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變身愛豆 你會pick誰?
作者:牧舟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隨著基金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炒基”大軍,同時也把“飯圈文化”帶到了基金圈。
近來,基金經理成功“出圈”,甚至擁有了粉絲后援會等話題,引發(fā)多方關注。然而,基金圈飯圈化真的是好現象嗎?
“公募一哥”張坤“出道”了
“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坤坤不老,藍籌到老?!?/p>
“守護全世界最好的坤坤!”
看似飯圈的流行用語,近期卻在基金圈開始盛行,并且誕生了公募基金第一位有粉絲后援會和微博超話的基金經理。
他就是易方達藍籌精選的操盤手——張坤。
2021年1月25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凈值大漲5.05%,使得張坤晉升成為基金圈首位千億頂流,被業(yè)界稱為“公募一哥”。
與此同時,#藍籌、?#張坤等相關話題一舉登上新浪微博熱搜,席卷各大社交媒體。
有人為張坤建立了粉絲后援會和超話,截至2月2日,微博超話粉絲近萬,總粉絲量超過9700人,閱讀量達1917.6萬次。

來源:微博
基金圈成了飯圈,張坤就這么“出道”了。
資料顯示,張坤于2008年7月研究生畢業(yè)后加入易方達基金,歷任行業(y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12年9月28日起任基金經理,2020年6月22日升任易方達基金副總經理。
目前旗下管理5只基金,分別是,易方達中小盤(110011)、易方達新絲路靈活配置(001373)、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118001)、易方達優(yōu)質企業(yè)三年持有期混合(009342)、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005827)。
值得注意的是,張坤現任基金資產總規(guī)模達1255.09億元,成為公募基金史上第一位在管主動權益類基金規(guī)模超千億的基金經理。
張坤上熱搜后,1月27日凌晨,易方達基金發(fā)布公告稱,自1月28日起,“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的大額申購額度從原來的10萬元調整為5000元。

來源:易方達基金公告
那么,張坤一站封神的原因是什么?
據winds數據,在2020年張坤四季度管理基金一覽表中,其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四季度末資產凈值高達677.01億,成為目前全市場最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基金凈值大漲5.05%,漲幅遠超股市大環(huán)境的原因,還要歸結于張坤的“茅臺信徒”標簽。
作為易方達的“酒神”,張坤喜歡重倉白酒股,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和易方達中小盤混合前十大持倉股中都包括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五糧液和瀘州老窖。
從2013年至今,張坤持有茅臺已超過5年。張坤的持股特別集中,他相信巴菲特所說的“把你的雞蛋都裝在一個籃子里,然后看好你的籃子”,認為集中投資長期受益更高。
網紅基金經理蔡嵩松
2月2日,一條關于“諾安基金經理蔡嵩松年終獎預計超7000萬”的消息在市場上流傳。
隨后,針對年終獎7000萬的說法,諾安基金做出回應:“諾安實行密薪制,我們并不了解其他員工的薪酬情況,但是依據已知的公司薪酬制度,這個數字太夸張了”。
據了解,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收入跟業(yè)績掛鉤,業(yè)績包括收取客戶的管理費和超額收益分成。其中,基金經理一般是根據業(yè)績提成計算年終獎,一般也有封頂上限。
據天天基金網,蔡嵩松2017年11月加入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2月起任諾安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320007)基金經理,現擬任諾安和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002560)基金經理?,F任基金資產總規(guī)模為409.92億元。
那么頻上熱搜的網紅基金諾安成長混合到底有多香?
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諾安成長混合的規(guī)模達到161.19億元,相較2020年年初的基金規(guī)模增長了近100億元。2020年年末,諾安成長混合基金的基金規(guī)模已經超過300億。
諾安成長混合凈資產從2019年9月30日的26.70億元升至2020年12月31日的327.76億元,一年多的時間大漲301.06億元,增幅逾11倍。
蔡嵩松管理諾安成長混合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任職回報率已經達到154.66%。也就是說,如果你在2019年2月20號花10萬買入這只基金,現在已經是25.46萬元了。

來源:天天基金網
然而,該基金的收益波動較大,近2年、近1年、近6月、近3月的收益率分別為179.12%、27.14%、-7.99%、9.12%。
時好時壞的業(yè)績宛如過山車,也讓投資者對松松又愛又恨。
2020年8月26日,由于蔡嵩松的產品跌幅超出預期,使得諾安再次登上了微博熱搜,甚至還有粉絲直接哭訴,“沒有一個男人能讓我撕心裂肺,除了蔡嵩松”。
對此,蔡嵩松無奈回應道,希望大家理性買基金,不要賺了錢就叫我蔡總,虧了錢就叫我菜狗。
與張坤愛好“白酒”不同,蔡嵩松熱衷于重倉半導體。
縱觀諾安成長的行業(yè)配置,不難發(fā)現90%以上的投資都集中在芯片半導體行業(yè),且前十重倉股,幾乎都與芯片半導體有關。

來源:天天基金網
如此集中持股的做法難免會帶來風險,引來爭議。
2021年1月28日,新華網官方賬號“新華網客戶端”推出一篇重磅文章——《資金持續(xù)涌入“網紅”基金限購升級》。
文中指出一些追捧熱門基金的的投資者,對基金缺乏足夠的認知,并在文末“點名”蔡嵩松管理的諾安基金,“蘊藏著較大風險,投資者要格外謹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蔡嵩松無疑將繼續(xù)死磕半導體芯片,未來之路會如何發(fā)展,他又會不會成為押注式投資下的受害者,都有待考究。
基金“飯圈化”是好現象嗎?
“基金”為何能“出圈”?
《都市快報》評論指出,基金經理“愛豆化”,實則是基民群體的“年輕化”。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到了一半以上。比起在A股、基金、房地產三種資產主要配置品種中,90后似乎更偏愛基金。
一位96年出生的小趙向GPLP犀牛財經表示,股票太耗時耗力,而且風險太大,基金相比股票波動沒有那么大,風險也會小一些,購買起來也方便。
而在業(yè)內人士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購買基金的兩個因素分別是:大部分90后入市后,遇到的第一波牛市是在2015年,那時基金已經比較發(fā)達,因此有思維慣性;2020年是基金行情非常好的一年,很多人因此賺了錢,強化了投資基金的認知。
年輕人的涌入,同時把“飯圈文化”帶到了基金圈。對于“基金圈飯圈化”現象,網友評論褒貶不一。
一方面,基金圈“飯圈”化也是一種營銷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飯圈”的各種非理性弱點,將被“明星”放大并利用,這無疑是一把雙刃劍。
一位網友在這樣評價基金“飯圈”化的現象:

來源:微博
還有網友表示,“這是網紅時代的產物,不利于基金經理的正常管理操作”。

來源:微博
也有網友持相反觀點,認為與其追星把錢花在愛豆代言的消費品上,還真不如把錢交給自己的愛豆投資。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管怎樣,每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能力邊界,每個策略也都有容量邊界,投資基金千萬不可盲目追風,應保持一份理性與克制。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