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劇里的海棠花

因為書里寫的是梅花,有些人看到這,是不是又要說劇和書怎怎樣來反駁我了。
但我覺得你們也該想想,我為何總提書。那是因為這是一本好書。
一本好的小說它的劇情邏輯性是貫穿始終的,也就是作者安排的全都是合理的,不會突兀,只會讓人覺得恰到好處,這并不是哪本書都能辦的到的。
而《鬢邊不是海棠紅》只要是作者寫了,就不會是平白無故的,都是有它的作用的。整部作品就如同一面墻,被磚和水泥嚴絲合縫的砌在一起。這樣我看劇再說原著才有底氣。普通的小說即使被拍成劇,也享受不到被提出是原著的待遇。
原等于源,是源頭的意思,有些人太小瞧這個字表達的含義了。
書里商細蕊住的小院內(nèi),他的窗戶外有一顆紅梅樹,開的熱烈燦爛,是寧九郎當初從宮里帶出來。他把宅子給了商細蕊后,這顆樹商細蕊沒請人修剪打理過,漸漸開始自然生長的趨勢,把宮里花匠塑造的形態(tài)漸漸抹除了 。
(這樹代表人的品格,既是商細蕊也是寧九郎。倆人還是師徒,商細蕊以旦角出名,寧九郎的教育對他具有深遠的影響。而寧九郎好比一棵被人修剪出的梅樹,他的一切都合乎人為的規(guī)范。而商細蕊是自由的,他無人修剪,漸漸的長出自己最自然的模樣)
記得商細蕊與程鳳臺初見,程鳳臺替商細蕊解圍。第二次在別人家的堂會上再次見面,程鳳臺又替他解圍。商細蕊就把自己胸口上的紅梅別到了程鳳臺的衣襟上。如上所說紅梅代表了商細蕊,這一落到程二爺?shù)囊陆笊暇捅硎緜z人的緣份自此開始了。
這在書里是相當重要的前后照應。
程鳳臺也喜歡商細蕊家的這棵梅樹,在與商細蕊在屋中恩愛的時候總能透過窗子看到那梅樹的影子。
有一次他摘了一朵梅花,商細蕊說是白梅花,程鳳臺很詫異,以為商細蕊眼睛有問題。可商細蕊卻說他看這棵梅樹上的花一天到晚的顏色都不同,如同此刻陽光那么熾烈的照在梅樹上,明明是白的,你們非說是紅的。這番道理令程鳳臺十分驚訝,覺得商細蕊有時能說出其他人不敢想的話,對人事物也有一番不同的見解,心里對他除了情愛外是越發(fā)的欣賞了。
所以,綜上,我還會喜歡這棵海棠樹嗎?
(導演弄成海棠樹,莫不是這程鳳臺成了賈寶玉,而商細蕊成了晴雯,來個多情公子空惦念?本來是心心相印,獨一無二,這便真成了老二。明明是白的,非得說那是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