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爵士難?爵士即興用一個音也可以!
2022-09-01 12:48 作者:JZSchool爵士音樂學校 | 我要投稿
事情要從一條推特說起,有天美國有個小伙子在家用自己的唱片機放音樂,他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曲子,solo全程只有一個音,這條視頻當然被全網瘋傳。
但事實上,仔細分析下來,這首曲子確實別具風味。接下來,詳細探討下,這個曲子究竟是咋地了。01 樂譜分析
先上樂譜,能夠發(fā)現(xiàn)樂手真的是只用一個音,就這樣對付過去了~~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十二小節(jié)布魯斯和聲,不過讓人嘆服的是,在這十二小節(jié)的和聲進行里,薩克斯手的 Solo 從頭到尾只用了一個 Db 這個音。
一個音符,一遍一遍又一遍的 Solo,真爵了。是不是下次吉他手也可以客串下薩克斯手?
不過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件事也許沒那么簡單。畢竟那個年代的薩克斯手基本上都是爵士神壇里的巨匠。那么,這么猛的爵士樂手,究竟腦袋里想些啥?
02 歷史由來
這首歌來自于1956年,是 The Five Satins 樂隊的曲目《 The Jones Girl 》。在這首歌曲火了之后,歌手 Jim Freeman 接受了采訪,他是這樣說的:“人生真是諷刺。我從前寫過一首叫做《 The Jones Girl 》的歌曲,當時幻想能夠一炮走紅,但沒想到,是在 63 年多后?!?/span>
不過,早在 1942 年,這種單音 Solo 已經存在了??梢月犗略?Lionel Hampton 樂隊演奏的《 Flying Home 》中的這段單音 Solo。
在 1.25 秒處開始,同樣是單音 Solo。
再比如說,Big Jay McNeely 樂隊的這首 1953 年的曲子(千萬要注意音量):
這首曲子從剛開始就讓類似于尖叫的 High C 不斷地重復了三十秒。話說,往里面突然塞入一個驚叫雞的聲音,一點也不失和諧。
但是,當時的人們別提有多喜歡他們了。看下他們專輯的照片,這樣瘋狂的演出配上這樣瘋狂的男粉絲,這超過了我的認知極限。
03 音符的花樣
偉大的先鋒爵士薩克斯手 Ornette Coleman 回憶起看 McNeely 演出的時光,說到:我看到一個身材高大的樂手,衣著光鮮亮麗,吹著一個音符,一遍又一遍又一遍……但那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薩克斯 Solo。
如果將開頭給出的樂譜仔細分析的話,會發(fā)現(xiàn),雖然只用了一個音符,但是樂句的節(jié)奏還是有變化的。還有就是,這個 Solo 里,27 秒之后薩克斯的音色也有所改變。并不是將一個音重復好多遍而已。
一個音符其實也照樣可以玩得很開,厲害的樂手,單單一個音符也有很多表現(xiàn),比如:對于吉他手或者貝斯手來說,用拇指撥奏和用撥片撥奏會帶來不同的音色,加上不同的力度后又會擁有不同的動態(tài)體現(xiàn)。
此外,吉他或者貝斯還可以用不同幅度和速度的推拉弦或者使用擊勾弦來創(chuàng)造相同音符的不同聽感。
更加有趣的是,一個音,加上不同色彩的和聲、復雜的節(jié)奏,可以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聽覺體驗,比如這首 Bossa nova 開創(chuàng)者之一 Antonio Carlos Jobim 的曲子《 One Note Samba 》:
看下這首歌曲的主題部分的譜例(視頻里用 Gb 調,譜例為 Bb 調):
每個單音的而持續(xù)時間都很長,但是加入了 Samba 的節(jié)奏、復雜的爵士和聲以及其他旋律、節(jié)奏樂器的烘托,即使是簡單的兩個音,聽起來也并不單調枯燥。
有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師往往喜歡用簡單的兩三個音來演奏他們的音樂,這其實是某種程度上的“返璞歸真”,復雜的演奏能體現(xiàn)一個樂手的功底,簡單的幾個音的即興自然也可以。
比如大家熟知的 Herbie Hancock,常常喜歡用一些簡單音符來演奏 251 樂句。很多同學會認為爵士樂句無論是音階或者音符的使用必須足夠復雜,但實際上,大師們會用簡單音符和節(jié)奏的組合就能體現(xiàn)爵士之美。
下面這個 251 樂句摘自《 Ceora 》,是 Solo 樂段的第一個主題:
綜上,單音 Solo 確實存在,即使很少的音符,加上其他元素,一樣可以創(chuàng)作出非常棒的音樂。如果你也想嘗試給自己的音樂來點新花樣,試試從單音 Solo 吧~~
*文章參考油管博主 Adam Neely 視頻 The Worst Jazz Solo of All Time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