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不自律,而是不懂得延遲滿足
01 為啥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刷手機?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會,心里想著要去看書,但是看書之前,腦海里又冒出另一個想法,還是先玩會手機吧。
為啥總是會情不自禁地玩手機,老老實實的去看書會覺得很痛苦。
因為玩手機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快感,雖然我們明知道這種快感消失后,會變得更加焦慮,但是我們還是抵抗不住快樂的誘惑。
大家都趨向于享受當下的快樂。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有這樣一段關(guān)于吃葡萄的文字:
“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則相反,他們會先把好葡萄吃完,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其實,后一種人往往不能忍受延遲滿足,他們必須即刻體驗滿足和快樂,即使這樣做會透支未來。
生活中,有人喜歡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總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放到最后。
這正如吃葡萄一樣,先揀好的吃,但是甜美的葡萄總是消失得那么快,面對剩下酸澀的果實,先前的美好轉(zhuǎn)眼間不知去向,面對必須解決問題也沒了勇氣和動力。
不僅因為前面的“甜美”讓眼前的這堆更加無法下咽,而且再也沒有任何誘惑和獎勵值得期待了。
這樣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從快樂開始,卻以痛苦結(jié)束,還會造成無盡的逃避和拖延。
選擇先把好葡萄吃完的人只有回憶,而另外一個先吃壞的還有希望。
延遲滿足感是一個人活在未來的能力。

02 延遲滿足感是你愿意犧牲當前的利益和享受,換取更大的利益和收獲
我剛開始在平臺發(fā)表文章的時候,很多次寫完都不檢查,迫不及待地想發(fā)出去。
然后不停地刷手機看有沒有人留言、點贊。
如果有了就開始亢奮,如果沒有就會很失落。
但我現(xiàn)在寫完一篇文章會先檢查錯別字,然后再放上兩天,看有沒有需要調(diào)整的地方,通常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比如重新調(diào)整一下文章結(jié)構(gòu),再稍微加上一個案例,會讓文章更嚴瑾。
讀者的閱讀體驗也會更好。
關(guān)于發(fā)文章這件事,我就做到了延遲滿足。

為啥我一開始做不到呢?
因為一開始,我只想得到即時的快感,滿足自己。
但是,我得到的不止是快感,更是赤裸裸的教訓啊。
由于每次不檢查,就著急發(fā)出去,文章里出現(xiàn)了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等錯誤,讀者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說我這么粗心的人還來寫文章?
這句話,巴掌打臉一樣疼。
而現(xiàn)在我會去滿足讀者,想著長遠的利益和價值,每篇文章反復(fù)修改打磨好幾次,才敢發(fā)出去,不僅是對讀者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勞動成果負責。
一個寫作者如果對自己的文字都不負責,讀者自然不會信服她的文章。
這個方法實行到了一段時間后,收到的都是積極正向的反饋。讀者說我越來越認真謹慎了,看出我是在用心寫文章,內(nèi)容很受啟發(fā),會持續(xù)關(guān)注我。
如果我在寫發(fā)文這方面還做不到延遲滿足,那么我前期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了。

03?為啥延遲滿足感那么難做到呢?
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上學,老師要求要多讀課外書,腦海中總是會有個疑問?
讀那么多課外書,有什么用?又不能加分,學校和父母看的還是成績啊。
當我們做一件事,對未來結(jié)果不確定時,就覺得這件事的價值感很低。
人的本能里想著即時回報。
假如現(xiàn)在你面對兩個選擇,一是立即給你50元,二是半年后給你100元,你會選擇現(xiàn)在的50元還是半年后的100元?
也許你會糾結(jié),甚至你很有可能選擇現(xiàn)在的50元即使理性告訴你100元是更明智的。
曾有人去做了這個試驗,試驗中的大部分人選擇了現(xiàn)在得到50元。
當即時滿足和未來獎勵需要我們做選擇時,即使我們很想要未來的重大獎勵,但往往會因‘誘惑’而選擇即刻滿足。
經(jīng)濟學家稱這種現(xiàn)象為“延遲折扣”。也就是說,等待獎勵的時間越長,獎對你來說價值就越低,很小的延遲就能大幅度降低你感知到的價值。
非常寶貴值錢的東西,但當它屬于未來時,也就顯得不那么珍貴了。
所謂延遲滿足,就是要控制住及時行樂的欲望。為了達成更大的目標、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當下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

04 給自己10分鐘的時間,你也能做到延遲滿足
想要做到延遲滿足,不是要反抗這些本能,而是要去利用這些本能。
在《自控力》這本書中告訴我們,人的大腦里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則克服沖動、深謀遠慮。
我們總是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所以有時覺得自己想吃餅干,有時覺得自己應(yīng)該減肥。
其實呀,想做到延遲滿足也并不難:
給自己10分鐘的時間,想象你未來的模樣。
對你想要的東西來說,10分鐘或許看起來不太長。
但是神經(jīng)科學家發(fā)現(xiàn),10分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大腦處理獎勵的方式,如果獲得即時的滿足感之前必須等待10分鐘,大腦就會把它看成是未來的獎勵。
想象的時候要生動形象,富有細節(jié)。
舉個例子,你正在減肥,有一塊蛋糕擺在你面前,你幻想著這個蛋糕的美味,忍不住想去拿起來嘗一口,通常情況下,如果你拿起了這塊蛋糕,肯定會忍不住吃完它。
這個時候你就要給自己10分鐘的時間,想象一下那個瘦下來的自己,會變成什么模樣,肉嘟嘟的大臉終于有了尖下巴,身上的贅肉也都消失不見了,穿衣服也很好看了,整個人變得都有氣質(zhì)了。
然后你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
相信我,等待10分鐘,想象未來的那個自己,你就會放下手中的那塊蛋糕。
延遲滿足感不是放棄快樂,而是在為了幫助我們實現(xiàn)長期的目標和快樂。
此刻的犧牲是為了追求更有價值的東西。
張一鳴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很多人的人生中一半問題都是沒有延遲滿足感而造成的,延遲滿足本質(zhì)是克服人性的弱點,而克服弱點,是為了更多的自由?!?/blockquote>能做到延遲滿足的人,不會因眼前的利益而迷失方向,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喪失了斗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