條特別柔韌,咀嚼起來口感絕好,韻味悠長;那清清的湯水十分酸辣,油汪汪的,喝一口令人全身酣暢淋漓,很是酸爽。

圖?| 平?jīng)鑫穆?/p>
賞美景,嘗美食,靈臺還是一座康養(yǎng)之都。

圖 | 知乎甘肅運營中心李佳玲
在靈臺縣獨店鎮(zhèn)張鰲坡村,有一處集文化研討、科普教育、學術交流、拜謁參觀、休閑養(yǎng)生于一體的旅游圣地——皇甫謐文化園,現(xiàn)為國家 AAA 級旅游景區(qū)。

圖?| 知乎甘肅運營中心李佳玲
皇甫謐是我國西晉時期杰出的文學家、史學家、哲學思想家和醫(yī)學家。他一生淡泊名利、廣交文士、修身隱居、帶經(jīng)而農(nóng)、著有學術論著 20 余部,在醫(yī)學、文學、史學和哲學等領域具有杰出成就和重要影響。特別是十二卷《針灸甲乙經(jīng)》,流傳千古,蜚聲中外,奠定了針灸學科理論基礎,開創(chuàng)了世界針灸醫(yī)學的先河。
來源?|?知乎甘肅運營中心 康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