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下回分解》--單田芳先生

再見了《下回分解》
那一年,是哪一年?我只記得那是一個炙熱的下午,耀眼的陽光從遮滿大半個院子的棗樹葉間打在地上,知了也隨著蒲扇懶洋洋地叫著。我在樹陰下擺弄著木匠的一些家活事兒,一會鋸幾根木塊兒,一會削幾片木楔兒,隨著半導(dǎo)體里傳來沙啞如糖般的嗓音一句句講說著惟妙惟肖的故事,我也干得有板有眼。聽著聽著就入了迷,渾身是汗也不覺得熱,完全被那故事里的機關(guān)暗器所吸引、被那武器招式所捕獲,也忘記了手里的最喜歡的鋸子和斧頭了。走到堂屋的炕前,一邊大口喝水一邊問爺爺“這是啥”,“白眉大俠”,又問奶奶“這是誰”,“單田芳”。就這樣,半導(dǎo)體和那個沙啞如糖的聲音就成了我的童年記憶。慢慢地,生活里消失了糖嗓音,后來,生命里消失了爺爺,再后來,奶奶也消失了。起初,為了找回那些記憶里的點點滴滴,我只好又找回糖嗓音來聽,但是到后來,真真是完全被故事所吸引住了,越聽越愛聽,于是就把糖嗓音聽了一個遍。越聽越能理解為什么爺爺奶奶每天拿著半導(dǎo)體等著,為什么那么多老人們依然喜著了,因為故事里有人情,因為故事里有生活,因為故事里有故事。
今日,被幾代人所熟悉的評書大師單田芳先生,以84歲高齡駕鶴西歸,再沒有了糖嗓音的下回分解。就像是當(dāng)年被奶奶塞給爺爺一起入土的半導(dǎo)體一樣,在生命中,就這么一下子,消失了,突如其來,又理所應(yīng)當(dāng)。不過還好,還有記憶在,他們一直活在我的記憶里,因為我記得,那一年是哪一年。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啪(驚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