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2021高考備考詩歌鑒賞題選編(含答案)

2021-03-19 15:04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江蘇省鹽城2021屆高三第三次階段性質(zhì)量檢測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秋暮登北樓

王武陵

秋滿空山悲客心,山樓晴望散幽襟。

一川紅樹迎霜老,數(shù)曲清溪繞寺深。

寒氣急催遙塞雁,夕風高送遠城砧。

三年海上音書絕,鄉(xiāng)國蕭條惟夢尋。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交代登樓的緣由。滿山秋色使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觸景傷懷,詩人登樓望遠,排遣心中的郁結(jié)情緒。

B.頷聯(lián)描繪登樓所見。層林盡染,秋霜中滿山火紅的楓葉映入眼簾;曲水回環(huán),澄靜的小溪環(huán)繞著山寺。

C.頸聯(lián)抒發(fā)登樓所見所感。秋暮天寒,塞雁急飛,樓高風冷,“遠城砧”使人聯(lián)想到李頎詩句“御苑砧聲向晚多”。

D.尾聯(lián)寓情于景,韻味悠長。多年漂泊在外,家鄉(xiāng)的音訊斷絕,蕭瑟破敗的家園也只能在夢中找尋。

16.請簡要分析詩人情感的變化(6分)





新高考全國卷2021屆高三摸底考試卷(三)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各題。

浣溪沙·和無咎韻(注)

陸游

懶向沙頭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xù)舊愁生。客中無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閏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陸游與韓元吉在鎮(zhèn)江相聚,那時,陸游是在鎮(zhèn)江通判任上,韓元吉則是來鎮(zhèn)江省親暫住。兩位朋友相聚兩月,彼此唱和的詩詞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5.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說因為將要與友人分別,詞人就邀約友人一起話別、喝酒。

B.“夕陽”是所見之景,“吹角”是所聽之聲,視聽結(jié)合,定格離別的畫面。

C.“吹角”點出了詞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與金對峙。

D.尾句中的“客”指詞人自己客居鎮(zhèn)江,“無伴怕君行”點出詩歌寫作主題。

16.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廣東省湛江市2021屆高中畢業(yè)班調(diào)研測試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 15~16題。

登岳陽樓①

蕭德藻

不作蒼茫②去,真成浪蕩游。

三年夜郎③客,一挖④洞庭秋。

得句鷺飛處,看山天盡頭。

猶嫌未奇絕,更上岳陽樓。

【注】①岳陽樓:湖南岳陽城西門城樓,下臨洞庭湖。唐丞相張說謫岳陽時所造,為登臨勝地。②蒼茫:曠遠無邊的樣子。③夜郎:唐置縣,今湖南玩陵西。④挖:同”舵”,這里指船。

15.下 列對這首詩的理 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首聯(lián) 抒發(fā)感慨,頜聯(lián) 寫自已經(jīng)歷,多年 夜郎為客,今日泛舟洞 庭之上。

B.頸聯(lián) 寫洞 庭湖的秋 色,白鷺 、遠山 ,畫面開闊;以動襯靜,境界多變。

C.尾聯(lián) 變換視角 ,由舟中轉(zhuǎn) 樓上,既點出題目,又引人想象,意味深長。

D.這首詩 ,避開前人所寫的角 度,把大量筆墨用在登樓之前,獨辟蹊徑。

16.這首詩蘊 含著作 者哪些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 析。(6分 )






江蘇省蘇州八校聯(lián)盟高三年級第一次適應性檢測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感舊

陸游

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云氣吐虹。

十丈戰(zhàn)塵孤壯志,一簪華發(fā)醉秋風。

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峽骨,燈前慷慨與誰同?

【注】①指陸游在巴蜀結(jié)識的好友獨孤策,此時已故去十年。

15.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首聯(lián)回憶當年,緊扣詩題,其中第二句的“談舌如云氣吐虹”寫出詩人年輕時儒雅謙恭的人格追求。

B. 頷聯(lián)在形式上對仗工整,體現(xiàn)了律詩典型的音韻之美;在內(nèi)容上對比鮮明,收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C. 尾聯(lián)使用反問的手法,表達了內(nèi)心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感知到慷慨豪邁、卓爾不群的故友形象。

D. 本詩整體風格蒼涼悲壯,這種風格的形成與全詩所表達的沉痛情感有關,也與詩人所選取的典型形象相關。

16. 作品中的詩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






新高考廣東省茂名市2021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唐多令

劉過

安遠樓小集,佑腦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于龍洲道人,為賦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wěn),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注釋: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號龍洲道人。少懷志節(jié),讀書論兵,好言古今治亂盛衰之變,但屢試不第,布衣終身。本詞作于1204或1206年,當時韓伉胃掌握實權,意欲伐金。而當時的南宋軍備廢馳,國庫空虛,將才難覓。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上片前兩句寫縱目遠眺之所見,用“蘆葉”、“寒沙”、“淺流”等季節(jié)性意象,營造出一種迷蒙、蕭瑟、凄寒的氛圍,為全詞奠定了悲涼的感情基調(diào)。

B本詞用詞精當,講究煉字?!皾M”、“淺”、“寒”既抓住了景物特點,又把蕭條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景中含情,富有表現(xiàn)力:

C.下片“欲買”三句,寫作者想要強打精神,苦中求樂,但因為年老體衰、有心無力,終究不能再像少年時代那樣縱情豪游了。

D.作者雖為辛派詞人,但本詞卻沒有一般辛派詞人的豪縱患肆之風,而是言簡意豐,情志哀婉,表達曲折含蓄,耐人咀嚼。

16.“舊江山渾是新愁”,是深化題旨之重筆。作者因何而愁?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銀川二中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年級統(tǒng)測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①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③,三謝不能餐。

[注]①此詩作于李白晚年參加永王李瑞的起兵失敗之后。②雕胡:菰米,秋季結(jié)實,色白而滑,古人當作美食。③漂母: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指饋贈食物。韓信貧賤時,有一位在江邊漂洗絲絮的老媽媽見他饑餓,便拿飯給他吃。他富貴后,送給漂母千金表示感謝。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lián)即題而詠,交代夜宿荀媼家,“寂寥”二字既寫出了詩人的孤寂落寞之感,也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

B.頷聯(lián)由點及面,寫盡農(nóng)家的酸辛悲苦。一“苦”一“寒”,語義雙關,很耐人尋味,折射出詩人的悲憫情懷。

C.頸聯(lián)寫荀媼對詩人的熱情款待。白色盤子里的菰米飯在月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展示出主人的心靈品行。

D.全詩即事抒情,風格樸素自然,于不事雕琢的平鋪直敘中頗見神韻,在以豪邁飄逸風格為主的李白詩歌中別具一格。

15.尾聯(lián)運用韓信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概括。(6分)





2020年秋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聯(lián)盟學校高三期中聯(lián)考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5—16題。

登岳陽樓二首(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①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注:①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lián)寫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簾旌在落日的輝煌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恢弘壯麗,富有詩情畫意。

B.頷聯(lián)寫眼前的湖光山色已被沉沉的暮靄淹沒,黃昏時的詩人登臨“吳蜀橫分地”,撫今思昔,感概萬千,為后文抒情蓄勢。

C.頸聯(lián)中“萬里”與“三年”對舉,分別從空間、時間的跨度上來敘述其事,心中的苦悶,只好在“遠望”中消解。

D.“風霜”既指秋色的濃重,與自己的“白頭”互相映襯,又暗喻政治局勢的嚴峻,一語雙關。

16.詩人以“無限悲”收束全詩,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主要寫了詩人的哪些悲情?(6分)






百師聯(lián)盟新高考卷2021屆一輪復習聯(lián)考(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15~16小題。

送張五諲歸宣城

王維

五湖千萬里,況復五湖西。漁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

欲歸江淼淼,未到草萋萋。憶想蘭陵鎮(zhèn),可宜猿更啼。

【注】張五諲,王維摯友,天寶年間自京辭官歸鄉(xiāng),本詩作于此時。淼淼,水勢浩大的樣子。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題目中的 “ 張五 ” 與《送元二使安西》的元二都是送別對象在家族中的排行。

B.?“ 五湖千萬里 ” 一句將空間拉大,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張諲此行的遙遠與困難。

C.?“ 況復五湖西 ” 在首句基礎上進一步強調(diào)路途遙遠,突出了詩人的不舍和惆悵。

D.?此次送別時間是春天,頸聯(lián)中詩人借美好的春景從反面表達了對友人的眷戀。

16.?古代詩歌強調(diào)情感表達含蓄,請分析詩歌最后一聯(lián)是如何表達詩人離愁別緒的。(6 分)






廣東省汕頭市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傷 春①

陳與義

廟堂無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②照夕烽。

初怪上都聞戰(zhàn)馬,豈知窮海看飛龍!

孤臣霜發(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

稍喜長沙向延閣③,疲兵敢犯犬羊鋒。

[注]?、?129年冬,金兵渡江,攻破臨安,宋高宗從海上奔逃。1130年春,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溫州,當時詩人流落在湖南,該詩作于此時。②甘泉,宮名,秦始皇筑的行宮,漢武帝時有所增筑。③向延閣,名子諲,當時做長沙太守。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詩歌的第二句,寫邊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宮,以漢朝之事比況金兵逼近京都,用典貼切,形象化,與第一句形成因果關系。

B.三、四句中“初怪”與“豈知”互相呼應,句法靈活,“窮??达w龍”是指皇帝逃到偏遠的海上。

C.頸聯(lián)化用詩句,對仗貼切、工整,緊扣題目“傷春”,寫詩人白發(fā)如霜,對處處煙花燃放的景象都無心欣賞。

D.尾聯(lián)落筆有力,寫出了向子諲以疲憊力弱的部隊,敢于抵擋金兵的入侵,“犬羊”一詞是對金人的蔑稱。

16.這首詩雄渾沉郁,深得杜甫同類題材詩歌的神韻,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概括這首詩表達了哪些感情。(6分)






河北省武安2021屆高三上期中考試



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小題。

奉送嚴公①入朝十韻(節(jié)選)

[唐]杜甫

漏鼓還思晝,宮鶯罷囀春。

空留玉帳術②,愁殺錦城人。

閣道通丹地③,江潭隱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

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

[注釋]①嚴公:嚴武,杜甫朋友,曾以兵部侍郎任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鎮(zhèn)中巴蜀。②玉帳術:古代兵家一種安營的方法。③丹地:朝廷。

14. 下列對這首詩歌解讀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漏鼓”兩句通過特定的景物,設想嚴武在夜里等待著上朝的情景,并點明嚴武入朝的季節(jié)。

B. 第三句“玉帳術”寫嚴武曾鎮(zhèn)守巴蜀,第四句“殺”寫出給巴蜀百姓帶來災難的是戰(zhàn)亂屠殺。

C. 五、六句對仗工整,“通丹地”寫嚴武從蜀地入朝,“隱白蘋”暗寫詩人境遇,從而引出下文。

D. 本詩雖然是原詩的節(jié)選,但是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相對完整,能夠?qū)懢?、敘事、抒情融為一體。

15. 本詩蘊含作者豐富的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


參考答案




一、15.D “寓情于景 ”有誤,尾聯(lián)重在敘述和抒情。

16.作者在首聯(lián)表達了多年羈旅漂泊的孤寂之愁、悲秋之感;轉(zhuǎn)而在頷聯(lián)抒發(fā)了在絢爛秋景中享受的片刻寧靜;最后在頸、尾聯(lián)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無盡思念和歸夢難圓的感傷。(每點2分)?

二、15.A ?A項,“詞人就邀約友人一起話別、喝酒”錯誤。這一句中有“懶”,意思是詞人因?qū)⑴c友人分別,心中難過,已不想喝酒,只是喚來友人一起賞景。

16.①對國家安危的關切與憂慮。南宋時鎮(zhèn)江為抗金邊防前線,吹角聲乃軍隊行動的號令,陸游作為戍守官員,自然對此很是關切。②勞于仕宦的疲憊。作者在鎮(zhèn)江任職,忙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閑的日子很少。③朋友將要離別的惆悵。韓無咎即將離開鎮(zhèn)江,作者面對離別生出愁緒。

【詩歌翻譯】

懶得得再去沙洲邊飲酒,和你一起欣賞窗外風景。黃昏時分次起的號角最能牽動情懷。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閑的日子很少新添的優(yōu)愁往在舊愁中生出。他鄉(xiāng)沒有友人陪伴,害怕你去遠行。

【詩歌賞析】

陸游與韓元吉在鎮(zhèn)江相聚兩月,登臨金、焦、北固,觀江景、飲美酒的機會一定是很多的,在即將離別之際,更感到相聚時間的寶貴,多在一起說說話,比什么都強,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才會有“懶向沙頭醉玉瓶”一句。這一句是有所本的,杜甫的《醉歌行》有句云:“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醒。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边@首詞的頭一句即由此而來,不但詞語極相近似,而且透露了分手離別的含意。既然懶得再去觀景飲酒,那么,更好的選擇就是“喚君同賞小窗明,夕陽吹角最關情”了。夕陽引發(fā)依戀之情,暮角引發(fā)凄涼之感,此情此感共同組成了一種適于促膝傾談的環(huán)境氣氛,所以說它“最關情”。但此時的“情”究竟是什么,卻因為它的千頭萬緒而難以表述得清晰具體。

《浣溪沙》的下片頭兩句,大都要求對偶,故而往往是作者最著力的地方。陸游寫在這兒的對聯(lián)雖然淺顯如同白話,但其說忙說愁仍是概括籠統(tǒng),并不得其具體要領。寫到最后“客中無伴怕君行”一句,則以其直言無隱、真情流露打動讀者,并將依依惜別之情和盤托出。

三、15.B 【解析】“以動襯靜”錯,應是一動一靜,動靜結(jié)合。?

16.①偏居一隅,不得自由的慨嘆:詩人多年夜郎為客,被俗世所累,不能盡情邀游,只能在湖南游來蕩去。②游覽洞庭湖的喜悅心情:詩人身在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細察鷺飛,宏觀天末,興致勃勃,但仍覺意猶未足,所以登上岳陽樓。(每點 3分,共 6分。意思對即可。)

【詩歌翻譯】

不能插翅飛向寥遠蒼茫的太空,卻違心地在湘黔來去浪游。三年來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葉小舟。翩飛的白鷺激起了詩的靈感,又見青山隱現(xiàn)在天的盡頭。但我仍嫌未能飽覽奇絕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更上岳陽樓。

【詩歌賞析】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眰髡f這是李白登黃鶴樓時留下的。不管此話真假,卻說明了一個道理:在題有名詩的勝地,千萬不要亂題詩。實在想題詩,也要避開原有名篇的格局。所以蕭德藻雖與杜甫同題,卻寫登臨前所見所感,最后采用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篇末點題法來題寫岳陽樓。這樣寫算是比較聰明的,否則,非出大洋相不可。

首聯(lián)和“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差不多。頷聯(lián)寫詩人的行蹤。頸聯(lián)“得句鷺飛處”頗有詩味,與下句動靜結(jié)合得妙,很有情趣,雖無“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氣勢,也算詩中較好的一聯(lián)。尾聯(lián)化用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雖然不能別創(chuàng)新境,也做不到更深刻,更尖銳,更集中凝煉,更激動人心,卻也換了一種說法,有些新趣。

四、15. A(“儒雅謙恭”是錯誤的?!爱斈陼鴦σ救勆嗳缭茪馔潞??!睂懙侥贻p時的豪邁灑脫。)?

【解析】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

16. ①壯志難酬。詩人年輕時豪邁灑脫,如今仍渴望建功報國,卻無奈在“桑村麥野中”中老去。②遲暮悲傷。頷聯(lián)以“一簪華發(fā)醉秋風”描寫白發(fā)蕭疏的垂垂老態(tài),寫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獨寂寞。尾聯(lián)直接抒發(fā)對故去的友人強烈的思念,表達了苦無知音的寂寞心境。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人物形象特征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顯情語。②分析景語。③結(jié)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④了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nèi)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⑤注意積累古詩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詞語。本題中寫到“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云氣吐虹?!弊约耗贻p時豪邁灑脫,然后回想了戰(zhàn)場上的情形,但現(xiàn)實卻是“身老桑村麥野中”,生活在鄉(xiāng)野居中與田地山野為伴,所以體現(xiàn)了作者的壯志難酬的情感。頷聯(lián)以“一簪華發(fā)醉秋風”描寫白發(fā)蕭疏的垂垂老態(tài),寫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奇士久埋巴峽骨,燈前慷慨與誰同?”寫到自己的好友獨孤策已經(jīng)埋骨在遠方,自己也想與他一樣,可是誰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寫出了自己家的孤獨寂寞之情。

【參考譯文】

當年文武雙全、能與貴族和大臣們平起平坐,談吐間壯志凌云、氣勢如虹。

戰(zhàn)場上戰(zhàn)鼓雷鳴、煙塵遮天也毫不畏懼,現(xiàn)卻因時光流逝,自己也漸漸年邁,白發(fā)叢生。

夢中回到了當年守護的邊疆戰(zhàn)場,實際上自己現(xiàn)實卻生活在鄉(xiāng)野居中與田地山野為伴。

我的好友獨孤策已經(jīng)埋骨在遠方,我也想與他一樣,可是誰能和我一同前往?

五、15.C項,“但因為年老體衰、有心無力,終究不能再像少年時代那樣縱情豪游了”理解有誤,不能再像少年時代那樣縱情豪游的原因不是因為年老體衰、有心無力,而是因為朋友零落、國家衰敗,心情沉重?

16.(1)自己老大無用、報國無門的愁悶郁憤。年輕時以身許國的抱負現(xiàn)已成空,國家即將陷入危難卻無能為力。作者因此而一腔悲憤。

(2)知交零落的愁苦。二十年過去了,老朋友各在天涯,現(xiàn)今是否安在?作者為此憂慮。

(3)憂國傷時的悲愁。國力衰微,山河殘破,面對蒼涼的江山,不由得再添新愁。

【詩歌譯文】
我同一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一位姓黃的歌女請我作一首詞,我便當場創(chuàng)作此篇。時為八月五日。蘆葦?shù)目萑~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wěn),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詩歌譯文二】

蘆葉紛揚落滿沙洲,淺水帶著寒沙汩汩東流。二十年后再次登上南樓,小舟在柳樹下還沒有系穩(wěn),過不了幾天,又到了中秋。
斷崖磯頭上的黃鶴樓,故友現(xiàn)今是否安在?看江山破舊心中頻添新愁。想買桂花美酒一起暢飲,但終究不再像少年時代那樣縱情豪游!

【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重游故地的憶舊之作。詞人二十年前曾在安遠樓與朋友名士聚會,二十年后重游此地,感慨今昔,因此寫了這首詞。上闋概括描寫秋令時節(jié)安元樓的情景。下闋觸動物是人非的感嘆?!芭f江山渾是新愁”淡語有深情,為全篇之主旨。全詞言簡意豐,情致哀婉。

劉過作為辛派詞人,與辛棄疾、陸游、陳亮等人有著較深的交往,他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他們都有著英雄豪杰的氣質(zhì)和愛國熱情。劉過詞能夠在辛派陣營中占據(jù)重要一席,并不僅僅是因為那些與辛棄疾豪縱恣肆之風相近的作品,還在于那些豪邁中頗顯俊致的獨特詞風,正如劉熙載所說:“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饒俊致,雖沉著不及稼軒,足以自成一家?!保ā端嚫拧罚┐嗽~就是這么一首具有獨特風格的詞。

這首詞也是詞人在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西下漫游途中之作。前人有云:"武昌系與敵分爭之地,重過能無今昔之感?"(《蓼園詞選》)可見詞中的今昔之感是和作者的愛國思想聯(lián)系在一起的。

二十年重過南樓,登高遙望,不勝感慨,觸景生情,抒寫了個人身世不遇、交游零落以及家國興亡的種種感傷之情,含蓄婉轉(zhuǎn),詞旨清越。姜夔《翠樓吟》詞序曾說安遠樓建成于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由此順推二十年后,當為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如是,則作者在寫完這首詞后不久即故世。開頭兩句是登上樓,縱目遠眺之所見。表面看只是寫景,但感情深深浸入蘆葉、汀州、寒沙、淺流的景物之中了。上片寫登高所見之景,滿目凄涼,下片抒憶舊之愁,一腔悲憤。“柳下”三句,用“猶”、“能”、“又”三個虛字,更使詞意跌宕,為追懷昔游,感慨蒼涼的畫幅,又涂上濃重的一筆,下片“舊江山渾是新愁”點明主旨?!坝I”句是強打精神,苦中求樂。但再也不會有少年時的豪情了。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詞一開頭用了兩個對偶句,概括寫出登樓所見景色:“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鼻迩锞跋?,天寒水淺,滿洲蘆葉蕭瑟,這樣的物境最能牽動人的隱痛新愁。這兩句的凄寒景物為下文的悲慨定了基調(diào)。全詞表達曲折含蓄。

六、14.B項,應該是由面到點,“田家秋作苦”為面,“鄰女夜舂寒”為點。故選B。

15.①對荀媼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②對自已落魄失意而無法報恩的慚愧之情。③對農(nóng)家辛勞與貧困深切的關注與同情。④以韓信自況,抒發(fā)自己孤寂郁悶之情。

此題的考點是分析詩歌的內(nèi)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這道題考的是分析用典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讀懂全詩,精讀尾聯(lián),結(jié)合注釋中韓信的典故,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這道題是正用典故。所謂“正用典故”就是保持典故的本來含意,了解典故的意義所指,就能夠把握其含意以及詩歌中詩人所寄寓的感情。此詩尾句中“漂母”用的是《史記?淮陰侯列傳》里韓信的典故:韓信貧賤時,有一位在江邊漂洗絲絮的老媽媽見他饑餓,便拿飯給他吃。他富貴后,送給漂母千金表示感謝。結(jié)合詞典故理解尾聯(lián)的意思是:這不禁使我慚愧地想起了接濟韓信的漂母,一再辭謝而不敢進餐。結(jié)合注釋可知:“漂母”用西漢淮陰侯韓信的典故。這里的漂母指荀媼。荀媼這樣誠懇地款待李白,使他很過意不去,又無法報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辭致謝,實在不忍心享用她的這一頓美餐。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荀媼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對農(nóng)家辛勞與貧困深切的關注與同情,對自己落魄失意而無法報恩的慚愧之情。詩人更有以韓信自況,抒發(fā)自己孤寂郁悶之情。這首詩和李白其他詩歌寫得豪邁放縱明顯不同,寫得樸素親切,表現(xiàn)了李白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

【詩歌鑒賞】

五松山,在今安徽 銅陵縣南。山下住著一位姓荀的農(nóng)民老媽媽。一天晚上 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誠摯的款待,這首詩就是寫當時的心情。

開頭兩句“?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寫出自己寂寞的情懷。這偏僻的山村里沒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歡樂的事情,他所接觸的都是農(nóng)民的艱辛和困苦。這就是三四句所寫的:“?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鼻镒?,是秋天的勞作?!疤锛仪镒骺唷钡摹翱唷弊?,不僅指勞動的辛苦,還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節(jié),本來應該是歡樂的,可是在繁重賦稅壓迫下的農(nóng)民竟沒有一點歡笑。農(nóng)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鄰家婦女舂米的聲音,從墻外傳來,一聲一聲,顯得多么凄涼?。?/p>

這個“?寒”字,十分耐人尋味。它既是形容舂米聲音的凄涼,也是推想鄰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寫到主人荀媼:“?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腳跟上,上半身挺直,叫 跪坐。因為李白吃飯時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媼將飯端來時也跪下身子呈進給他?!暗窈保褪恰拜浴?,俗稱 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結(jié)實,叫?菰米,可以做飯,古人當做 美餐。姓荀的老媽媽特地做了雕胡飯,是對詩人的熱情款待。“月光明素盤”,是對荀媼手中盛飯的盤子突出地加以描寫。盤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這盤菰米飯就象一盤珍珠一樣地耀目。在那樣艱苦的山村里,老人端出這盤雕胡飯,詩人深深地感動了,最后兩句說:“?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漂母”用《史記。淮陰侯列傳》的典故:?韓信年輕時很窮困,在淮陰城下釣魚,一個正在漂洗絲絮的老媽媽見他饑餓,便拿飯給他吃,后來韓信被封為 楚王,送給漂母千金表示感謝。這詩里的漂母指荀媼,荀媼這樣誠懇地款待李白,使他很過意不去,又無法報答她,更感到 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辭致謝,實在不忍心享用她的這一頓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來是很高傲的,他不肯“ 摧眉折腰事權貴”,常?!耙蛔砝墼螺p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樣地 桀驁不馴??墒牵瑢σ粋€普通的山村老媽媽卻是如此謙恭,如此誠摯,充分顯示了李白的可貴品質(zhì)。

李白的詩以豪邁飄逸著稱,但這首詩卻沒有一點縱放。風格極為樸素自然。詩人用平鋪直敘的寫法,象在敘述他夜宿山村的過程,談他的親切感受,語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跡而頗有 情韻,是李白詩中別具一格之作。

七、15.A(“簾旌在落日的輝煌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恢弘壯麗,富有詩情畫意”錯誤,詩歌的第二句“簾旌不動夕陽遲”寫舉目所見的是蒼茫的暮色,簾旌一動不動,夕陽緩緩西沉,殘陽如血,慘淡凄涼,以景之凄迷襯托人之悲秋。)?

16.①個人身世之悲。詩人為避戰(zhàn)亂,背井離鄉(xiāng),漂泊不定,“萬里”和“三年”分別突出了奔波的遙遠和時間之久,如今兩鬢如霜,眼看國土淪喪,自己作為一介書生,空懷愁緒。

②家國動亂之悲。寫作此詩時,北宋滅亡已經(jīng)三年了,岳陽樓在一片慘淡的夕陽余暉中,簾旌一動不動,如此名勝,這般寂寞凄涼,社會動亂可見一斑?!叭甓嚯y”突出國家動亂之久。(每點 3 分)

【詩歌翻譯】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樓閣上的旌旗靜止,夕陽黃昏緩緩下降,我登臨的地方,是岳陽樓(吳國和蜀國的分界地)。我徘徊的時刻,使洞庭湖與君山籠罩在暮靄里,為避戰(zhàn)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詩歌鑒賞】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是《登岳陽樓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詩人寫岳陽樓的開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鄭重其事。首聯(lián)“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 “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頷聯(lián)中,“ 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zhàn)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頸聯(lián)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shù)谋憩F(xiàn)了自己背井離鄉(xiāng),漂泊不定的生涯尾聯(lián)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jīng)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賞析大自然的各種景致,表現(xiàn)在詩人的作品中時,往往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lián)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棄疾“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shù)”,和自己眼前的“雨濕高城”。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個“孤”字,把為避兵亂的詩人孤獨凄涼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棄疾“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首聯(lián)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

頷聯(lián)從靜態(tài)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zhuǎn)而為強烈的抒情。

頸聯(lián)終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fā)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

尾聯(lián)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八、15.?D【解析】“草萋萋”可以理解成樂景襯哀情,但“江淼淼”這樣理解不妥?!绊淀怠笔撬畡莺拼蟮臉幼樱髡呓璐吮扔髯约汉剖幍碾x愁。再者“未到”一句說明,張諲快回到宣城時江南芳草已是萋萋,二人分別時應該初春時節(jié),長安還是比較冷的。所以“江淼淼”應該是用寒冷的春江之水比喻詩人分別時的凄涼,應非樂景寫哀情。?

16.?這句詩的意思是:我想,你回鄉(xiāng)途經(jīng)蘭陵鎮(zhèn)時也應該會因為我們彼此思念而感到凄涼吧,哪里還忍受得了悲哀的猿啼呢?詩人用以下兩種方式表達了自己的離愁。(1)虛寫:寫成此詩時二人尚未分離,詩人懸想未來,借此表達對友人的眷戀,這句與《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寫法相同;(2)用典:“猿啼”之聲,似哭似號,聞之令人傷心,古人常借此表達哀怨、愁苦之情。(此句似化用酈道元《三峽》“巴東巫峽三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虛寫和用典,答出每點3分。不要求術語準確,能從相應的角度對詩句進行合理分析即可得分。)

九、15.C【此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C項錯在“煙花燃放”,此處“煙花”指春日美麗的景物?!?

16.①表達了詩人對宋朝統(tǒng)治者敗逃行為的諷刺,對國勢日衰的憂憤。②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流落(客居)異鄉(xiāng),年華已老,不能為國解憂的感傷。③表達了詩人對抗金行為的歌頌,意在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

【詩歌翻譯】

朝廷沒有良策擊退金兵入侵,竟使邊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行宮。我正驚呼京城里竟然聽到戰(zhàn)馬嘶鳴,哪知可憐的皇帝已到海上逃生。我這孤臣憂慮國事愁白了頭發(fā),又適逢春天繁花吐艷,更叫人觸景傷情。幸喜長沙有個抗金的將領向子湮,他率領疲弱之師,敢抵抗獸軍的鋒芒!

【詩歌鑒賞】

這是一首傷春詩,實質(zhì)上卻在感傷時勢,表現(xiàn)出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全篇雄渾沉郁,憂憤深廣,跌宕起伏,深得杜詩同類題材的神韻。

首聯(lián)“廟堂無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二句,上句是因,下句是果。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直敘國事的危急。上句“廟堂無策可平戎”,是說朝廷對于金兵的侵略不能也不敢抵抗,下句“坐使甘泉照夕烽”,是以漢代匈奴入侵,晚間烽火一直照到甘泉宮,來表示由于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不抵抗,因此使得金兵長驅(qū)直入,從邊境到達內(nèi)地。這兩句感嘆朝廷無策抗金,直將矛頭指向皇帝,此為首頓。

頷聯(lián)“初怪”二句,承上直寫南宋小朝廷狼狽逃奔的可悲行徑,把“坐使甘泉照夕烽”具體化。對這種敵人步步進逼、朝廷節(jié)節(jié)敗退的局面,詩人憂心如焚,春回大地,萬象更新,而國勢卻如此危急,就更增加了詩人的傷感。這兩句以“初怪”、“豈知”的語氣,造成更強烈的驚嘆效果,顯得感情動蕩,表達了局勢出人意料之外的惡化,流露了詩人對高宗的失望之情,再次跌宕。

頸聯(lián)“孤臣”二句,是借用李白和杜甫的名句,直接抒發(fā)感慨,扣著題目寫“傷春”?!肮鲁妓l(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鄙暇鋵憘?,下句寫春,由“每歲煙花一萬重”的春,引起“孤臣霜發(fā)三千丈”的傷。作者用“孤臣”自指,一是表示流落無依,二是表示失去了皇帝。詩人把“白發(fā)三千丈”與“煙花一萬重”兩句李白,杜甫的名句合為一聯(lián),對仗貼切、工整,表現(xiàn)了詩人傷時憂國的感情。杜甫有詩說:“天下兵雖滿,春光日至濃”、“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陳與義在別的詩中也說:“天翻地覆傷春色。”都是由春光爛漫與家國殘破的對比之中,產(chǎn)生了莫大的憂傷。這也可以看出陳與義學習杜甫與江西詩派的不同之處。杜甫傷春,一方面說“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一方面說“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盡管為外族的入侵深深地憂慮,但還是相信國家終究是會恢復的。陳與義在這首《傷春》詩中,也從“萬方多難”的現(xiàn)狀中看到了希望。

尾聯(lián) “稍喜長沙向延閣,疲兵敢犯犬羊鋒”二句,落筆很有力量。詩人對向子諲是歌頌的,向子諲以疲憊、力弱的部隊,敢于冒犯野獸一般的金國侵略軍的鋒銳之氣,是具有愛國精神和犧牲精神的。詩人在這里顯然是以在長沙的向子諲與在“廟堂”的當權派作對比,向子諲“疲兵敢犯犬羊鋒”,而“廟堂”都是“無策可平戎”。所以對向子諲的歌頌,就包含了對“廟堂”當權派的批判?!捌1曳溉蜾h”,不僅筆調(diào)蒼涼悲壯,而且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向子諲衛(wèi)國精神的無限崇敬之情。“敢犯”二字,氣勢凌云。詩人用“稍喜”二字就表明了他的譏諷的意圖?!吧韵病辈⒉皇钦f向子諲的抗金值不得大喜,而是說在“廟堂無策可平戎”的局面下,還有向子諲的“疲兵敢犯犬羊鋒”,使人看到了—線希望,在憂傷之中帶來了一點欣慰。

這首詩作也深刻地反映了南宋前期戰(zhàn)亂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詩中一方面對南宋朝廷不采取抵抗政策,一味退卻逃跑,表示出極大的不滿,另一方面對向子諲等官兵紛起抗敵的愛國壯舉,進行熱情地謳歌。這種鮮明的主戰(zhàn)態(tài)度,在當時是十分可貴的。這首《傷春》體現(xiàn)了陳與義南渡后的詩風開始轉(zhuǎn)變,能卓然成家而自辟蹊徑。宋代劉克莊《后村詩話》前集卷二,說陳與義“建炎以后,避地湖嶠,行路萬里,詩益奇壯?!院啙崚叻笨d,以雄渾代尖巧,第其品格,故當在諸家之上?!边@些評語并非溢美之辭,而是符合南渡后陳與義的詩風特征的?!按嗽娬嬗卸胖摇边@是極有見地的。盡管詩人的愛國感情沒有杜甫那樣的深厚和強烈,但是在這首七律中顯露出來的愛國情思,沉雄渾成的藝術風格,已經(jīng)不是在形貌上與杜甫相似,而是在氣味上逼近杜甫。

另外,整首詩雄渾沉郁、憂憤深廣,也有“江西詩派”作品的影子,但又突破了江西詩風。

十、14. B (對“殺”的理解有誤?!皻ⅰ?,此處是副詞,表示程度深。愁殺,很憂愁的意思。)

15. (1)贊揚嚴武的才干。詩歌三、四句寫嚴武當初鎮(zhèn)守巴蜀,保護了當?shù)匕傩?,他的入朝使成都百姓憂愁、思念。(2)勉勵嚴武努力。詩歌的最后兩句,勸勉嚴武若擔任輔弼要職,一定要克盡職守,不能臨危惜身。(3)杜甫感嘆自身命運,渴望報效朝廷。“江潭隱白蘋”,寫詩人自己滯留四川的惆悵,“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不想終老蜀地,定要北歸,像嚴武都樣效忠朝廷。


2021高考備考詩歌鑒賞題選編(含答案)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腾冲县| 碌曲县| 徐水县| 崇义县| 曲周县| 陕西省| 务川| 黑山县| 新乐市| 临夏市| 三台县| 高尔夫| 大新县| 中牟县| 苍山县| 读书| 长沙县| 滦平县| 英德市| 太谷县| 来宾市| 运城市| 公安县| 台东县| 高唐县| 佛坪县| 广汉市| 南溪县| 沂源县| 满洲里市| 周至县| 南郑县| 陵水| 高邮市| 玛多县| 岢岚县| 黔西| 甘肃省| 荥阳市| 依安县| 突泉县|