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山海經》中神獸現實原型:獠牙瘋長其狀如鹿?看來并非古人杜撰
大家好,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奇聞異事說古今,筆走龍蛇道人心。今天接著說說奇書《山海經》中記載的怪物是否真有原型?!渡胶=洝|次四經》:
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當康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南方有獸,似鹿而豕首有牙,善依人求五谷,名無損之獸,所說形狀與此獸近,當即此。
這種怪獸的名字就是——當康。

書中記載清楚,這種野獸生長在南方,樣子既像豬又像鹿,頭部長出駭人獠牙,叫聲如“當康”,所以取名為當康。這與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野獸不謀而合。印尼處在中國的南方,而其他特征也都符合古籍描述。處在城市中的我們可能見過家豬,或者在動物園也見過口腔里長著獠牙的野豬,但是從鼻腔骨位置開始長獠牙又像鹿又像豬的動物估計誰都沒見過。但是這種生物的確真實存在,它就是鹿豚。

遠看近看你可能都會發(fā)現,鹿豚長得比野豬還要駭人,粗糙的皮膚,樣貌酷似野豬,但是四肢修長,很像鹿的腿,但是外表又像豬,所以起名為鹿豚。鹿豚是全球最奇特的生物之一,像鹿又像豬,但經過科學家的DNA測定,它跟鹿沒什么關系,和河馬的親緣關系較近。

鹿豚身長可達1.3米左右,因為和河馬是近親,所以非常擅長游泳,在陸地上跑步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通常它們主要以植物的根莖葉為食,最喜歡的食物就是馬來亞大風子,這種植物有毒,但是鹿豚卻能對它免疫,完全能夠消化大風子。鹿豚的視力極差,但是聽覺和嗅覺異常靈敏,所以能保證出現敵人的時候,發(fā)現敵人并盡快逃走。

它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qū)別還是它的獠牙,鹿豚只有雄性才長獠牙,母鹿豚和小鹿豚不長獠牙。雄鹿豚的獠牙分為四顆牙,其中下頜獠牙如同大象一樣從嘴邊生長,越長越往上彎,最終會能夠擋在眼睛,這兩顆牙齒是用來發(fā)掘食物和防御敵人的,上獠牙就異常古怪,是從鼻腔骨向上長,頂破上顎骨和臉部,在眼睛斜前方向后卷曲,這兩顆牙齒是用來決斗和吸引異性的。

雄鹿豚想要取得異性的青睞,必須擁有干凈及彎曲的上獠牙,所以在發(fā)情期,如果一頭雄鹿豚上獠牙折斷,那么有可能就意味著它這一輩子都無緣異性了。目前,鹿豚屬于瀕危物種,全球范圍內僅剩不到5000頭,堪比大熊貓的稀有程度,印度尼西亞已經開始人為保護,并人工繁殖鹿豚,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鹿豚的種群數量會恢復到以前的數量。
今天就寫到這,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關于鹿豚有什么想說的可以留言討論。
(原創(chuàng)不易,抄襲、搬運、洗稿必究。圖片來源于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